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现代人经常饮食不规律,饥一顿饱一顿,使肠胃备受折磨。而泻心汤类方具有调和肠胃的作用,可以用来治疗胃肠炎等疾病。
1半夏泻心汤
半夏10g,*芩5g,人参5g,大枣5g,甘草4g,*连2g,干姜2g。
半夏泻心配芩连,干姜人参草枣全,辛开苦降除痞满,寒热错杂痞证蠲(juān)。
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以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
和胃降逆,消痞除满。
寒热错杂之痞证。心下痞,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腻而微*。
治疗急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黏膜脱垂,胃下垂,神经性胃炎,消化不良,慢性腹泻,神经症,口腔溃疡等。
1.促进胃排空:本方能促进FD(功能性消化不良)模型大鼠的胃排空和提高血浆胃动素的水平,增强正常大鼠十二指肠快波振幅与快波持续时间。
2.止吐作用:采用顺铂复制家兔化疗后胃肠道反应模型,DDP致家兔血浆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含量明显升高,半夏泻心汤组与恩丹司琼组SP、VIP含量明显降低。说明半夏泻心汤可能通过对SP、VIP的调节,有效抑制化疗后胃肠道反应。
3.保护胃黏膜:本方对大鼠幽门结扎型、醋酸性、水浸应激胃溃疡模型具有明显的保护和治疗作用,均能显著降低溃疡指数,提示该方是一个有效的胃黏膜保护剂。对大鼠慢性胃溃疡模型,半夏泻心汤及其拆方各组均有不同程度的调节胃液中表皮生长因子含量的作用。
2生姜泻心汤
半夏10g,*芩5g,人参5g,大枣5g,甘草4g,*连2g,干姜1g,鲜生姜8g。
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和胃消痞,散结除水。
伤寒汗后,胃阳虚弱,水饮内停之心下痞硬、肠鸣下利,以及妊娠恶阻、噤口痢。
治疗胃下垂、胃扩张、慢性胃炎等病症。
本方具有改善消化功能,保护胃肠黏膜的作用。
3甘草泻心汤
半夏10g,甘草7g,*芩5g,人参5g,大枣5g,*连2g,干姜2g。
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喝(一作嗄),甘草泻心汤主之。(《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病脉证治》)
补虚和中,泄热消痞。
中虚湿热痞利重证。症见心下痞满或疼痛,下利日数十行,腹中雷鸣,干呕,心烦不得安,少气乏力,舌淡或红,苔薄*,脉弱。
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胃扩张、肠易激综合征、慢性肝炎、贲门痉挛、慢性胆囊炎、慢性肠炎、神经官能症、原发性失眠、白塞病、口腔黏膜及外阴部溃疡、带状疱疹、生殖器疱疹等病症。
1.本方能调节胃黏液分泌。
2.本方能改善治疗组大鼠食管黏膜损伤的程度,显著提高食管局部的抗氧化能力。
3.本方能调整复发性溃疡性结肠炎肠道菌群的失调状态,可减少血清中促炎因子白介素6的水平。
4.本方能降低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患者血清NO和NOS水平;激活或促进肝微粒体药物代谢酶生成,增强肝脏转化*物或药物的功能。
5.本方能增强机体免疫能力和提高抗缺氧能力。
4*连汤
半夏12g,*连6g,人参6g,桂枝6g,大枣6g,甘草4g,干姜2g。
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连汤主之。(《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平调寒热,和胃降逆。
胸中有热,胃中有寒。
治疗胃溃疡、急慢性胃肠炎、神经性呕吐等病症。
本方有增强胃黏膜抵抗力、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
希望大家都吃好喝好,身体棒!^_^
本文选自《名方循证实用手册》
(扫码下单)
点击“阅读原文”,可以下单。
点击“阅读原文”,可以下单。
点击“阅读原文”,可以下单。
……以下是广告时间……
本文节选自《名方循证实用手册》,点击阅读原文可直接购买
本书整理了清代以前名医创造的现在仍然常用的经典方剂,本书以循证医学的方式,对每个处方的原典出处、功效、主治、循证/临床应用及药理等部分组成进行了整理,相信出版以后,定会给中医师、中西医结合医师、甚至是西医师有较实用的参考价值。
END
本文由中医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