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性神经症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抑郁症患者树木绘画投射测验特征指标定量研
TUhjnbcbe - 2021/6/19 16:58:00
北京湿疹诚信医院 http://pf.39.net/bdfyy/zjdy/

摘要

目的对抑郁症患者树木画投射指标的提取和定量分析,探索抑郁症患者树木绘画投射的特征指标,为抑郁症辅助诊断提供依据。

方法对43例抑郁症患者和59例无抑郁症状的健康者施测树木绘画测验,同时采用计算机图像识别和数据采集,对树木投射画进行定量研究,并对两组测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树木绘画投射测验在抑郁症患者和健康者之间在树冠面积、树干面积、树总面积、树冠高度、树干高度、树总高度、树冠宽度及树干宽度8项定量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树根面积、树根高度及树根宽度3项定量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抑郁症患者和正常人群在树木绘画投射测验中,树冠面积、树干面积、树总面积、树冠高度、树干高度、树总高度、树冠宽度及树干宽度8项定量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过未来的大样本后续研究,或许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量化的辅助手段。

树木画在抑郁诊断中的探索

抑郁症状(depression)为心境障碍的一种临床症状,抑郁症是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思维迟缓、认知功能损害、意志活动减退和躯体症状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心境障碍。WHO最新统计全球抑郁症和恶劣心境者患病率达12.8%,并预测年抑郁症将成为全球第二位医疗疾患。因此,对抑郁症的诊断研究越发显得重要。

早在十八世纪的欧洲,许多医生认为精神患者的绘画作品可以作为诊断的辅助证明,而弗洛伊德发现患者潜意识中所压抑的记忆会通过梦与绘画作品表现出来,荣格通过鼓励患者绘画来研究人的各种心理原型,即绘画作品中某些具体表现形式的象征意义,这是心理学领域通过分析绘画等艺术作品的特征来研究人类心理世界的开端。绘画投射测验相对于传统测验有独特优势,如不受语言影响,可以呈现个体难以表达的潜在心理状态,测验目的不易暴露从而有利于收集真实信息等。较之人物画,树木画更容易投射出封存在深层的情感,并且画树测试是一种投射方法和心理自画像。因此,树木绘画测验可以成为抑郁症科学诊断的重要补充。

目前,国内外已有研究发现树木绘画投射测验的某些指标和精神分裂症、抑郁症、躯体化症状、焦虑症等有一定的相关性。然而,大部分树木绘画投射研究一直停留在主观定性研究层面,缺乏定量数据采集和定量指标分析。如:陈侃()发现房屋的门很小、涂黑墙壁、须状线条重复描绘树根、树冠细致刻画等8项定性绘画特征被验证能够有效反映神经症抑郁倾向。直到年,日本弘前大学医学院精神医学系绫子金田(AyakoKaneda)在精神病和临床神经科学杂志,首次对慢性精神病患者的树木投射绘画的长宽高进行了测量,开辟了树木画投射定量研究的先河。但这些定量研究相对比较简单初级,测量工具比较落后,测量过程比较麻烦,测量结果误差较大。本研究在树木画投射长宽高数据采集的基础上,采用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对树木投射画中树冠、树干、树根的面积进行扫描和数据采集,试图进一步探索抑郁症患者和健康人的树木绘画作品的差异性,为将来的抑郁症辅助诊断提供可能的依据。

资料与研究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病例组来源于镇江市精神卫生中心普通精神科年2月—年11月入院的抑郁症住院患者。入组标准:

(1)患者符合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中关于抑郁症的诊断;

(2)年龄18~60岁,性别不限;

(3)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项评分≥20分;

(4)选取的患者在入院后3~7d之间,即处在症状期;

(5)未接受过任何绘画训练。

排除标准:

(1)妊娠、哺乳期或绝经期妇女;

(2)有精神活性物质滥用及其他重性精神疾病等;

(3)患有严重的不稳定的躯体疾病者,已确诊的糖尿病、甲状腺疾病、高血压病等。本研究病例组抑郁症患者43例,男14例,女29例,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46.4±13.8)岁。

正常对照与患者来自同一地区,且在年同一时间段入组。入组标准:

(1)没有明显的精神疾病症状(SCL-90无阳性因子),既往无精神疾病史;

