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团队协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对青年进行了心理健康专题调查。调查结果显示:14~35岁受访青年中近三成具有抑郁风险,近一成有抑郁高风险。和年的调查相比,青年的抑郁问题有所加重。
抑郁症是精神科中自杀率最高的的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年全球至少有3.5亿名抑郁症患者。这种疾病,你以为很远,其实很近,它很可能伪装成悲观情绪,让人沉溺其中无法自拔,最终选择以自杀结束痛苦。如果出现抑郁倾向,不及时调整,就有可能转化为抑郁症。青年面临三大压力源:经济压力、职业压力、学业压力。
大学生比普通人更容易出现抑郁倾向,早在年就有调查表明,平均30.6%的大学生患有抑郁症,有抑郁倾向的大学生更多。大学生抑郁的压力来源有哪些呢?
就业压力
大学生毕业面临的就是就业问题,因此不少的学生因此而苦恼,由于现实中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引起众多的心理问题。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让这些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们普遍感到茫然,考不到前途,形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出现了心理抑郁症。
学业压力
学业压力过大是大学生抑郁症的另外一个形成原因,因为大学生的角色依然是学生,学习就是他们主要的工作。大学课程并非外人想象般轻松,因为这个时候的他们除了专业课外,各类外语考级、考研等沉重的学习压力,还需要为以后的工作做准备。
性格原因
抑郁症的出现与性格有一定程度上的关系。一般表现为倔强并且伴有攻击性人格的人容易出现抑郁症症,因为一遇到重大挫折,就会表现出攻击性,但是这种攻击性不是直接表现出来的,而是转化为抑郁倾向的,随着攻击性的强度增强,抑郁程度也越大,久而久之就会出现抑郁症。
人际交往压力
由于大学生对新环境的不适应和社交不适,是一种大学生抑郁症的病因,尤其是90、00的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家都是掌上明珠,因此导致为人处事更多是以自己为中心,从而很难适应集体生活,骤然的空间变化,非常容易导致抑郁症的发生。
环境压力
令人感到有压力的生活事件及失落感也可能诱发抑郁症,如丧偶、离婚、丢掉工作、财务危机、失去健康等。大学生学业压力、爱情、就业和社会适应的压力、在日常生活中碰到人际冲突,都可能诱发抑郁症。
QA关于大学生抑郁多发的现象,小编采访了一些同学,他们是这样说的。
传媒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1)朱亚婷:
我的压力是课程多、活动多,很累。我觉得抑郁可能是因为压力太大了,我们在有压力的时候应该多跟人沟通交流及时排解,保持心理健康,远离抑郁。
人文与社会学院历史学(1)朱佳琪:
有心理压力,担心学业,害怕考研,害怕失败,我认为抑郁是一种不良的心理状况,当代人或多或少都有点。
传媒学院新闻学专业(1)*圣森:
其实每个人都会有抑郁的时候,可能是因为发生了一件不开心的小事,或者最近事情多,压力大,这都会让人有点小小的抑郁,关键就在于怎么排解这份抑郁,对我而言,美食就是抑郁的克星。
传媒学院新闻学专业沈娇阳:
之前经常在网上看到有大学生因为抑郁症自杀的新闻,感觉抑郁症就像恶魔。希望大家都能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