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性神经症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中西医结合脑病科治疗失眠有特色
TUhjnbcbe - 2021/1/22 18:08:00

近期,中西医结合脑病科慕名而来治疗失眠的患者逐日增多,大多数是45岁-60岁的女性患者,多以失眠、情绪不稳、焦躁易怒、乏力、食欲减退、心慌气短为主诉。沈向旭副院长带领的医疗团队多年来致力于失眠焦虑抑郁的研究和临床实践,通过药物治疗和心理疏导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广大失眠患者解决了疾病困扰,恢复了身心健康。

据了解,患者失眠的主要原因有环境因素、躯体因素(基础疾病)、精神因素,导致心、脾、肝、胆、肾等脏腑功能失调、营卫失合,直接影响生活质量和家庭生活。据统计,该年龄段的女性大多处于更年期(围绝经期)和老年前期,身体机能出现一系列生理性改变,月经周期、神经精神、心脑血管、骨骼、皮肤等均伴随着激素水平的下降出现了改变,尤其是现代社会压力大、环境不佳、生活节奏快也直接导致了身心疾病的发病。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综合论治和调理:

从心脾论治:常见于年迈体虚、贫血、劳心伤神和久病恢复期的患者。症见:失眠早醒、多梦易醒、食欲不佳、心慌气短等。治疗上宜采用养心安神、益气健脾的治法,选用归脾丸或天王补心丹加减。

从心肾论治:多见于老年阴精亏虚,高血压、焦虑症、甲状腺疾病等。症见:失眠多梦或入睡困难,伴有五心烦热、多汗等。治疗上宜采用滋阴降火、宁心安神的治法,选用知柏地*丸或酸枣仁汤加减。

从肝论治:更年期女性多见,症见:失眠多梦、头晕、胸胁胀痛、焦躁易怒、口苦纳呆、月经失调等。治疗上宜采用疏肝解郁、养心安神的治法,选用逍遥散加减。

从胃论治:多见于素嗜肥甘厚味、嗜酒肉的人群,肥胖的中年人。症见:入睡困难、胃脘胀满、失眠多梦、胸闷痰多。治疗上宜采用消食化积、和胃降浊化痰的治法,选用保和丸或温胆汤加减。

从胆论治:多由突受惊吓、涉险临危导致,症见:噩梦、夜寐易醒、胆悸心惊、遇事易惊为主。治疗上宜采用安神静心定志的治法,选用安神定志丸或朱砂安神丸加减。

专家简介

蒋国卿医院、医院脑病科(神经内科)副主任、教授、主任医师,河北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北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

擅长调理:高血压、脑中风、神经内科疑难杂症、失眠、头痛、脑卒中、运动神经元病、癫痫、痴呆、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三叉神经痛等相关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发表医学论文40余篇,多次获得河北省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励,主编《神经内科疾病诊疗手册》、《神经内科疾病病例解析》、《脑卒中诊疗手册》等著作。

蒋国卿教授定期在中西医结合脑病科坐诊,可提前预约。

医院副院长,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先后进修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及中医院,中西医结合脑病科学科带头人,从事临床工作20年,擅长失眠、神经衰弱、头晕、焦虑症、抑郁症、心脏神经症、胃肠神经症、脑血管后遗症、更年期综合征、不孕不育等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尤其擅长脉诊,注重增强免疫力,提高身体机能,治疗与预防并重。

专科人才简介

李小娜中西医结合脑病科主任,主治医师,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擅长老年病、心脑血管疾病、失眠、脾胃病、植物神经紊乱等亚健康状态的体质辩证和综合调理。

侯雅娟中西医结合脑病科副主任,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老年病专业。师承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郭宏敏教授,医院消化内科进修学习,尤其擅长老年病、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消化系统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刘会娇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专业,师承长春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金东明教授,擅长老年常见病、脾胃病、老年便秘、失眠焦虑抑郁状态、更年期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诊疗。

就诊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西医结合脑病科治疗失眠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