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抑郁障碍研究协作组组织业内专家,在综合评价近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基础上,参考指南,结合临床实践,编写此共识。通信作者:李凌江,王刚发表于中华精神科杂志年10月第53卷第5期ChinJPsychiatry,October,Vol.53,No.5(以下非完整共识摘选部分内容)抑郁症(majordepressivedisorder)是抑郁障碍中最常见而典型的亚类,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症状主要包括情感症状、躯体症状和认知症状3个维度。认知症状主要表现为执行功能、注意力、记忆力、信息加工速度等方面的功能受损,是影响功能转归的重要因素。认知症状在抑郁症病程中持续存在,可出现于抑郁症抑郁发作前驱期、急性发作期(发生率76.9%~94.0%)及缓解期(发生率32.4%~44.0%),不仅影响抗抑郁药治疗有效率和治愈率,增加抑郁症复燃、复发风险,还导致部分抑郁症患者无法恢复正常社会功能,造成巨大的社会及经济负担。国内外权威指南均强调,抑郁症治疗目标是获得临床治愈,改善功能损害,提高生活质量,这要求抑郁症治疗必须全面重视包括情感、躯体和认知在内的所有症状维度。在临床实践中,对抑郁症认知症状的重视程度仍不够,一方面不能及时识别和准确评估认知症状,另一方面不能选择有效药物和非药物治疗手段进行早期和全程干预。一、抑郁症认知症状的临床表现抑郁症认知症状的发生发展涉及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相关脑区结构和功能、遗传因素、神经递质、神经免疫炎症和神经内分泌等多个方面,机制较复杂。目前临床研究主要集中在执行功能、注意力、记忆力和信息加工速度4个方面(见表1)。抑郁症患者执行功能受损主要表现(1)认知灵活性下降;(2)转换及反应抑制能力受损;(3)决策及任务管理能力下降或表现拖延倾向;(4)缺乏自信;(5)完成计划、做决定、分类转换任务和涉及信息整理及推理任务时表现较差。注意力受损主要表现难以集中注意力和(或)难以维持注意力,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患者常自述“看不了书”“工作时总是走神”“容易分心”等。记忆障碍可能影响语言延迟记忆、视觉空间记忆、语言和长程记忆、工作记忆、语言学习与记忆等,具体的抑郁症患者所表现出的记忆障碍可能会有所不同,常表现为短期记忆受损,明显健忘。信息加工速度减慢主要表现为自感大脑混沌不清,反应减慢。研究显示,抑郁症患者精神运动技巧和精神运动速度相较于健康对照均有显著下降。抑郁症认知症状可表现出素质性、状态性或瘢痕性特征:(1)某些认知症状发展轨迹与情感症状并不一致,可独立于情感症状,具有素质性特征,如执行功能和注意力;(2)有的认知症状随着情感症状的变化而改变,具有状态性特征,如记忆和信息加工速度;(3)还有一部分认知症状持续到抑郁症缓解期,并随抑郁发作次数增加而加重,具有瘢痕性特征,如注意力与执行功能,特别是认知灵活性。首次发作年龄小且多次复发的患者往往伴随更多的认知残留症状,瘢痕性特征更常用于描述青少年及年轻患者的认知症状。抑郁症的认知损害主要集中在以上4个认知领域,而精神分裂症和双相障碍在更多的认知领域有损害;严重程度,精神分裂症损害最重,双相障碍次之,抑郁症相对较轻。老年痴呆(阿尔茨海默病)表现为进行性、全面的认知功能损害,尤其以智能与记忆的损害为主要特征。二、抑郁症认知症状的评估1.认知症状临床问诊,问诊清单(见表2)?????????2.评估:认知症状主、客观评估结果间有可能出现不一致趋势,要全面评估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功能,需同时进行主客观认知测量,或使用成套测验工具。(1)主观评估工具:(2)客观评估工具:??????????(3)成套测验工具:前3个成套测验也广泛用于其他神经精神疾病的认知评估,THINC?it专门用于抑郁症认知评估。中文版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评估成套测验(MCCB);剑桥自动化成套神经心理测试(CANTAB);认知药物研究计算机评价系统(CDR);THINC?it工具(THINC?it)等(4)其他评估工具:生活质量和满意度问卷(Q?LES?Q);欧洲五维度健康量表(EQ?5D);医疗结局研究36项或12项简版问卷(SF?36/SF?12);席汉残疾量表(SDS);工作效率及活动能力损害问卷(WPAI);工作限制调查问卷(WLQ);圣地亚哥基于任务的生活能力测验(UPSA)等。三、抑郁症认知症状的干预1.药物干预2.非药物干预:目前倡导综合治疗,即需要联合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物理治疗、补充或替代治疗等非药物治疗。各种心理治疗方法中,认知行为治疗(CBT)改善抑郁症患者认知症状的证据较确切。Meta分析显示,联合使用CBT与药物治疗主要针对与情绪相关的认知症状,比单独使用药物治疗更有效。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中使用认知矫正训练(cognitiveremediation)作为辅助治疗时,与未接受辅助治疗的患者相比,可显著改善注意力、记忆力、信息加工速度等维度的认知症状。物理治疗,对于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改善抑郁症认知症状的疗效较为肯定。关于补充或替代治疗对抑郁症认知症状的改善目前还缺乏有力研究证据。3.残留认知症状干预:对经过规范抗抑郁治疗后残留明显认知症状患者,需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来源:抑郁症认知症状评估与干预专家共识
往期推荐
中国强迫症防治指南(精编版)中国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马思纯微博vlog首谈抑郁症,称家庭教育与初恋是最大成因《温暖的抱抱》强迫症的真实写照《同一屋檐下》与异性相处的5大真相,你学会了吗?婚姻是恋爱的终极目标吗?富养孩子到底应该怎么养?《同一屋檐下》相处既要有容忍,也要有独立空间到底什么才是情绪管理埃隆·马斯克的第一性原理《赘婿》揭露社会真相:谁都靠不住,除非你有价值焦虑抑郁失眠……美国加州近半ICU医护人员面临心理问题斯坦福心理学博士:不满现状又陷于现状,缺的并非意志力《婆婆和妈妈》*圣依婆婆的豪门育儿经《奇葩说》第七季:身边的同龄人过得比我好,我要不要玩命追?《婆婆和妈妈2》人间真实!明星媳妇公开吐槽婆婆,戳中亿万网友心孩子看《你好,李焕英》哭得深情忘我,回家后就现原形,为什么?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