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脉管系统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心血管系统由心脏、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组成。淋巴系统包括淋巴管道、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淋巴液沿淋巴管向心流动,最后注入静脉,故淋巴管道也可看作是静脉的辅助管道。
2、肝门静脉与上、下腔静脉吻合途径:食管静脉丛、直肠静脉丛、脐周静脉丛。
3、淋巴管道可分为毛细淋巴管、淋巴管、淋巴干和淋巴导管四种。
4、肝门静脉由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在胰头后方汇合而成。肝门静脉收集除肝以外腹腔不成对器官的静脉血。
5、肝门静脉的主要属支有: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肠系膜下静脉、胃左静脉、附脐静脉。
6、腹主动脉壁支主要有4对腰动脉。
7、静脉内面一般都有向心开放的半月形静脉瓣;分浅静脉(皮下静脉)和深静脉(伴行静脉)。
8、静脉角是由同侧的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汇合而成的夹角,有淋巴导管注入。
9、颈内静脉是颈部最大的静脉干。
10、下腔静脉在第5腰椎平面由左、右髂总静脉汇合而成。
11、心脏主要由心肌组成,是连接动、静脉的枢纽和心血管系统的“动力泵”。心呈前后略扁的倒置圆锥形。分一尖、一底、两面和三缘。心尖钝圆,朝向左前下方,于左侧第5肋间隙锁骨中线内1~2cm处可扪及其搏动。心底,朝向右后上方。心的三缘:左缘主要由左心室形成,右缘主要由右心房形成;下缘由左、右心室形成。
12、在神经体液调节下,血液由左心室搏出,在神经体液调节下,血液沿心血管系统循环不息。血液由左心室搏出,经主动脉及其分支到达全身毛细血管,血液在此与周围的组织、细胞进行物质和气体交换,再通过各级静脉,最后经上、下腔静脉及心冠状窦返回右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体(大)循环。
13、血液由右心室搏出,经肺动脉干及其各级分支到达肺泡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再经肺静脉进入左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肺(小)循环。
14、右心房有三个入口:上腔静脉口、下腔静脉口和冠状窦口。右心房的出口为右房室口。
15、右心室居心脏的最前部,有出、入两口,入口为右房室口,周缘附有三尖瓣,出口为肺动脉口,附有肺动脉瓣。
16、左心房:有四个入口、一个出口,入口为肺静脉口(四个),出口即左房室口,通向左心室。左心房前部突向右前方的部分称为左心耳。
17、左心室壁最厚,有出、入两口,入口为左房室口,附有二尖瓣,出口为主动脉口,附有主动脉瓣。
18、心的传导系包括窦房结、房室结和房室束等。窦房结位于上腔静脉和右心房交界处,是心脏的正常起搏点。
19、动脉是运血离心的管道。壁较厚分三层:内膜、中膜、外膜。
20、主动脉起于左心室,全长可分为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和降主动脉3段。升主动脉起始处发出左、右冠状动脉。
21、主动脉弓分支,由右向左依次为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
22、头臂干上升到右胸锁关节高度时分出右颈总动脉和右锁骨下动脉。
23、主动脉弓壁内有压力感受器,主动脉弓下方有化学感受器,称主动脉小球。
24、头颈部的动脉主干主要是左、右颈总动脉。颈总动脉末端和颈内动脉起始处略膨大,称颈动脉窦,窦壁内有压力感受器,能接受血压变化的刺激。在颈总动脉分叉处的后壁有一卵圆形小体,称颈动脉小球,为化学感受器,能感受血中CO2浓度的变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