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性神经症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抑郁症可以治愈吗医生可能不会告诉你的
TUhjnbcbe - 2021/4/9 16:55:00

上一节我们讲了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比例是怎么影响到我们的生活的,今天讲一讲抑郁症,当我们被消极情绪控制的时候该怎么办?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抑郁症被认为是花费最高的疾病。

以美国为例,每年有一千万个抑郁症病人,平均花费美元(牌价按6计算的话,合人民币3万元),抗抑郁药已经成为一个价值数亿美元的产业。

有没有便宜一点的治疗方法呢?积极心理学家赛利格曼想到了一个:在网上布置积极心理学练习。

他认为这个做法花费不多,又方便大规模推广,还能得到和常用疗法一样的效果,这么好的事有关机构肯定会支持啊,于是他向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申请拨款。

令人吃惊的是,他连续申请了三次,全部连初审都没通过!

是因为这些练习根本没效果吗?

这个积极心理项目后来得到的个人捐款多到不知道该怎么花,随着项目的逐步展开,已经被证实有很好的效果。

那究竟是为什么呢?赛利格曼使劲琢磨,终于发现了两个“肮脏的”行业小秘密。

01

第一个秘密:治标还是治愈?

治病的药通常分两种,治标药和治愈药。

治标药是救急的。比如说奎宁,可以用来对抗疟疾,但只能得到暂时的缓解;停用奎宁之后,症状还会卷土重来。奎宁就属于治标药。

治愈药是要负责到底的。比如说抗生素,它能杀死体内细菌,杀死了致病菌,病就彻底好了,所以抗生素属于治愈药。

治疗抑郁症的药是治标的还是治愈的呢?

生物学家ROBERTSAPOLSKY认为抑郁症并非单纯的心理疾病,而是一种有生物学根源的真实疾病。

从生物学视角来看抑郁症的话,主要原因和某些神经递质(正肾上腺素、多巴胺、血清素等)、荷尔蒙(甲状腺激素、雌激素、糖皮质类激素等)、大脑结构或者基因有关。

双胞胎中如果一方患有抑郁症,另外一方也有50%的可能患上抑郁症,所以抑郁症被认为是一种遗传疾病。

精神类药物就是通过改变人体内物质平衡来治疗抑郁,比如80年代研发的大名鼎鼎的百忧解,主要靠抑制血清素的代谢来改善心理状况。

问题是,这些药物能彻底治愈抑郁症吗?

精神病药物是治标的,只能在短期内缓解症状。赛利格曼认为,生物精神病学从出发点上,就放弃了治愈的念头。这可能是抑郁症反复复发的一个原因。

长期吃药,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是一旦停药,却有可能造成复发。

因此只通过药物来治疗抑郁症常常是不够的,那么心理治疗能治愈抑郁症吗?

02

第二个秘密:有多少治疗效果?

