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障碍(Depression)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抑郁为主要症状的一组心理障碍(MoodDisorders)或情感性障碍(AffectiveDisorders),是一组以抑郁心境自我体验为中心的临床症状群或状态。
抑郁障碍是一种以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综合症,有别于正常的情绪低落,其基本表现是:心境显著而持久的低落,同时伴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异常,患者情绪低落,自卑忧郁,甚至悲观厌世,可有自杀企图或行为。
广义上的“抑郁障碍”指的是一大类心理障碍,可统称为“情绪障碍”,情绪障碍包括许多不同的障碍,其中主要有:重性抑郁障碍(MajorDepressionDisorder)和慢性抑郁障碍(MildDepression,Dysthymia)。其他还有:抑郁性神经症,反应性抑郁障碍,产褥期抑郁障碍、季节性抑郁障碍、更年期抑郁障碍等等。狭义上的抑郁障碍是指重性抑郁障碍。
01
症状
情绪的改变
患者最突出的症状是持久的情绪低落,表现为表情阴郁,无精打采、困倦、易流泪和哭泣。患者常用“郁郁寡欢”、“凄凉”、“沉闷”、“空虚”、“孤独”、“与他人好像隔了一堵墙”之类的词来描述自己的心情。患者经常感到心情压抑、郁闷,常因小事大发脾气。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多数时间情绪是低落的,即使其间有过几天或1~2周的情绪好转,但很快又陷入抑郁。
认知改变
患者对日常活动缺乏兴趣,对各种娱乐或令人愉快的事情体验不到愉快,常常自卑、自责、内疚。常感到脑子反应迟钝,思考问题困难。遇事老向坏处想,对生活失去信心,自认为前途暗淡,毫无希望,感到生活没有意义,甚至企图自杀。
意志与行为改变
患者意志活动减低,很难专心致志地工作,尽管他们可能有远大理想和抱负,但很少脚踏实地去做。他们想参与社交,但又缺乏社交的勇气和信心。患者处处表现被动和过分依赖,心理上的症结在于不愿负责任。
躯体症状
约80%的病例,以失眠、头痛、身痛、头昏、眼花、耳鸣等躯体症状为主向医生求助。这些症状往往给人体诉多而易变的感觉,有些症状可以长期存在,但无明显加重或缓解。这些症状多随着抑郁情绪的解除而消失。
健
康
指
导
02
病因
抑郁障碍的病因至今还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人格特征
抑郁性神经症患者的性格有些共同特点表现为:缺乏自信和自尊,对他人过分依赖和自我强求,不开朗,好思虑,多愁善感、软弱等。
抑郁障碍通常有情绪改变、认知改变、意志与行为改变、躯体症状等几个方面的病理表现。
②情绪的改变
情绪低落,表现为表情阴郁,无精打采、困倦、易流泪和哭泣。患者常用“郁郁寡欢”、“凄凉”、“沉闷”、“空虚”、“孤独”。
③认知改变
对日常活动缺乏兴趣,对各种娱乐或令人愉快的事情体验不到愉快,常常自卑、自责、内疚。
④意志与行为改变
患者意志活动减低,很难专心致志地工作,尽管他们可能有远大理想和抱负,但很少脚踏实地去做。
03
风险因素
遗传因素
父母任何一方患抑郁障碍,都会遗传给孩子,但遗传并不代表孩子一定会得抑郁障碍。据美国一项相关研究发现,如果母亲患抑郁障碍,孩子控制不良情绪、和人交往的能力会相对比较弱。
家庭环境
长期的家庭关系紧张很容易让孩子形成和抑郁有关的性格倾向,如自卑、消极等。因此父母应尽量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不当饮食习惯
血糖失衡和营养缺乏也可能会引起抑郁障碍。
年龄
年龄越大,尤其是中老年人更易患抑郁障碍。
其他因素
如女性产后,睡眠不足,压力过大的人患抑郁障碍的风险更大。
健
康
指
导
04
诊断手段
有一定的心理社会因素作诱因,慢性起病,肯定而不太严重的抑郁伴有神经症症状,工作、交际、生活能力受影响较轻,有求治欲望,人格完整,病程持续2年以上是诊断抑郁性神经症的主要依据。以下10项内容可作为诊断抑郁性神经症的参考:
(1)病前有抑郁性格;