(2)与实验组性别年龄种族匹配;

(3)未接受过任何绘画训练。

排除标准同上。

其中男26例,女33例,年龄23~66岁,平均年龄为(32±1.9)岁。本研究获得本研究获得镇江市精神卫生中心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查批准,所有对象均于入组前详细了解本研究的目的和程序,并书面同意被测验。

1.2资料收集方法

树木绘画投射测验:统一提供给每位实验对象A4打印纸和黑色或蓝黑色签字笔。要求被试在指导语下进行绘画。

指导语为:

(1)绘画投射测验不是绘画技术的测试,不要求画得美观。

(2)绘画投射测验不是写生,不需要画得与自然界景物一致。

(3)如果想画的东西不会画时,可以画一个圆圈写上汉字代替。

(4)画树之前,请闭上眼睛冥想半分钟。把冥想中出现的树画出来。如果冥想中没有出现树,睁开眼睛后,把自己最想画的树画出来。

(5)完成自己的绘画后,在画纸上写下自己的年龄、性别及职业。

此外,在树木投射画完成采集过程中和采集后,需要对每一张画进行检查,如然发现有些特征或指标含义不清,需要对绘画者进行询问,如“你画中的这个标记代表什么?画中这个指标是自己画的,还是无意画的?”。

1.3工具

1.3.1高清扫描采用卡西欧高清扫描仪,对树木投射画进行扫描。把扫描图像存入电脑。

1.3.2信息提取研发图像数据扫描采集软件。~年,在江苏大学计算机学院的帮助下,研发了画树投射测验软件。为了提高树木长宽高和面积计算的精度,该软件采用交互设计,计算单位为厘米。使用鼠标描绘扫描图像,然后计算机自动计算各数值并导出。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

`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树冠、树干、树根及总面积经过画树投射测验软件计算,发现抑郁症患者所画树木的树冠面积、树干面积、总面积与健康者所画树木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树根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树冠、树干、树根及总高度经过画树投射测验软件计算,发现抑郁症患者所画树木的树冠高度、树干高度、树木总高度与健康者所画树木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但树根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树冠、树干及树根宽度经过画树投射测验软件计算,发现抑郁症患者所画树木的树冠宽度与树干宽度与健康者所画树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树根宽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3.1本研究结果显示,抑郁组的树冠高度、宽度、面积均小于非抑郁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成人来说,树冠主要反映人的精神领域状况,树干主要反映人的情绪领

域状况,树根主要反应人的本能领域状况。树冠是树木用来和外部环境相联系以及物质交换的部位,树冠往往和生命活力密切相关。树冠部分不仅表现了对人际关系(家属、亲人、社会关系)的认识态度和与环境整体的关系的构造,而且还描述着来访者的精神和智力发展、兴趣的范围、目标的性质及满足的对象。抑郁组树冠高度、宽度及面积均偏小,这与抑郁症患者自感无助、无望、无用,兴趣缺乏,乐趣丧失、消极悲观等症状相吻合。本研究中,抑郁组树总面积明显小于非抑郁组,差异同样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有报道指出:树木大小直接反映着个体的目前状态,树木高大即个体发展较好、心理能量水平高、自信心足等,树木矮小则相反,在此种状态中,个体常有抑郁的情绪,当图画中出现这类特征时提示个体可能处于情绪低落状态。

3.2本研究结果显示抑郁组树干面积、高度、宽度与均小于健康者组,三个指标差异都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MattRowley认为树干是树木中最重要的部分,为树枝和树叶提供着全方位的支持,是树木生长的基本。树干与人的情绪机能有明确的内在相关性,代表人的情绪。树干的宽度可以看作为情绪深度指标,而长度代表对情绪的支配程度。抑郁症患者,抑郁的核心症状包括心境或情绪低落、兴趣缺乏以及乐趣丧失。抑郁症患者树干面积小反映了其情绪低落、消极悲观等;树干矮反映了其情绪控制力差;宽度小则反映了其情绪脆弱。树干面积、高度、宽度适当则说明情绪稳定。

