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Josie乔
周末本来计划去看章若楠主演的电影《如果声音不记得》,但是芥末同学把电影票买错了,买成了张艺谋导演的《一秒钟》,两个不同年代和题材的电影。
国内抑郁题材的影视剧很稀缺,我看过的影单里,印象最深刻的一部跟抑郁相关的电影是《超脱》,很沉闷的一部片子,看完如果不及时脱离剧情,可能使人抑郁加重。主演是阿德里安·布劳迪,大鼻子囧字眉眼神忧郁的一个美国男演员,他有一部更出名的电影叫《钢琴家》,应该有很多人都看过这部战争片。
虽然没有看成《如果声音不记得》,但今天还是想跟大家聊聊抑郁症这个话题。
《如果声音不记得》剧照
你知道全世界有多少抑郁症患者吗?
WHO年给出的数据是超3.5亿,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年的数据还是2.6亿。
据估算,中国有万抑郁症患者,接近一亿,世界人口大国的抑郁症患者数量排在世界首位,听起来是很正常的事。
但是,如果你们观察现实生活中,应该不难发现,中国人对抑郁症的重视度远不及发达国家。不说别的,咨询这一关就有很多人过不去,不愿咨询专业医生的原因有很多,经济条件是一方面,羞于启齿也是一方面。和普通的身体病痛相比,人们对抑郁症的重视程度要低很多。
不重视也就罢了,更让人难过的是,很多人对抑郁症的误解颇深,提到抑郁症,就自动跟矫情、无病呻吟、心能承受力差、抗压能力弱画等号,在这些人眼里,抑郁症是一部分人“我弱我有理”的保护盾。
不排除有些人是想接着抑郁症的幌子甩锅,但这些人并不是真正的抑郁症患者,并且跟正常人相比,这些人所占的比例可以说微乎其微。
真正的抑郁症患者,其实很少会有人把自己的抑郁史昭告他人,更别说借此得到他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