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血管诊所就诊的患者中,约有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患者因为“心脏不适感”医院,但无论是门诊检查或是住院治疗,最终都被告知没有心脏器质性疾病,医生会对这部分患者诊断“心脏神经官能症”。然而很多人对什么是心脏神经官能症并不是很了解,今天我们就一起聊一聊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相关话题。
1.什么是心脏神经官能症?
心脏神经官能症(cardiacneurosis)又称功能性心脏不适、神经血循环衰弱症或奋力综合征(effortsyndrome)、心血管神经官能症,国外称为神经性循环系统功能障碍或神经性循环无力症或高敏症等,在日常生活中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本病体检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特征,症状尽管有时表现很重,但预后良好。2.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心脏神经官能症是神经官能症的一种特殊类型,以心血管系统功能失常为主要表现,可兼有神经官能症的其他表现。其症状多种多样,结合患者就医的主诉,总结可见的临床表现有心悸、心前区疼痛、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头晕、失眠、多梦、紧张、焦虑、情绪低落、压抑等。3.心脏神经官能症的好发人群有哪些?
心脏神经官能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的人群,但结合既往研究及临床总结,本病大多发生于青壮年,20~40岁者最多,高压力工作性质的高中级白领、空巢患病的中老年人、心梗中风后患者、甚至是某些青少年都是好发人群。本病的男女发病之比为2:3,更多见于女性,尤其是更年期妇女。
4.心脏神经官能症的诱因有哪些?
由于工作和生活引发的焦虑、紧张、情绪激动及精神创伤等因素,过度劳累,体力活动过少,循环系统缺乏适当锻炼等都是本病常见的诱因。由于本病患者植物神经调节紊乱,直接导致一系列交感神经张力过高的症状,部分患者有体力活动耐量的下降,表现为轻度活动或劳累即不能适应,进而产生过度的心血管反应而导致本病发生。
5.被诊断心脏神经官能症后需要哪些治疗?
一般治疗方面:建议患者与医生充分沟通,找出诱发因素,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作息,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积极参加户外团体活动,如散步、郊游、打太极拳等。对于合并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建议更积极的控制基础疾病,避免因基础疾病导致的身体不适感加重本病。
药物治疗:对于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正常生活的患者,可进行临床药物干预,常用包括镇静安神、缓解焦虑及抑郁的药物,改善患者睡眠及心理状态,对于以心悸为主要表现的患者,可以遵从医嘱口服美托洛尔等降低心率的药物,缓解心慌、心悸症状。中医治疗对部分患者也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总结来看,心脏神经官能症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虽然症状表现多,患者自觉症状重,但因其是非器质性心脏病,所以总体预后良好。愿我们所有人都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拥抱美好的生活!
参考文献:
1.葛均波,徐永健,王辰.内科学.第9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RosanowskiC.Cardiacneurosis.Herz.,26(8):-.
3.ZhengF,DuanY,LiJ,LaiL,etal.SomaticsymptomsandtheirassociationwithanxietyanddepressioninChinesepatientswithcardiacneurosis.JIntMedRes.,47(10):-.
张达:住院医师,医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医院),医院(北京大学航天临床医学院)心脏医学部。主攻心脏内科、心脏重症临床诊疗和基础科研研究,曾带队荣获辽宁省级研究生临床技能及案例分析大赛团体二等奖及个人优秀奖。博士期间主攻内源性含硫气体信号分子对心血管疾病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的相关研究,毕业论文获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北京大学优秀毕业生、北京大学优秀共产*员称号。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著4篇及SCI论著5篇,多次在国际和全国专业学术会议上汇报发言。
擅长: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血压、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脂代谢异常等多种心血管疾病的诊疗和长期随访监测。
下图为张达医生微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