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手机用得多吗?美国一项研究显示,过度使用手机容易令人抑郁,尤其是女性。宾厄姆顿大学研究人员调查了名大学生,根据他们日常使用手机的频率分为“深思熟虑”、“经常”、“密切”、“狂热”和“上瘾”5个等级。7%的调查对象用手机“上瘾”,12%“狂热”。这两组调查对象都因内心迫切需要手机而遭遇个人、社交和工作问题,且都有抑郁、社交孤立、社交焦虑、冲动和自卑症状。研究人员还发现,女性更容易对手机上瘾。
经常玩手机容易得抑郁症
除了国外研究表明经常玩手机容易得抑郁症,国内相关研究也同样证实了这一点。西北大学一项最新研究发现,智能手机使用方式能揭示使用者的精神状态,甚至可以辅助诊断抑郁症。每天专注手机超过68分钟的人,更可能患上抑郁症。
研究表明
在该研究中,28名19~58岁的参与者安装了一款能测试位置信息和使用频率的应用。测试者进行的抑郁症问卷调查显示:一半的人没有抑郁症状,而另一半人显示出轻度至重度抑郁症的症状。通过手机GPS定位追踪发现精神压力大的人们通常都宅在家里。研究还显示,有抑郁症状的人平均每天手机使用时间达68分钟以上,而没有抑郁症状的人使用时间为17分钟。
研究团队成员、芝加哥西北大学费恩伯格医学院行为介入技术中心主任大卫?莫尔表示:花费在手机上时间越多的人,患抑郁症的几率越高;喜欢宅在的家里要比喜欢外出的群体更容易患上抑郁症。而且有抑郁症状的人生活起居缺少规律,比如他们每天出门上班的时间都不一样。据悉,通过用户手机数据分析预测抑郁症状的准确率可达87%。
另外,长时间玩手机,尤其是睡前玩可能会造成睡眠时间不足,而导致情绪容易出问题。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情况是,长时间沉迷于手机,会接触海量的数据,这些数据“堆”在脑子里来不及及时处理,那么大脑必然会产生信息乱、累的感觉,这容易造成情绪低迷、烦躁和疲劳,增加抑郁风险,而这些症状和网瘾带来的抑郁症状非常相似。
长时间用手机的危害影响睡眠暴露在辐射环境下的人进入深度睡眠状态需要更长的时间,而且深度睡眠时间也缩短了。研究人员认为,手机辐射可能会刺激大脑的应激系统,使人更警觉,精神更集中,放松及入睡的能力因此就减弱了。原因在于手机辐射能刺激大脑紧张神经,让人们保持清醒,从而降低睡眠能力。
频繁接听手机易患白内障即使手机在国际辐射安全使用标准内,长时间使用仍然对眼睛等人体部位有损伤。手机接听中产生的电磁微波会损伤眼球的晶状体,破坏细胞通讯连接功能。”连续手机通话两小时肯定对眼球晶状体有损伤。
伤害听力31%的人用手机会出现耳鸣,71%的人每天平均打电话10分钟甚至更长,这会使耳鸣的几率增加2倍。如何避免耳鸣:尽量远离噪声,少在噪音大的地方打电话,减少通话的时间。
导致“手机皮肤炎”很多患者出现在耳朵或脸颊处不明原因的皮疹,甚至某些患者手指也出现类似的皮疹,医生猜测可能是因为使用手机过度导致的皮肤过敏。对此,英国皮肤医学会引述已发表的研究资料指出,在长时间使用手机后,对手机表面镍材质接触过久可能导致皮肤出现过敏反应,产生一种叫做“手机皮肤炎”的红色或发痒的疹子。
情绪沮丧英国、美国、瑞典三国的科学家联合对手机辐射危害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手机辐射能够引发失眠、头痛和情绪沮丧。手机里的辐射会刺激我们的大脑,让我们长期处在一种比较高度集中刺激的状态下,当没有使用手机时,我们就会不自然地感觉到沮丧。
专家谈治疗“心病需心药治,更要消除歧视”
“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打开天窗说亮话是走出抑郁症的第一步。”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副教授张燕说,心病还需心药治,但更需要的是消除对抑郁症患者的歧视。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所长陈晋东教授指出,抑郁症医学上常采用谈话疗法、药物疗法这两种治疗方法。
据陈晋东教授说,帮助抑郁症患者和其信赖的人交谈是从抑郁症中恢复的第一步。任何人都有可能患上抑郁症,而很多人又对抑郁症患者存有偏见,这让抑郁症患者对于寻求帮助产生心理障碍。其实,帮助患者谈论抑郁症,可帮助人们破除这种对于抑郁症的偏见,使更多的人愿意寻求帮助。张燕认为,人们在生活中遇到不利事件,如失业、丧亲之痛、心理创伤等的时候,更易患抑郁症。因此心理治疗在抑郁症的痊愈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把“谢谢”挂在嘴边也可以解抑郁
王东旭说,把“谢谢”挂在嘴边可以帮人们走抑郁。他说,美国休斯敦大学、得克萨斯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研究人员给名志愿者进行性格测试后发现,心存感激的人认知重评能力较强,也就是说,他们善于从更积极的方面来看待困境。而那些不善于表达自己真实感受的人容易出现抑郁症状。这是因为,常说谢谢能帮助那些不善于表达感受的人与他人进一步交流,同时让他们避免陷入说不出口的负面想法中。感谢别人微小的善意有利身心健康。
此外,漫步大自然明显有利于精神健康,可帮助降低抑郁症患病风险。王主任还建议平时多吃果蔬,因为其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对多巴胺的生成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多巴胺这种神经递质有助于改善情绪。
抑郁症患者自杀率比一般人群要高20倍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估计,全球有逾3亿人罹患抑郁症,从年至年,增加了18%以上。
而在我国,抑郁症发病率高达7%左右,三分之二的患者为女性,其中有10%-15%的患者最终可能选择自杀,抑郁症患者的自杀率比一般人群要高出20倍,抑郁症导致的自杀行为是15岁至29岁人群死亡的第二大原因。
“但公众对精神疾病的知晓率不足五成,就诊率更低。90%左右的抑郁症患者没有意识到自己可能患有抑郁症并及时就医,抑郁障碍患者从未就医者高达62.9%。”浙江大医院精神科医师禹华良说。
禹华良说,目前我国抑郁症现状呈现“三高三低”特征:即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自杀率;低知晓率、低就诊率、低治疗率。正在治疗的抑郁症患者中超过30%医院不同科室治疗,医院医院精神科治疗的还不足10%,不选精神专科进行治疗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怕被别人当成精神病。
啥也憋说了
宝宝要放下手机
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告别?抑郁症
从放下手机开始
本期主编
从此放下手机回归原始人生活
也许明天任性不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