3.3本研究中树根的三个指标面积、高度、宽度,都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这可能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关。树根部分表示本能和无意识的领域,因此过分详细地描画或过分强调树根部分,则表示无意识中存在问题,经常表示性冲动或对性的反应。有学者认为树根也反应一个人的文化传承。著名社会学家刘达临先生对中国古代性文化和现代性文化有深刻的研究和广泛的调查,绝大多数的中国人是有比较保守的性道德观念和性行为态度,不管是儒家文化还是道家文化,对性都持谈性色变的态度。因此在画树木时,大多数中国人都不画树根。所以在进行统计分析时,差异通常无统计学意义。

国内已有学者做过一些绘画投射的相关研究,但大多是从定性指标方面进行统计分析。但关于定量指标方面的研究鲜有人尝试,HIROYUKIINADOMI、GOROTANAKA发现画树测验在妄想性精神分裂症、非妄想性精神分裂症和正常人之间在树干和树冠比例、树干顶端开口有差异。本研究在此基础上,联合运用树木画面积扫描软件,仅作了一些初步的探索,接下来的研究可以扩大样本量,在其余精神障碍中进行比较,探索树木绘画投射测验在精神障碍各分类中是否存在差异,期望未来经过大样本量研究,或许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量化的辅助手段,希望能对抑郁症的诊断有所帮助。

你可能还想看:1.直播回顾

心理咨询室里的艺术表达(含案例)2.绘画治疗在抑郁症康复中的临床应用3.绘画治疗及其在精神分裂症中的应用4.看画识人

全息绘画投射分析专业技能证书课程5.疫情面前,曼陀罗绘画教你平复情绪6.成长

全息绘画分析:让潜意识被看见原文题目《抑郁症患者树木绘画投射测验特征指标定量研究》,作者:张艳飞,刘果瑞,李子洋,张震,刘伟(作者单位:江苏大学医学院、江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江苏大学应用心理研究所)。经过作者授权发布。参考文献

[1]江开达.精神病学基础[M].人民卫生出版社,:59.

[2]DENNISCL,DOWSWELLT.Interventions(otherthanpharmacological,psychosocialorpsychological)fortreatingantenataldepression[J].CochraneDatabaseSystRev,,7(7):CD.

[3]童辉杰,彭彦琴.绘人测验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6(4):-.

[4]严虎,陈晋东.画树测验在一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

[5]HammerEF.Theclinicalapplicationofprojectivedrawings[J]..

[6]SHIONOY,UETSUHARAM,SHIBUTANIH,etal.DevelopmentofaSystemforDrawingTest.[C]//Ieee/acis,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omputerandInformationScience.IEEE,:-.

[7]HIROYUKIINADOMIOTRMS,GOROTANAKAOTRMS,

YASUYUKIOHTAMDPHD.Characteristicsoftreesdrawnbypatientswithparanoidschizophrenia[J].PsychiatryClinicalNeurosciences,,57(4):-.

[8]陈侃,徐光兴.抑郁倾向的绘画诊断研究[J].心理科学,

,31(3):-.

[9]AYAKOKANEDABS,NORIOYASUI-FURUKORIMDPHD,

MANABUSAITOMDPHD,etal.Characteristicsofthetree‐drawingtestinchronicschizophrenia[J].PsychiatryClinicalNeurosciences,,64(2):-.

[10]范肖冬.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M].北京:人民卫生

出版社,:70-78.

[11]张明园,何燕玲.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2]吉沅洪.树木-人格投射测试[M].重庆出版社,:-.

[13]张卿华,王文英.画树投射测验[M].苏州大学出版社,

:39.

[14]张同延,张涵诗.揭开你人格的秘密:房、树、人绘图心理测验[M].中国文联出版公司,:59.

[15]严虎.青少年图画心理分析手册[M].中南大学出版社,

.

[16]沈渔邨.精神病学(第5版)(精)[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7]谢丽亚,叶秀红.精神分裂症患者统合型“房树人绘画测验”测试结果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8(6):-.

[18]周正猷.中国性文化的思考[J].中国性科学,,14(3):

30-32.

[19]杨晓斌,张雨青,张涵诗,等.HTP投射测验与EPQ问卷测验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卫生统计,,32(3):-.

[20]万超,冉雪,施雯,等.画树人格测验医学生应用的信效度检验

[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3(10):-.

看画识人

通过一幅画看懂你的潜意识

长按

1
查看完整版本: 抑郁症患者树木绘画投射测验特征指标定量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