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性神经症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专家视频多动症
TUhjnbcbe - 2021/12/14 19:29:00
刘*连简介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6675193886405345&wfr=spider&for=pc

引子

2岁时,全家外出游玩遭遇车祸。小宇2岁时(年)在和我们外出游玩期间遭遇车祸,每当他看到我受伤的脸,总是出现紧张和害怕的情绪,并不时大声哭泣,但因为我忙于处理自己的伤势,并没有太在意孩子的情绪变化。上幼儿园时,开始察觉孩子有些异常我家儿子从小就调皮捣蛋,很多人都说聪明的孩子都很调皮,所以也一直没放到心上。直到两岁半的时候上幼儿园,老师经常跟我反映,说小宇在幼儿园难以管理,在座位上扭来扭去,小动作多,经常打扰到其他孩子,批评或者罚站时也难以安静下来。当时也只是考虑是自己没教育好,于是开始对他严加管教。上小学时,问题大爆发。上小学后,这些情况有增无减。小宇上课依旧不遵守纪律,喜欢晃椅子,经常惹同桌及前后桌的同学,注意力不集中,总是东张西望。小宇课余活动中不大合群,好搞“恶作剧”,常用手或肩膀把同学推倒或撞倒,甚至用脚去绊倒同学。老师还向我反映,小宇不能专心学习,学得比一般同学慢,可能是因为好动分心,使得学习成绩一直落在后面。年底,诊断有了最终结果。医生给出的诊断结果是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也就是多动症。这样的结果对于作为妈妈的我来说无疑是一道晴天霹雳,一边自责孩子的表现没能及早引起重视,一边在网上搜集多动症的相关资料。希望尽快帮助孩子摆脱多动症的困扰,重拾健康快乐的童年。口述/小宇母亲

01

什么是多动症?

多动症在医学上一般称之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英文简称叫ADHD。

多动症与行为的脑协调及神经系统发育有关,是儿童和青少年期间最为普遍的心理障碍之一。

02

如何区分孩子是好动还是多动症?

首先要划个重点——不同年龄的孩子注意力持续时间是不一样的,各位家长可以对照自家孩子的年龄大概看看:

所以,如果孩子年龄还小,注意力持续时间不长是很正常的。

其次,要知道好动的孩子和多动症儿童的区别和界限:

这两种方式仅做简单区分,并不能判断孩子是否为真正的多动症。

03

多动症的诊断标准

要想准确的判断孩子是否患多动症,就要了解真正的多动症患儿需要满足的条件有哪些?

1.注意力不集中(至少具备下列6条):

(1)常常不能仔细地注意细节或在做功课、工作或其他活动中出现漫不经心的错误;

(2)在完成任务或做游戏时常常无法保持注意力,往往有始无终;

(3)别人对他讲话时常常显得没在听;

(4)常常无法始终遵守指令,无法按时完成功课;

(5)常常遗失生活必需品,如作业本、书、笔、玩具等;

(6)常回避或极其厌恶家庭作业;

(7)易被外界刺激吸引过去;

(8)组织任务和活动的能力常常受损。

2.活动过度(至少具备下列3条):

(1)双手或双足常常不安稳或坐着时蠕动;

(2)不能静坐于自己的座位上;

(3)常在不适当的场合奔跑或登高爬梯;

(4)难以安静地参与娱乐活动;

(5)表现出持久的过分运动,社会环境或别人的要求无法使其显著改观。

3.冲动任性(至少具备下列1条):

(1)常在提问未完时其答案即脱口而出;

(2)在游戏或有组织的场合不能排队或按顺序等候;

(3)经常打扰或干涉他人;

(4)常说话过多,不能对社会规则做恰当的反应。

04

多动症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ADHD采用药物治疗和行为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是基础,在此基础上联合行为疗法。

1.药物治疗

药物是针对ADHD非常有效的医疗干预手段。在我国的临床上,针对成人ADHD的用药只有两种:

一种是中枢神经刺激剂,通过药物进入神经元刺激多巴胺和去肾上腺素的分泌,从而提升个体对注意力和情绪的控制能力;

另一种则是抑制剂,抑制神经元对于去肾上腺素的再摄取,以此达到提高神经递质浓度的效果。

2.行为疗法

行为疗法是指通过采取恰当的奖惩措施,帮助儿童建立良好的行为,消除不良行为。

(1)通过奖励帮助建立良好行为:当儿童表现出良好行为时,给予奖励或优惠。

例如,儿童在规定时间完成作业后,奖励玩喜欢的游戏、食物、代币等。

(2)通过适当的惩罚帮助消除不良行为:当问题行为出现时,取消已获得的奖励和优惠。

例如,没有完成整理书包的任务,取消自由活动时间或扣除奖励。

05

第给家长的建议

父母需要学习及使用一些多动症孩子的管教方法,从而有效干预及改善儿童及青少年的行为问题。

(1)订立家规及生活规范;

(2)学习赞赏良好行为,忽视一些轻微的行为问题;

(3)以有效及适当的方法,让孩子明白您对他/她的要求;

(4)建立明确的赏罚制度,使用奖励鼓励孩子的正面行为,以适当的惩罚来警示孩子的不当行为,可用“当...就会...”作出指示(例如:当有不当行为时,父母就会取消奖励或权利);

(5)切勿施以体罚,以免引起孩子反感,造成反效果。

美小护们

为了不在茫茫

1
查看完整版本: 专家视频多动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