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抑郁的相关概念
抑郁状态:一种情绪低落、回避活动的状态。
a.情绪体验:可能包括难过、焦虑、空虚、无望、无力、无价值、沮丧、内疚、烦躁,有些人也会感到羞耻;
b.行为:对曾经享受的活动兴趣降低或完全丧失兴趣,睡眠问题、进食改变、决策困难;
c.躯体反应:疼痛、消化问题、缺乏能量、疲倦;
d.认知:对自己或世界的负面看法。
抑郁型人格
人格类型的一种,主要情绪是忧伤,将批评和愤怒指向自己而非他人,对他人通常是谅解和同情的,对他人的状态敏锐。
a.内摄型(有条件的爱):这类人群认为自己终归是很不好的,贪婪、自私、骄傲、愤怒、嫉妒等等正常的经验感受在他们自己眼中是道德败坏和危险的,特别容易感觉内疚。
b.依赖型(习得性无助):认为自己不够合群,渴望关系,但是总得不到,自己不配得到爱,感到羞耻,认为努力都是白费的。
抑郁症:一种精神病学上的诊断,对症状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有要求。
a.出现以下症状5个或以上(至少一个是蓝色的症状),持续时间超过2周;
b.这些症状引起临床上显著的痛苦或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损害;
c.这些症状不能归因于某种物质的生理效应或其他躯体疾病;
02
为什么抑郁的是“我”
愤怒转向自我
对一个悲伤者来说,世界变得空虚,但他的自尊并没有受到威胁,所以,他能够从悲伤中恢复过来。
而对抑郁者来说,他却会对自己存在的价值感到怀疑,于是他开始自罪自责,指责自己是一个彻底的失败者,并且这种自罪自责常常是与道德有关的,与现实不符的。
抑郁者自罪自责的根源,在于其童年时代的经验。在这些人的童年时代,他们对某个人产生了强烈的热爱,但是却不被这个人所接受,并因此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愤怒。但是,这个人又通过“认同作用”,把那个他热爱的人包容进了他的自我之中。于是那种原先针对那个热爱对象的愤怒,全部转向了自我。
举个例子来说,张三在他的童年时期,非常爱他的母亲,可是,他的母亲对他却非常的粗暴、冷漠。于是张三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愤怒。但是,张三又通过认同作用,把他的母亲包容进了他的自我中,他母亲成了他的一部分。于是,原先针对他母亲的愤怒,全部转向了张三自身。从此,张三就开始无休无止地自罪自责,甚至不惜在别人面前公然贬低自己,通过各种方式惩罚自己,最后,像某些抑郁者那样,采取最极端的形式杀死自己来了结这段愤怒。
边界感不清
自我边界不清楚,我没有办法使用较好的防御来保护自己,风吹雨打就容易进入我的内心世界。
《岳阳楼记》中范仲淹在里面有两句话说的是抑郁症和非抑郁症的那个区别,说:“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简单来说别人说一点随便什么话都可能对我的情绪产生巨大影响,这就表示我的边界不清楚了。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这其中一个词叫宠辱偕忘,这就是完全不抑郁的状态,就是管别人对我好还是坏都跟我没有关系,这就是健康的自我边界。
习得性无助
在童年期有过严重创伤的人中,有的人出现抑郁症,而有的人则相对正常。其形成原因中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不同的人对创伤性经历的感受及态度不同。一些人或尝试失败,或缺乏支持,逐渐出现习得性无助感,他们自觉缺乏希望,觉得无助。
常见的习得性无助的想法有:
a.抑郁者认为,无论周围发生什么事都是坏事,并且相信好事不会找到自己头上。
b.抑郁者认为没有办法采取任何行动以阻止坏事的发生,对于坏事无能为力。
c.抑郁者愈是相信厄运来临的必然性,愈是认为自己不能控制,他们行为的动机便愈不强烈,且能力也愈低。同理,发生的不可控事件对他们愈重要,对自尊的影响愈严重,个体的抑郁症反应愈强烈。
d.抑郁者往往会出现适应不良性归因方式,他们认为自己所遭遇的厄运都是自己的过错,是由自己的内部因素造成,因此厄运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无法避免。相反,好事的出现只是偶然,是外部原因,可遇不可求。
03
练习:与抑郁对话
a.闭眼:想象抑郁的形象,试着触碰ta;
b.对话:ta何时来的?Ta的作用与贡献?Ta何时会放假?如何做到的?你及家人如何影响ta的?
c.可能性:除了仰仗ta,功能和需要还可以如何被实现或满足?
d.未来:为ta放假,或是和平相处后,生活会是怎样?
e.资源:目前ta和你及家庭/人际关系的变化在哪里?
f.复发:如何能让它复发?那时会怎样?
g.拥抱
—写在最后—人生本就没有十全十美
一个不够完美的我们
也是我们的魅力所在
如果觉得痛苦就不要努力了
放慢步调
尝试着跟有抑郁症的自己相处
再黑的夜,都会迎来黎明
在《丈夫得了抑郁症》中
有这样一句台词
“可是,再黑的夜,都会迎来黎明”
对抗抑郁症是一件漫长的过程
这需要与家人朋友的共同努力
但请坚信
会有好起来的一天
特别感谢本期配图:
随性不羁派,用照片触动灵*的女摄影师张三
抑郁评估
-END-
详细简介可百度“唐山心理咨询师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