抑郁性神经症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谈了三年的男朋友分手了,想自杀认真思考了
TUhjnbcbe - 2022/11/17 21:16:00

欢迎今天的到来,这里是创业心理学讲,为你从毕业到创业保驾护航,我是赵卫平。

核心原因是不懂得表达感受

我们先从谈朋友这个事儿说起。

二十来岁的小伙,小姑娘,内心有一种躁动,这种躁动是生理上的,也就是欲望,生理欲望,这种躁动和欲望给人的感受是神秘,好奇,还有一点点害怕。

为什么神秘呢?

我们的文化就是这样。

性的问题是我们文化的禁忌,不能谈,也不能说,不能捅破那层窗户纸,一旦谁先捅破,就被贴上下流的标签,没有品味。

连带着神秘,我们的感受也一同被忽略了。

身体哪里痛,摔一下,绊一跤,如果说出来,讲出来,表达出来,我们的文化认为我们不够勇敢,没有男孩子气概,受到嘲笑,认为娇滴滴,作秀。

越是被压抑的东西,越是容易被忽视,越是被忽视,越是好奇。

但是这种压抑忽视并没有消失,被隐藏沉淀下来,从我们的意识中消失,认为这个事儿不重要,自己也慢慢忽视了自己的这种感受,进入潜意识。

进入潜意识之后,就变成了好奇害怕和神秘。

好奇害怕和神秘偶尔出现显现,就是潜意识偶尔进入意识。

我们需要回过头来重视这种感受

成年之后,我们看起来长大了,建立了公众形象,也就是别人眼中的我们。实际上,我们还没有长大,真实的自我和公众的自我形成了隔离。

为了维护公众的自我,真实的自我仍然被忽视。

这种忽视的表现就是消遣性好奇心。

就是上篇文章说的各种刷,刷抖音,刷剧,刷存在感。

不仅各种刷,还有出场。

出现在各种重要场合,聚餐,聚会,讲话,演出,用这种方式找到存在感,继续建立公众的自我,继续忽视真正的自我,真实的自我。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在谈到自我实现的八个途径时候,提到三个关键词:真实,诚实,成长。

这三个词稀松平常,一点也不高大上。

像马斯洛罗杰斯这些人,才是真正关心人,关心人类的。

我们为什么对这些词不重视了,觉得不够高大上了,因为我们已经脱离了真实的自我,被公众的自我挟裹了。

重视自己的感受,就是回归。

重视自己感受的方法

这个事情貌似非常简单,其实也不难,重要的是持续练习。

管理过程中,我原来也有很多困惑,相信很多老板也有同样的感受。

这种困惑就是:你真的弄不清楚很多人为什么是现在这个样子。

卡伦霍尼在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中开篇提到:

如果我们曾习惯的用懒惰,多疑,敏感或贪婪来形容一个人,。。。

确实是这样,我也曾经指责过有的人懒惰,感觉到有的人敏感,窥探出有的人贪婪,但这背后是什么,形成的原因是什么,让我非常困惑。

也就是说,对于管理,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都形成了自己的个性,或者性格,看起来非常正常,其实都带上了一副面具,也就是公众的自我。

解决的方法,就是重视感受,自己的感受,从这个方向着手。

重视自己感受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写作。

在文章里,也提到了写作,我不能说写作是万能的,但想表达的是这个意思。创业心理学认为,写作是唤醒自我的唯一方法。

我们不妨做一个比较。

有的人经常练瑜伽,这个对于自我疗愈非常有作用,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通过矫正身体动作,达到内心平静平和的目的,大概是这样。

但是,我遇到的一个案例,改变了这种想法。

简单说就是,这个人大概练习了几年瑜伽,看起来也心平气和,但是几次交往沟通后,让我看到了这个人内心的贪婪和工于心计。

这个事情让我有点愤怒,然后马上放下了。

再举一个例子。

几年前,乔布斯传记流行的时候,如果你用心读一遍,会读到乔布斯内心的创伤,很多人把乔布斯奉为神明,因此掩盖了这种对感受的低估,对表达感受的低估。

里面有几次提到哭,可以从侧面给表达感受的重要性做一个注脚。

知乎上的一个案例

我算回避型依恋吗?

