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最信任的人和最好的老师永远是父母,他们无条件接收来自父母的一切信息,甚至是负面的情绪或言行举止。
研究证实,经常被父母“打击”的孩子,容易变得懦弱、孤独、暴力、暴躁,有些还学会说谎,久而久之,他们会深陷自卑的深渊,说话做事战战兢兢,情形严重的,甚至会怀疑未来人生的道路。这就需要得到心理咨询师的矫正和辅导。
近期,就有一位因从小被“吼大”导致心理失衡的女孩,在母亲的陪伴下,走进了杨浦区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的心理咨询室,希望得到心理咨询专家的帮助。(本文人物皆为化名)
小丹因患有抑郁症,医院接受药物治疗。女孩的母亲听主治医生说起杨浦工会职工服务中心有免费的心理咨询,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拨通了中心心理咨询热线。女孩的母亲告诉中心工作人员,女儿得抑郁症已经一年多了,医生建议在接受药物治疗的同时也可以进行心理治疗,所以她想让女儿过来和心理咨询师聊聊。经过简短的沟通,中心工作人员为其预约了周六下午的现场咨询。
中心心理咨询室
周六下午,小丹在母亲的陪伴下走进了杨浦工会职工服务中心,小女孩儿显得十分害羞和警惕,话也不多。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母女俩走进了心理咨询室。
一见到咨询师,还未来得及坐下,母亲就忍不住开始抱怨:“我女儿太脆弱了,一点点小事就歇斯底里,我跟她父亲都不知道怎么办了。”小丹低着头,沉默地坐在母亲的旁边,用力抓着自己的衣服,咨询师仔细观察着这对母女的言行互动,并告诉小丹,如果想单独和咨询师聊聊也是可以的,小丹点点头。母亲离开咨询室后,女孩儿开始讲起自己的故事:她是家中的独女,父母要求比较高。母亲是个容易焦虑的人,经常唠叨、督促自己要好好学习,父亲则是个严厉的人,稍不如意就对自己大喊大叫。每次看到父亲发火都怕的要命,可是又不敢反抗,久而久之就压抑了。随着自己慢慢长大,对父母的不满与日俱增,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就大发雷霆,事后又觉得愧疚不已,责怪自己控制不了情绪。如今面对学业的压力和父母的期望,时常感到力不从心,觉得压抑和无力,内心很崩溃,身体变得虚弱。
经过谈话治疗,咨询师和小丹初步建立了信任关系,并通过在咨询室创造一种“自由与受保护”的空间,鼓励小丹表达内心的想法——她的压抑更多来自对父母的愤怒,同时在现实中无法向父母表达,一直强压在自己的内心,但愤怒并不会因压制而消失,它如同火焰越积越旺,使情绪变得敏感。同时,她还会责备自己不够好,无能,难以达到父亲的期盼,这些因素累积起来,令她心理逐渐失衡。通过“空椅子”技术,咨询师引导她通过意象对话的方式与“父母”对话,大声说出内心的感受。当她站在父母的角度去回应时,慢慢能理解父母,也能感受到父母的不易和对她的爱。最后,小丹感到自己轻松了许多,对自己、对父母、对父母间的关系都多了一些理解。
心理咨询
答疑
小丹的成长经历及父母的教育方式,使她在人际交往中无法与人建立起正常的关系,面对一些常人眼中的小事,心里却数倍放大恐惧,导致心理防线完全崩溃。在她的潜意识深处,所有的长辈、老师、领导,都是父亲的化身,稍微有不如意的事情发生,情绪就很容易失控,甚至像火山一样爆发。
在杨浦工会心理咨询室的多年接待中,经常看到来访者家庭系统存在的问题,我们建议家长在咨询过程中一起参与,形成疗愈联盟,这样孩子不仅能在咨询室内感受到“安全岛”,获得内在力量的成长,离开咨询室,回到家庭中也能获得“自由与受保护”的空间,从中得到滋养的力量。同时,许多父母经过咨询、指导后调整自己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在孩子内心播撒爱的种子、自信的种子,而不是恐惧的种子、自卑的种子,并适度改善自身存在的沟通方式问题,这些不仅能显著提升亲子关系,改善家庭的生活质量,更对提高孩子的未来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无论工作的压力
亦或是生活的烦恼
别忘了
工会娘家人一直在你身边
心理每周六14:0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