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日照
我的健康我做主
专家介绍
陈忠,医院副主任医师,精神科科主任,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师。从医20余年,主要从事精神科的临床工作。参加过系统的心理咨询和儿童精神障碍的培训。擅长疑难精神障碍的诊治,在抑郁症,失眠,神经症,儿童精神障碍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工作中,特别强调心理社会因素对患者的影响,适应现代医学的发展,指导医生,应用心理学知识,从精神分析等角度看待病人,提高了诊断,治疗的水平。陈忠主任从业期间,发表论文十余篇,市级科技成果2项,专利2项。
本期话题:
家人抑郁了,我该怎么办?
家人抑郁了,我该怎么办?
问:社会的发展,对抑郁症的重视增加了,许多人都会关心周围人,尤其是家人出现了抑郁该怎么办。
答:确实有好些人关心这类的问题,希望能够在家人出现状况时候起到帮助的作用。我想从不同的角度回答这个问题。有的人非常关心抑郁症的病因,认为这样可以亡羊补牢,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他们从各种角度思考,搜集信息,可是,查到的结果经常让人莫名其妙,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
问:确实是这样,从网上查查,都是些什么神经递质这些词,比较难以理解。
答:资料中,往往从遗传,生化,免疫,影像学检查,社会心理因素等等分析,这些问题,没有医学背景很难读懂。而且,好些因素都是互相关联的,比如,心理因素可以导致抑郁,但是,遗传因素让这个人容易出现抑郁的症状,或者说提高了他的“易感性”。他们之间的关系容易让人迷惑。而且,明确的说,神经递质在抑郁症患者中出现了异常,比如,5-HT、NA、DA功能活动降低可以出现抑郁症状,但是,在次序上那个在先的问题目前还是不明确。究竟是抑郁症导致了这些神经递质活动下降,还是这些神经递质活动下降导致了抑郁症。本来这个问题就没有最后的答案,让家人坠入云雾的感觉就可以理解了。
问:家人愿意弄明白病因,就是想可以预防,彻底解决。陈医生认为抑郁症的可能病因是什么呢?
答:抑郁症的病因简单的说可以分成遗传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其中,遗传因素大概占40%,社会心理因素占60%。或者说,在发病之前,往往会有创伤性的生活事件发生。一般来说,对于男性,离婚,分居,工作上的压力比较容易诱发抑郁,女性,往往是人际关系的问题容易引发抑郁。第一次抑郁发作,这些因素比较明显,以后这些因素的作用要差一些。
问:也就是说,如果出现了这些情况,家人要及时帮助,就可以避免抑郁的发生,是吗?
答:非常大的事件,往往会影响到全家人。每个人都受到冲击。彼此的关心可以减轻冲击力。但是,比如说,导致抑郁的原因,男女有所不同。从男性角度,离婚分居,工作上的事件,容易导致抑郁。女性来说,人际关系的问题更容易导致抑郁。对同一件事情,大家的重视程度是不一样的。这样家人很可能彼此帮助,提高抵抗遭遇事件的能力。但是,他们的价值观不同,会引起交流的困难。只有对方能够接受的情况下,你的劝解才会有效。抑郁的人特别敏感你是真的关心,还是想教导人家。
问:那么,我们如何对待这些病因呢:
答:作为家人,理解到人的差别,接受这些不同,明了同样的事情对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意义。在对方激烈的反应时候,多一些理解,沟通很重要。
问:在抑郁症的发病中,家人需要注意什么呢?
答:抑郁症病人对周围人的看法很敏感,他尤其对于嫌弃他,讨厌他的信息非常敏感,一个眼神都可以让他想好长时间。自卑自责,消极被动非常明显。作为家人,对于这些症状要有所了解,明白,抑郁症就是这样的,不要想着立刻改变。比如,一个人感冒了,他就是会咳嗽,流鼻涕,没有人会说,你别这样,不咳嗽了感冒就好了。因为我们明白,无法要求一个感冒病人做到这点。同样,抑郁的人,一切都从悲观的角度看待,什么都做不了,吃饭都感觉很难,体重下降,你不要说振作起来这样的话,他也是做不到的。
问:你们医生做心理治疗就可以改变抑郁症状,同样是说话,为什么家人就不可以做?
答:我认为心理治疗的好处是最大限度地理解抑郁病人,我们不要去改变他什么,而是鼓励他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他一起呆在抑郁的黑屋子里,他知道自己的伤痛在哪里,慢慢的会展示给你看,病人从孤单抵抗疾病,变成了两个人一起想办法,而且,作为受过专业训练的人,我们会发现他的优点,激发他的力量,一起面对挑战,这样成功的机会就大大多了。而这些,家人不容易掌握。
问:那么,家人可以安慰他们吗?
答:病人需要关心,但是不一定需要安慰。好意安慰不一定管用,甚至,病人感觉自己变得需要安慰,成了人家的累赘,反倒不好。重要的是接受他,鼓励他接受治疗,走出来。
问:听说治疗有好些方法,究竟哪种治疗效果最好?
答:抑郁症的治疗效果是很好的。往往都会恢复过来。但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比如,有的人坚决不吃药,他担心太多,不接受家人医生的安排,如果他同意心理治疗也很好。再有,有的人不接受心理治疗,认为那就是安慰人的,没有什么用场,不过就是医生骗钱的新手段,如果他乐意接受药物治疗那也很好。总之,根据病人的特点、意愿,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最后想告诉大家,我们单位开展了MECT治疗,这种治疗方法对于自杀病人非常有效,可以让病人短期内去除自杀的想法,可以救命的。而且治疗非常安全。
问:对于好转的病人,我们家人应该怎么做?
这个时候就比较轻松了,有的病人甚至能够上班了,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要鼓励他接着接受治疗。不要“见好就收”,而是要防止疾病再次发作。
问:抑郁症容易复发吗?
答:抑郁症的复发率很高,痊愈后,接着治疗,有20%的人可以复发;立刻停止治疗的复发率是85%。45岁以上的人复发率更高。
问:那该怎么办?
答:一定要按照医嘱规范治疗。这是我们国家的治疗指南上的建议:
病程
时长
急性期
8-12周
巩固期
4-9月
维持期
2-3年,多次复发以及有明显残留症状者,长期服药。
而且,我建议接受一段时间的咨询,这样会对复发有好处。
问:抑郁症病人长时间服药有什么副作用?会成瘾吗?
答:随着新药物的上市,药物的副作用逐渐减轻,总体评价还是很好的。没有成瘾的可能。所以抗抑郁的药物都不成瘾。可以放心。
《健康日照》
日照广播综合频道
节目时间:每周三、五中午13:30--13:50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