我不知道我这算不算回避型依恋,我有双向情感障碍,有遗传因素原生家庭和校园暴力,可能是从小的成长过程导致我缺爱患得患失冷米。我跟我的前男友在一起的时候我没有那种热恋小姑娘时时刻刻都要黏在一起的想法没有特别喜欢他的感觉,所以这也是我的误区,我总觉得我没有那么在乎他,他对我很好,主动给钱我花,过节生日买花买礼物,平时零食隔三岔五寄到公司,总是会罗嗦我,开始我也还能接受,感情到了第二年我开始厌烦,经常不回信息打开聊天记录我差不多十天不回信息的都有,我也不知道我居然可以冷漠到这种程度,我没有移情别恋没有出轨,只是单纯的觉得他很烦人很粘我。我们也为了这个事情吵过架我提过分手,得到的答案他不愿意分手。我甚至有点感动,我还会道歉承认我的冷漠跟过失。可是没过多久又开始死循环,我不知道我为什么会这样,他对我好我会很难受,会逃避他对我的好,我也想过是不是我根本不喜欢他所以我才会这么疏离。我想不通。关系就一直这样不冷不淡持续到第三年,今年他终于跟我提了分手。关系转换了我很难过也懊恼甚至后悔自己的行为,但是跟他在一起的时候我的冷淡可能真的伤害到他了吧,分手以后度过了最难的二十天低潮期双向发病,有过自杀行为目前正在服药。

这个案例简单说,就是不懂得表达自己的感受,当然也没有读懂男朋友的感受和行为,也就是对自己的关心。

背后的原因,就是前面几节提到的,重复一遍:不能读懂自己的感受。

当然也不能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说给自己的男朋友,甚至,买花买礼物送零食这种表达关心的行为,没有读懂,或者模模糊糊的懂了,没有说出来。没有说给男朋友听。

如果说出来,表达感谢,或者不用表达感谢,只是说我很高兴,心理很舒服,把这种感受表达出来,问题就解决了。

通过痛苦的分手,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了。

甚至有点感动,意识到自己的冷漠,这真的并不容易。

我们天生不是冷漠的,是好奇的,拥有强烈的好奇心,只是成长过程中,被泯灭了,忽视了。

只是提到方法,远远不够,需要持续练习。

让我们回到主题,工作干一段时间换一个,朋友谈一段时间换一个,缺乏的是表达感受的能力。

如何持续练习呢?

写作是一个好方法。

另外就是随时随地,把自己的感受讲出来,讲给给自己,讲给身边的人,慢慢把自己激活。

举个例子。

打羽毛球时候,有一次球在空中被树挂了一下,改变了飞行线路,我说,这棵树长得不对,长这么茂盛,这么高,重新长。

朋友就乐了。

这不是在表达感受,是在表达需求,对一棵树做出要求。

我们不能对着树表达感受,因为我们的认知是:这棵树听不懂。我们只能对人表达感受,对树,对景色,对美景表达情感。

很多散文,游记,就是这种,是在表达情感,并且把这种情感抒发出来,分享给你。还有很多艺术家,他们的感性和理性也是不够充沛清晰,或者是不够均衡,或者是一个方面非常多,另一个方面比较少,用作品来表达表现。

如果我们仔细品味品尝,就会慢慢读懂。

真正顶级的艺术家,思想家,画家,作曲家,科学家,他们的情感是非常充沛的,思路是非常清晰的,理性和感性是非常协调的。

他们也是一点点探索,完善,这是创造力的基础。

1
查看完整版本: 谈了三年的男朋友分手了,想自杀认真思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