心理专家通过了解来访者在结束心理治疗之后多久会再次崩溃,来衡量治疗的效果。

结果发现,被公认对抑郁症非常有效的“认知疗法”,和使用百忧解等药物的治疗效果基本一样,无法超过65%的缓解率,而安慰剂的效果是45-55%。

尼古拉斯·凯奇在电影《火柴人》里扮演一个强迫症患者,他在发病的时候只要吃下医生给开的“药”症状就会消失。

事实上那个心理医生是假的,那些“药”也只是安慰剂而已,但是当他认为那就是“药”的时候,它们也真的缓解了他的症状。

这种情况并非只存在于虚构的电影中,我们的身体和心理是相通的,这就是安慰剂存在的意义。

吃抗抑郁的专门药物或者采用心理疗法的效果,比吃点医生随便给你开的安慰剂,效果顶多好20%(65%减去45%)。

使用谈话疗法治疗抑郁症,也有可能出现药物疗法一样的结果,就是你在心理治疗的时候感觉不错,等结束以后又开始旧病复发。

我们希望抑郁症也能像其它疾病那样,去医院开个药吃上一阵、再加上话疗、过几个月就能彻底痊愈的想法,可能太乐观了。

03

与痛苦共舞

抑郁症最根本的特征是让一个人失去愉悦的能力,被消极情绪淹没。

传统的治疗,是针对消极情绪的,通过各种手段减少焦虑、愤怒和悲伤,但是这种做法有个局限。

抑郁症是有易感人群的,就如上文提到的,消极情绪和消极人格特征都有着很强的生物学基础。对于遗传属性,你用什么方法彻底改变呢?很难吧。

有些人天生就会比其他人更容易焦虑和抑郁,比如我就是这样的人。

我没有走到抑郁症的程度,应该是因为在产后抑郁情绪泛滥的时候,很幸运地学了心理学。

对这类人来说,彻底消灭抑郁和焦虑是很难的,用传统疗法最好的结果可能也只是缓解,顶多是把焦虑和抑郁情绪调整到最低值,而这个最低值可能比别人的最高值还要高。

也就是说,完全依赖传统疗法和目前有限的治疗手段,可能非常努力也只是维持着不发病而已;

就算这段时间已经好了,人生这么凶险,随时再来一个刺激,就有可能又把我们拖入深渊。

这么被动哪行?只针对消极情绪的治疗,显然是不够的。

04

只想摆脱痛苦是不够的

经常有人问我,抑郁症是可以治愈吗?

我的回答是肯定的。

理论上说,治愈的意思是恢复到和发病之前基本一样;而实际上,有心理医生认为不应该追求和发病之前完全一样,那是不现实也没必要的。

抑郁症的确难治,但在不同的人身上,结果可能完全不同。我甚至还见过治愈后比病之前更好的,事业更有成就、生活也有活力了。

在找对医生、其它社会支持或者合适的药物干预之后,疗效更多是取决于患者本身的深入思考和意志。

你怎么看待抑郁和自己的关系?你找到了导致抑郁的认知和性格原因了吗?你具体做了什么,坚持了多久?

事实上,不管药物或者治疗本身多有效果,我们都有可能经常感到抑郁,觉得生不如死。

比起急于消除痛苦、完全改变深陷抑郁的自己更重要的是,学会与痛苦共舞,而且,可能要坚持很久。

林肯和丘吉尔都有严重的抑郁症,但他们成就了辉煌,也没人能否认他们的内心很强大,因为他们找到了应对抑郁和自杀的生存之道。

很多人在服药感觉痛苦减轻的时候就放弃了治疗,但是很快抑郁又复发了。

其中一个原因就在于,他们还无法摆脱外界对自身的消极影响,也没办法让自己变得真正有生命力。

单纯出于减轻痛苦的目的,很难把你引向“痊愈”,只有从内心里真正想要接受自己、好好地活下去、并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方式,才能从根本上走出来。

上一节课《没在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乐观》中讲过,积极情绪专家发现,想要生命充满活力,积极率最好不要低于3左右。

这就和团队一样,如果一个公司积极和消极的比例低于3,可能就不会赚钱;失败的婚姻中,积极率普遍低于1,而在特别有活力的婚姻中,积极率可能高达5。

临床心理学家罗伯特的一项对抑郁症治疗效果的调查中发现,治疗前大部分患者的积极率低于0.5,治疗后还有一小部分人只达到了0.7,但是大部分人达到2.3,还有少部分治疗效果特别好的患者,达到了4.3。

能否重新获得足够的积极情绪,可以反映出抑郁治疗的效果。

积极情绪并不仅指通常认为的“快乐”,具体有哪些表现形式,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特殊的帮助,我们下一节再讲。

今天是“快乐地活”的第二节,主要是了解在抑郁症治疗中存在的问题,仅仅想要消除消极情绪是不够的。

希望档案袋

如果你已经对积极情绪不太敏感,可以从建立积极情绪的档案袋开始。当你回答以下四个问题的时候,请记录下来,你想到了哪些记忆和画面?

如果有可能,请找到合适的照片、文字和物品来建立档案袋。

1、当你感到充满希望和乐观,受到一个美好结果可能性的鼓舞,是在什么时候?

2、当你面临不确定性时,你对最坏的结果感到恐惧,却又在某种程度上仍然相信事情会往好的方向发展,是在什么时候?

3、当你真真切切地渴望某些更好的情况发生,是在什么时候?

4、当你发掘创造性去为一个更好的未来做出努力,是在什么时候?

你可以在回忆中感觉“希望”这种情绪。

下一节我们讲“十种积极情绪”,长按识别下方

1
查看完整版本: 抑郁症可以治愈吗医生可能不会告诉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