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性神经症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赵秀荣近代英国对抑郁症的认知从忧郁症到
TUhjnbcbe - 2021/6/15 20:34:00

本文原载《安徽史学》年第1期。

“忧郁”(melancholy)是人类重要的情感体验,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忧郁的气质都曾经在美学上被赞誉。由于亚里士多德派学者的论断,忧郁也一度被认为是天才的气质。忧郁既可能是病态,也可能是情绪。本文仅限于考察忧郁的疾病含义——忧郁症。17世纪英国学者兼牧师罗伯特·伯顿(RobertBurton,—)给忧郁症下的定义是“没有发烧症状的迷糊(dotage),通常伴随着无缘由的恐惧和悲伤。”荷兰医生赫尔曼·布尔哈夫(HermannBoerhaave,—)把忧郁症定义为“一种不发烧的长期持续的谵妄,犯病时病人完全沉溺于一个想法。”几年后法国医生让-弗兰索瓦·杜福尔(Jean-Fran?oisDufour)把该病的定义重心转移到“恐惧和悲伤”上,他说:“忧郁症患者喜欢独处,躲避人群;这就使他们更沉溺于他们谵妄的对象或屈从于支配他们的感情,与此同时他们似乎对其他一切都无动于衷。”在17世纪depression(抑郁症)一词出现之前,melancholy一词更多指忧郁的情绪、气质,melancholia一词更多指忧郁症,但在17—18世纪之前,这两个词并没有严格区分,经常混用。笔者把melancholia(有时是melancholy)定义为忧郁症,以区别于抑郁症。“抑郁症”一词17世纪在英文中出现,指情感受到压制,18世纪开始出现在关于忧郁症的讨论中,直到19世纪末,才成为疾病分类的用语。今天,抑郁症“通常是精神障碍的标志或各种精神疾病的组成部分,表现为苦恼、痛苦或内疚,并伴有头痛、失眠等症状。”

人类社会自产生伊始就面临抑郁症的问题。抑郁症是人类痛苦的疾病体验,也是文化建构的对象。考察从忧郁症到抑郁症的演变以及人们对其认知的转变,不仅可以了解英国以及欧洲社会文明、理性的进步,而且可以更深刻理解其文化建构,因为抑郁症研究涉及宗教、*治、哲学、医学、巫术、占星术、文学和艺术等诸多领域。在近代英国医疗社会史研究中,抑郁症已经成为关于近代英国人文、宗教和科学讨论中经常

1
查看完整版本: 赵秀荣近代英国对抑郁症的认知从忧郁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