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的表现
探索你的内心世界
图:《躁郁症》
双相障碍
躁狂而抑郁
看过挪威剧《skam》和美剧《无耻之徒》的人一定都对躁郁症不陌生,因为Ian和Evn都患有这种疾病。躁郁症,也称为双相障碍,那么这种病和抑郁症、躁狂症究竟有什么区别呢?
请输入标题abcdfg
请输入标题bcdf
请输入标题abcdfg
1
什么是双相障碍
请输入标题bcdf
双相障碍属于心境障碍的一种类型,指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疾病。研究发现,躁狂发作前往往有轻微和短暂的抑郁发作,所以多数学者认为躁狂发作就是双相障碍,只有抑郁发作的才是单相障碍。
DSM-IV中将双相障碍分为两个亚型,双相I型指有躁狂或混合发作及重性抑郁发作,双相II型指有轻躁狂及重性抑郁发作,无躁狂发作。值得注意的是,双相抑郁未引起临床医生足够重视,有报道37%的双相抑郁患者被误诊为单相抑郁,长期使用抗抑郁药治疗,从而诱发躁狂、快速循环发作,使发作频率增加。
请输入标题abcdfg
2
双相障碍的临床表现
请输入标题bcdf
双相障碍的临床表现按照发作特点可以分为抑郁发作、躁狂发作或混合发作。
抑郁发作
双相抑郁发作与单相抑郁发作的临床症状及生物学异常相似而难以区分,双相抑郁因表现不典型往往被忽视。正确诊断双相抑郁障碍是合理治疗的前提。两者的治疗方案及预后转归存在明显差异。
与单相抑郁相比,双相抑郁起病较急,病程较短,反复发作较频繁;双相抑郁区别于单相抑郁的症状特征包括情绪的不稳定性、易激惹、精神运动性激越、思维竞赛/拥挤、睡眠增加、肥胖/体重增加、注意力不集中、更多的自杀观念和共病焦虑及物质滥用(烟草、酒精、*品等)。
躁狂发作
(1)心境高涨
(2)思维奔逸
(3)活动增多
(4)躯体症状
(5)其他症状
(6)轻躁狂发作
混合发作
指躁狂症状和抑郁症状在一次发作中同时出现,临床上较为少见。通常是在躁狂与抑郁快速转相时发生。
例如,一个躁狂发作的患者突然转为抑郁,几小时后又再复躁狂,使人得到“混合”的印象。但这种混合状态一般持续时间较短,多数较快转入躁狂相或抑郁相。混合发作时躁狂症状和抑郁症状均不典型,容易误诊为分裂心境障碍或精神分裂症。
请输入标题abcdfg
3
双相障碍的诊断与治疗
请输入标题bcdf
双相障碍的诊断主要应根据病史、临床症状、病程特点及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比较相关的精神疾病诊断分类标准而确定。典型病例诊断一般不困难。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诊断标准有ICD-10和DSM-IV。
但任何一种诊断标准都难免有其局限性,而密切地临床观察,把握疾病横断面的主要症状及纵向病程的特点,进行科学的分析是临床诊断的可靠基础。
请输入标题abcdfg
请输入标题bcdf
治疗原则
(1)个体化治疗原则
需要考虑患者性别、年龄、主要症状、躯体情况、是否合并使用药物、首发或复发、既往治疗史等多方面因素,选择合适的药物,从较低剂量起始,根据患者反应滴定。
(2)综合治疗原则
应采取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和危机干预等措施的综合运用,提高疗效、改善依从性、预防复发和自杀、改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
(3)长期治疗原则
由于双相障碍几乎终身以循环方式反复发作,其发作的频率远较抑郁障碍为高,因此应坚持长期治疗原则。急性期治疗目的是控制症状、缩短病程;巩固期治疗目的是防止症状复燃、促使社会功能的恢复;维持期治疗目的在于防止复发、维持良好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药物治疗
最主要的治疗药物是抗躁狂药碳酸锂和抗癫痫药,它们又被称为心境稳定剂。对于有明显兴奋躁动的患者,可以合并抗精神病药物。严重的患者可以合并改良电抽搐治疗。对于难治性患者,可以考虑氯氮平合并碳酸锂治疗。
治疗中需要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对于双相抑郁患者,原则上不主张使用抗抑郁药物,因其容易诱发躁狂发作、快速循环发作或导致抑郁症状慢性化。
物理治疗
急性重症躁狂发作、伴有严重消极的双相抑郁发作或难治性双相障碍可采用改良电抽搐治疗,但应适当减少药物剂量。对于轻中度的双相抑郁发作可考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
请输入标题abcdfg
“
双相障碍有另一个别称叫"天才疾病",患此病的人多数都不缺乏非常优秀的才能,他们比普通人可能更容易感受到内心的丰富敏感。
你身边那个最优秀出色的人,或许就是一位患有躁郁症的人。但他们也是内心深处最敏感脆弱,最需要关爱的人。
一个"精神疾病"的标签,常常沉重无比。也让他们为了正常生活不得不选择隐藏真实的病情。温柔地看待标签的时候,或许我们会发现:贴上标签,我们都是一样的普通人。各自背着不同色彩大小不一样的十字架,在生活和人生的路上努力前行。
温馨提示:点击左下角→免费咨询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