(2)有精神因素诱发;
(3)精神运动性抑制不明显;
(4)无体重减轻、厌食等生物学症状;
(5)心境抑郁为主要症状;
(6)伴有焦虑症状;
(7)无严重的自责;
(8)无妄想、幻觉等精神病性症状;
(9)有主动治疗要求;
(10)以往没有发作间歇。
05
预防建议
目前对于抑郁障碍尚无有效的预防措施,但是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绪,增加适应能力对于预防抑郁障碍具有一定帮助。
健
康
指
导
06
健康处方
①坚持锻炼
特别是早晨的锻炼,专家指出很多抑郁症患者有行动迟缓、邋遢、懒惰的状况,长期的这种状况不仅严重损害身体机能,更会加重抑郁症患者消极、负面情绪。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的空气是一天当中最清新的时刻,它可以充分调动人体潜能,活化身体细胞,当身体放松了,内心也就会慢慢放松下来,情绪自然就会有一定的缓解。
②外出交际
一个人把自己关在家里,逃避与他人接触,是抑郁症患者常见的表现,而这首先是抑郁症患者所需要改变的地方。
抑郁症患者常表现为情绪低落、自我评价低、不如他人、什么都做不好等负面症状,这些感受导致他们兴趣匮乏、遇事退缩、减少社交活动、封闭自己,这更使得抑郁症者处在恶性循环之中,不断的强化了自我封闭的症状。
改变这种恶性循环的前提是必须强迫自己走出去,多接触朋友,参加社会活动或出去旅游,尽管开始内心会很痛苦,但是只要坚持一段时间后,负面的情绪感受就会被外部环境慢慢消融,你的自信心就会重燃起来。
③观息法
观息法是心理学的一种调节方法,是心灵重塑疗法中的一种净化内心的方法。呼吸的品质代表着生命的品质,呼吸伴随着生命的开始和结束,呼和吸称为“息”。
心理学上讲,专注于呼吸是身心一体的练习,可以让分离已久的身心开始融合,消除内在思想的对抗,回归本真的自我。从医学上讲,呼吸、心跳、肠胃蠕动是受自律神经也就是植物神经的控制,专注于呼吸的训练可以修复高级神经系统,这是其他任何医学手段、药品或补品不能达到的。
抑郁症患者可在早晚的时间练习观息法,练习时轻轻闭上双眼,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无论任何念头出现,你都要以不推、不抗、不纠缠的用心接纳它,而你所需要做的就只是纯粹自然的观察呼吸,以盘腿的姿态,二十分钟时间为基础,半个月至一个月后,可以延长练习时间至四十分钟到—个小时。
④冥想法
冥想是身心修习的一种很好的行为,现在已被广泛的应用到心理治疗和心灵成长活动中,冥想可以减少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有规律地练习冥想会增强意识,有助于抑郁症患者获得启迪。
虽说是冥想,但却有很多方法,这里所提出的是一种简单的冥想练习,抑郁症患者只需在内心中确定一个自己的愿景图,它可以是任何一种主题,以抑郁症患者自身感到平静、放松或是愉悦为准,然后在大脑中去想象如何实现它,越是能集中投入情感在这个愿景图上,效果就越好,这个练习要持续重复去做,要坚持经常。
⑤整理感受
抑郁症患者更多时候是沉浸在自己的消极感受中,虽然在他们的认识层面上有时也认为自己的想法或情绪是不合理的,但是自己仍是无力摆脱,要想真正转变这种认识的方法之一,就是把自己的感受整理在一个专门的笔记本上,无论是多么荒唐的或者在你认为是可笑的,你所要做的就只是完整的把它整理在笔记本上,不要急于去分析它、认识它,你可以在锻炼或者身心状态有所缓解之后,再去看它,要知道,只是去看不必分析,因为这不是锻炼你分析和认识的能力,你也不缺乏这种能力,而你一定会有不同的感受。
⑥拒绝对号入座
关于抑郁症方面信息,如今已相当多,真正能给抑郁症患者帮助或是有价值的却是少之又少,由于抑郁症患者没有良好的内心防御能力,往往会把自己的状况与其对照,造成内心更大的压力,更有甚者起初只是有一些抑郁的情绪,最后却被自己强化为了抑郁症,所以减少关于抑郁症或是其他心理症状方面信息的了解,是很重要的。
⑦阅读书籍
读书非常重要,我们常说开卷有益吗,多阅读一些心理学、哲学、国学,以及道家、佛学方面的书籍,可以提高我们的智慧,提高我们的认知能力,让我们对自身、对生命有更深刻的认识,超越过去的思想局限,让我们的思想不断升华,让我们的心胸更加开阔,使我们自身更加强大。自我拯救自我。
07
中医药治法
