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到底有多可怕?网络一搜,很多走过抑郁症的朋友会告诉你答案,我接触到的抑郁症朋友,包括我的个案,也是一种劫后余生的不胜唏嘘。综合起来,抑郁症就像一个无底黑洞,以一种“无形”的力量把人往里头吸。坠入无边无际黑暗深渊的感觉自然是让人害怕恐惧,想要逃离的。一开始,人为了逃离这种坠入深渊感,拼了命的挣扎,然而很多时候是越挣扎越往里头陷,最后筋疲力尽,于是绝望,于是以放弃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告别这种坠入深渊充满恐惧却又无能为力的持续的痛苦体验中。
显然,这种感受是可怕的,它说明促进一个人生发向上感到快乐幸福的内分泌系统受到了瘫痪性的破坏,并且进一步破坏人的思维功能,让人的思维单向往负性的极端发展,诸如“我是一个废物,生命没有价值,活着毫无意义”之类。而这样的思维反过来又进一步摧毁人的内分泌系统,于是两者之间形成一个互相作用彼此增强的恶性循环,最后把人推向自杀的终极点。
所以这个时候的药物调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但在药物调理的方面,我更认同中医的理解和做法。中医讲三*七魄,讲“脾在志为思,肾在志为恐,心在志为喜,肺在志为忧”,情绪作用于身体不同脏腑(不同脏腑对于情绪的承受力每个人是不一样的),其中一个脏腑组织受到破坏性影响,进而就会通过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伤害破坏到其他的脏腑器官组织。因此中医养生强调修身养性、平心静气。
神经症里头不论是抑郁症、焦虑症、恐惧症,还是人格解体,或者是双相情感障碍,通常都是以恐在先。如此,对于这种恐,它本身的强度大不大?持续的时间长不长?身体的耐压性、韧性度够不够?相同强度相同时间长度的一个恐惧,能否变成症,变成什么样的症,这里就看每个人的身体素质和应对的方法了。比如肾虚易惊恐,进而导致气滞,气滞致肝郁、郁而忧思则又伤肺,伤脾、伤神,致心肾不交,元神脱窍致抑郁症,人格解体。
西医来看的话会从内分泌失调内分泌紊乱角度来处理问题,常见的就是直接使用激素药物来替代身体内部响应自身的需要而自动生成的相应激素产物。无疑,时间久了,按用进废退的生物法则,身体内分泌系统自身的相应功能就会因此慢慢退化。中医则会回归身体各脏腑自身的状态、功能,互相间的动态关系来进行调整,以重新平衡身体各个脏腑的五行关系,恢复其自动调整的功能。显然,对于生理上的调整,中医更加科学到位。当然前提是要有一个看得准拿对药的中医。
那到这里,不知道读者有没有看到最重要的地方?
即恐从何来?
恐惧是一种情绪,这种情绪的背后是对于威胁性的预判。那这种威胁性是现实存在呢?还是自己大脑思维作用的结果?前者比如说,啊我掉到水里头了,然后因为我肾虚就吓到了,进而诱发后续的一系列情况。而后者,比如说疑神疑*,杞人忧天,杯弓蛇影。当然,现实存在的情况往往是身体状态和大脑思维互相作用,协同作案,没办法分清谁是主谋谁是帮凶,谁作恶在前,谁行凶在后。
但是,大脑思维的威胁性判断却是可以被当事人表达描述的,可以往思维记忆深处去探查的。所以心理咨询此处的作用应当就是协助当事人去探查、发现这种威胁性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并进而解除这种威胁性,或者找到应对这种威胁的心理学方法,比如认知疗法,行为疗法及人本主义疗法下传递的情感的陪侍鼓励和支持下,以及我们一境心理提供的自由人性领悟疗法等等。这样之后,对于神经症患者而言,他的威胁就只有现实层面的了,那剩下该怎么弄,是不是就很清楚了呢?
世上最大的恐惧是“‘我’的存在”,如果这一点攻下,那么再羸弱的身躯也能贡献它最大的价值。如佛陀所说“无欲可触我,无幻可控我,无爱可束我,无怒可缠我”,自然身康体健,颐养天年。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社会盛行优胜劣汰持强凌弱的动物法则,“我’的存在”恐惧是一个永恒话题,你会如何应对?
八风不动,做得到吗?编辑
境先森图片
网络
温馨提示:感谢图片原创者,若不当请联系即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