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临床可见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情绪的消沉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自卑抑郁,甚至悲观厌世,可有自杀企图或行为。
文健康君·音乐
孟凡-01-我不怕死,怕的是看不到活着的希望“世界这么大,却没有可以容下我的地方,所以,我决定一死,做出了决定之后的我却感到无比的轻松,在我准备自杀的这几天里,是我很久未曾有过轻松的日子。”这是他遗书中的一句话,整篇遗书读下来,让人感觉到无比的无助、绝望和自责,长篇的遗书中,只有这句话透露着希望。一个不满22岁的男孩子,他到底经历了什么?当他决定自杀和尚未自杀时,其实已经感觉到无比的放松,这也是在提示:他的抑郁和痛苦是可以改变的,而且不通过自杀的方式也是可以改变的!(尚未实施前就已经无比的轻松)有人说,他是得了抑郁症吧,想要自杀,他感到痛苦和绝望,他连死都不怕还怕活着?这句话对活着且抱有希望的人来说是可以理解的,抑郁和绝望无助的人可不这么认为。这时候可能会有人想:自杀的人不想活着吗?其实并不是,他们只是觉得以目前的这种状态来说会感觉活着很痛苦或者没有什么意义,他们对自己的理解是局限在一个假设中:我没有希望改变了!当一个人觉得世界灰暗、无助,没有希望改变的时候,恰恰是在用自杀的方式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这就是所谓的自杀勃论。如果有一瞬间你存在了这种状态,无助和绝望,你要明白,你还在保留希望的,只不过,暂时没想到走走向希望的方法。静下心来,让我们直视自己的痛苦,不要恐惧,因为痛苦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没有办法面对痛苦的勇气!实在不行,也可以找一个医疗机构,来请求专业的医师解决自己的痛苦与绝望,无助的时候,找他们吧。世界很大,你过去了会发现,黎明就在你的眼帘!-02-厌学,是什么原因?家长们多多少少有这样的烦恼:孩子老是逃课,上课走神不听讲,死活不上学......其实,正常情况下,大部分的孩子都是比较爱学习,爱看书的,如果孩子逃课、厌学,那要看看是什么阻碍了他们,一般来说,孩子厌学是因为:不喜欢老师、学不会、受同学欺负、游戏成瘾控制不住、觉得上学就是煎熬等...若是长期下去,不但对学习没有任何帮助,反之,会对孩子造成非常大的心理压力,走向偏路不说,重则容易让孩子产生心理疾病。到时候便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应该正式起来,了解孩子为什么厌学,逃课等一系列问题,并针对孩子的问题加以改善,引导孩子爱上学习。孩子为什么厌学?学业失败很多孩子在学习中一次失利,或某一门功课没学好,产生挫败感,又没有得到及时调整,就会对学习产生畏难情绪,缺乏主动克服学习中的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其结果是学习成绩下降;而由于学习成绩差,得不到家长、老师、同学的理解和赏识,更会丧失学习兴趣,变得得过且过;制定目标不合理不少家长“望子*”心切,期望过高,孩子虽然努力,但总也达不到父母所制定的目标,过高的期望带来孩子的无望。不仅起不到期望的激励作用,反而使孩子望而生畏、失去上进的勇气,或产生对立情绪,或失去自信,破罐破摔。小雨就属于这种情况;学习疲劳学习内容过多、学习材料枯燥、单调、缺乏趣味性,学习强度高,有的家长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做完了学校作业还要加做课外练习;还有的学生学习方法不当,例如只会死记硬背、不会联想记忆;只会运用视觉学习,不会运用听觉学习等,都会造成心理疲劳,对学习感到倦怠,烦闷、易怒、精神涣散,兴趣丧失,形成恶性循环;厌学,是被大家建构出来的,同样也可以被建构没有!-03-抑郁的难受,你们不懂!以下是抑郁症患者的一封信:关于生活,我真的已经尽力了,苦苦挣扎这么久,还是逃不出这个牢笼。我的整个人,整个思想都沉浸在一种扭曲的,阴暗的艺术中。我迷恋于此,无法自拔。我不阳光。但我也喜欢阳光,喜欢看着外面的阳光,然后将自己投身于黑暗中。偶尔出去感受一下阳光,是一种奢侈,但更多的喜欢藏身于阴暗中。我知道这样不好,会让自己很痛苦,我想过改变,也尝试过改变。但最后都以失败告终。我还是那个我。连自己都瞧不起自己的娇柔造作。每天都格外的焦虑。我以为我的抑郁焦虑是因为环境,然而,现在我换了一个环境,发现自己还是没有任何变化。这才真叫人绝望。尽管不想拖累任何人,不想让父母伤心,最后却还是要让大家失望了,我对不起所有爱我的人。我知道你一直都很理解我,所以相信你会懂我这么做的原因。当你看到这条信息的时候,我应该已经快要离开这个世界了。爸爸妈妈,真的觉得很对不起你们,你们辛苦把我养大,最后却得到这样一个回报。对不起,真的对不起。我真的觉得活着太痛苦了,怎么都不开心。每次给你们打电话,你们都会说,你自己开心就好,可我就是痛苦,唯一能让我摆脱痛苦的方式,就是死亡。希望你们不要太难过。也不要告诉任何人,不要为我办葬礼,让我安安静静的走吧。所以,对不起,女儿自私了一回。为了摆脱痛苦,走了这样一条路。(信件来源:网络)看了这封信的时候,我哭了,信件中充满着绝望与无助,那些嘲笑抑郁症是矫情病的人,你们真的了解过抑郁症吗?请你仔细看完这封信,你还会觉得,抑郁症只是矫情吗?我们身边难免会有抑郁症患者,抑郁症患者不奢求多么崇尚的爱,只求一份理解与尊重!抑郁症患者,他们渴望爱、他们不放弃、希望被关心。对于深陷泥潭的人来说,被看见、被听见、被理解,是可以救命的。当他们想放弃的时候,我们一点小小的努力,就可以让他们转身,停留。我们也许是那个转折点,让他们觉得,人间还是值得的!面对抑郁我们怎么自救、拿回生活掌控权?如何走出抑郁的状态,重见生活中的阳光?如何帮助身边抑郁的人,重获快乐?点击“阅读全文”即可获取您想要的答案!
医生简介
王永芳名誉院长
医生简介从事精神科临床工作近四十年,对精神疾病有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医院精神科、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医院精神科等地进修,多年来致力于精神心理的临床、教学研究和治疗工作,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疾病方面成绩显著,多次获得精神心理医学同行认可,并在全国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
社会荣誉
广西壮族自治区精神疾病司法鉴定专家;医院院长;近40年精神心理疾病诊疗经验。
擅长领域
各类精神疾病,尤其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失眠、躁狂症、抑郁症、神经症、妄想性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人格障碍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很高的造诣。温馨提示在精神障碍性疾病面前,我们已有证实有效的现代医学可以治愈。如果察觉到自己有上述症状,请一定向专业的心理医师求助。您也可通过在文章下面“写留言”、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或者拨打-进行咨询预约。今日编辑/健康君文章来自/网络素材版权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分享之用,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戳“阅读全文”咨询您的抑郁症指数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