益肾定志
方药六味地*丸加减。熟地*、山药、山茱萸填补肾精,三药合用以达到三阴并补之目的。佐茯苓渗利脾湿以强山药之用,泽泻通利水道以防熟地*滋腻,牡丹皮清泻虚火以助山茱萸之功。可加用一些安神定志之品,如磁石、朱砂等。
健脾理气
方药四君子汤。本方用人参健脾养胃为君,白术健脾燥湿,加强益气助用之力为臣,茯苓健脾渗湿为佐,炙甘草益气和中,可加用陈皮疏肝理气,配合养心安神之品,如酸枣仁,柏子仁,远志等。
疏肝解郁
药柴胡疏肝散。本方由四逆散加川芎、香附、陈皮而成。方中柴胡、香附,枳壳、陈皮疏肝解郁,理气畅中;川芎、芍药、甘草活血定痛,柔肝缓急。胁肋胀满疼痛较甚者,可加郁金、青皮、佛手疏肝理气。肝气犯胃,胃失和降,而见嗳气频作,脘周不舒者,可加旋覆花,代赭石,苏梗,法半夏和胃降逆。
化痰开窍
方药洗心汤加减。方中用人参、甘草补中益气;半夏、陈皮健脾化痰理气;菖蒲芳香开窍化浊,附子助人参、甘草温阳化湿通经;茯神、酸枣仁宁心安神;神曲消导和中为辅药。若头晕重者,加白术、泽泻。痰浊重而苔腻者,可配南星。日久化热者,去附子,加郁金。
清热化痰
方药温胆汤。本方用半夏燥湿化痰,降逆和胃,竹茹清胆和胃止呕除烦,佐以枳实,陈皮理气化痰,茯苓健脾渗湿,甘草和中。宜加菖蒲、郁金开窍解郁,有不寐加枣仁、远志、口渴加石膏,痰多加川贝、瓜蒌皮。
补肾宁心
方药*连阿胶汤合琥珀养心丹。方中以*连、*芩,清心泻火;地*、阿胶、当归、白芍养血滋阴,共奏泻南补北之用;人参、茯神、酸枣仁、柏子仁、远志、石菖蒲,交通心肾,安神宁心。
补气益血
方药归脾汤。本方用*参、茯苓、白术、甘草、*芪、当归、龙眼肉等益气健脾生血;酸枣仁、远志、茯苓养心安神;木香理气醒脾,使整个处方补而不滞。心胸郁闷,情志不舒者,加郁金、佛手片理气开郁;头痛加川芎、白芷活血祛风而止痛。
补益肺气
方药补肺汤。本方用人参、*芪补益肺气,白术、茯苓、甘草健脾补中助肺,熟地补阴,紫菀、桑白皮化痰清利肺气。配合养心安神之品,如酸枣仁,柏子仁,远志等。
健
康
指
导
08
中医食疗
①*芪莲子粳米粥
*芪15g文火煎煮10分钟后去渣,加入莲子(去心)10粒,粳米30g,文火煎煮成粥,每日1次。可用于心脾两虚者。
②人参茯神枣仁茶
人参5g、茯神15g、枣仁10g、砂糖30g,前三药煎汤调入砂糖,频服代茶饮。可用于心神不宁者。
③百合地*粥
生地15g切丝,煮1~2沸,去渣入百合1个,粳米30g煮成粥,加蜂蜜适量,每日1次。可用于心肾不交者。
④碧玉鲫鱼汤
取g鲫鱼1条,刮去鳞,剖腹去内脏,洗净,入油锅稍煸,上好绿茶一撮,泡开,倾入鱼锅中;白萝卜1个,切丝入鱼锅中煎汤即成。绿茶清心凉肝,萝卜消痰下气。可用于痰火未清者。
⑤砂仁荷蒂粥
取砂仁1.5g,荷叶蒂1个全瓜蒌5~10g,粳米50~g。将荷蒂、砂仁、全瓜蒌先煎取汁去渣,加入粳米同煮为粥,最后加入冰糖适量。用于痰涎壅盛取吐之后,可调养胃气,清除余痰。可用于痰气交阻者。
09
中医行为疗法
中医行为治疗法种类繁多,适应症广,疗效确切。本课题所采纳的行为疗法专指患者能够主动参与的行为治疗手段,包括保健气功、太极拳、六字决等治疗措施。
气功
气功是一种传统的心理生理治疗技术,本质是强调心理状态和呼吸的训练,其作用主要通过心理-生理-形态字条机制自调机制调整心身平衡,达到健身治病的目的。例如中医行为治疗师根据不同的病人,辨证选用不同的练功姿势,如仰卧式适用于中气不足,脾胃虚弱者,半卧位适用于气阴两亏,或兼有阳亢及气逆咳喘者,站式适用于心肝火旺、肝阳上亢者。
六字决
六字决对疾病的治疗是唐代名医孙思邈,按五行相生之顺序,配合四时之季节,编写的卫生歌,其中有“春嘘明目夏呵心,秋呬冬吹肺肾宁。四季常呼脾化食,三焦嘻出热难停。”例如治疗师可针对出现心热舌干等症状心火旺盛证型患者,指导其可作呵吐纳治之,因呵主心。
太极拳
太极拳锻炼可以忘却烦燥的心事,更重要的是运动使患者的逆反思想得到了放松,从而能在运动后头脑清醒、心情平静地解决问题和处理问题。
健
康
指
导
由医院心理卫生专科主任虢周科主任医师创立的安神解郁保健操,在临床应用中,效果良好,具有帮助睡眠,缓解焦虑,健脑提神解郁的功效,主要分为闭目养神、按压风池、按太阳穴、指端扣头、梳发通络、活动颈部、吞咽玉液、吐故纳新几个步骤。可由治疗师演示并指导患者具体操作,频率为每天2次,7天为一阶段。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