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性神经症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神经症的治疗二广场恐惧症
TUhjnbcbe - 2021/1/21 12:29:00

广场恐惧症

病例二,27岁,女性,主妇

主要症状:突发心悸、头晕、口腔内有麻木的感觉、手腕疼、发冷。

现病史:来访者在小学和中学的时候,经常被人欺负,然而到了高中却经常欺负别人。她就读的大学是报考人数很多的名牌女子大学,但是来访者在看到其他同学都非常优秀后,便对自己丧失了自信,并在2个月后中途退学了。后来,她因为喜欢美术就进了一所预备学校,开始学习绘画。她每天都是坐公共汽车上学。有一天她乘坐在回家的公共汽车上,因为有一个孩子哭了起来,她就突然开始恐惧,这是第一次发病。之后,她并没有很强烈的发病纪录。在一次大学四年级毕业考试的时候,她再次发病。当时她突然非常强烈地想冲出教室。毕业后,医院的内科做了心电图,还进行了心理咨询,但是她的病情并没有减轻。

来访者将自己患病的事告诉了从学生时代便开始交往的男朋友,两人刚在6个月前结了婚。婚后他们虽然在市区租了公寓,但只有周末才去住,平日都是待在郊外的娘家,丈夫也每天从郊外出发去上班。由于她每隔四五天就发一次病,所以出去买东西或者出远门,经常要其母亲和丈夫陪同。有一天,她的一位过几天就要结婚的好朋友因为交通事故猝死,从那天起她就再也无法一个人待在家中,因此开始接受治疗。

来访者一旦一个人待在公寓,就会出现上述的症状,看似两三分钟就能恢复,但是就像波涛一样,一波又一波,来了又去,去了又来。这样反复两三次直到十五至三十分钟后才能恢复,但从那之后她的心情会持续低落两三个小时,什么都不想做。

治疗:目标在于改善生活,所以先开始药物治疗。但是一周后她说仍然只能待在娘家而无法一个人外出(于是决定不让她外出,先积极帮忙做家务)。因为来访者恐惧广场而引起的不安情绪很强烈,所以有必要通过行为疗法来达到改善的目的。但是如果来访者心情稳定,发病较轻,表现很积极的话,就没有指导的必要,而是让她自己萌发欲望,在确认是哪种情况后再行动。最初,来访者是和医院的,1个月以后,她就可以和母亲分开行动,医院碰头。因为来访者已能掌握挣脱情绪控制的方法,并且无论是精神上还是生理上都能够渐渐恢复镇定,可以结束II期的治疗了。

在第4个月,来访者已可以像过去一样,每个星期六、日都和丈夫在公寓里度过,还能够在半径1公里的范围内单独去买东西。这时,即使恐惧突袭,来访者也能够果断地行动。之后的6个月,来访者在平时可以连续2天一个人度过,但是有时会有轻微的发作,所以就慢慢增加药量。随着行动范围的扩大,来访者发作的次数也增加了。比如,一旦看到朋友工作的商店就会发病,但情况并不严重。

在一年后来访者已能够独自乘出租车。有一天,来访者刚坐上岀租车没多久就突然发病了,于是她便下了出租车。本来她想打电话让母亲来接她,可转念一想又再次医院。在那时,她对母亲的态度具有依赖和排斥的两面性,并且她能够将自己的想法告诉母亲。在一年又2个月的时候,来访者自出生以来第一次自己去美容院烫了头发,而在那之前她因为担心发病都是和母亲一起去。在过了1年又5个月后,来访者终于可以连续十天待在公寓里。对这一破纪录的变化她感到十分高兴。

她对朋友说可以生孩子了,而却在主治医生面前逞强说我不要孩子。其母亲致电给主治医生,说她只要一想到孩子就会情绪低落。几天后,来访者再次发病,因情况十分严重就回娘家住了几个星期。在这次发病后,来访者的行为再次被情绪所控制。

1年又6个月后,来访者的希望一个都没能实现,比如去海外旅行、生孩子等。她只要不吃药就很容易发病,常常问母亲何时才能够不用吃药,并且她还变得十分依赖别人无法自立(维持II期的生活态度而回到I期的治疗)。在来访者娘家的附近有一家餐馆,因为来访者和餐馆老板认识,所以就在那里学习烧菜,据说因此她不再在家中向母亲学烧菜了,药量也随之减少。

进入第二年,来访者开始接受各项挑战。所以认为她已开始体会到第III期的治疗目标。虽然她有时看似要发病,但是和过去的情况不同,所以可以忽略不计,并且来访者已能够摆脱情绪的控制。以前,来访者只有按照母亲的话去做才能放心,但是最近,她却常常因为和母亲意见不和而发生口角。从母亲打来的电话里经常可以听到例如“女儿老是和我顶嘴,是不是医生教唆的啊”这类的牢骚,这就表示来访者开始渐渐脱离父母。

2年又2个月后,医院附近的公寓里。在她发出了搬家的通知后,她的朋友突然到访,当时她并没有回避的欲望,还作了适当的应酬。在那之后的一个月里,她一直待在公寓没有回娘家。她说,一回到娘家就会发牢骚,而且情绪也会变得低落。来访者还不断自我约束,也渐渐能体会到世上没有不可能的事。她从邻居那里领养了一只小狗,放在院子里养。

在2年4个月时,就交通工具来说,比起出租车,来访者更喜欢公共汽车,并且可以一直坐车到市中心。有时在人群中或者公共汽车里,她像是要发病但结果还是没有发作。所以推测她已进入第IV期的心理准备期。在2年第4个月时,来访者的活动范围扩大了,日常生活也没有什么困难。但是,因为她依旧不能做类似临时工之类的工作,所以说还没有痊愈。曾经有一次,隔壁的太太突然来拜访她,在两人闲聊的时候她突然发病,产生了让对方回去的想法。但不久她的病情就得到控制,又继续和那位太太谈笑风生。晚上其丈夫回家后看见她那么开朗感到十分吃惊,他说:你以前根本就放不下架子和人交谈,想说的话你也说不出来,成了一种精神压力。可见她已变得可以顺其自然地行动了。

在2年8个月的时候,来访者拜访了从未去过的住在很远的朋友家。由于对她比较放心了,丈夫在家等着她的返回。从结果来看,来访者是通过自身实行了行为疗法。这之后,她时常出游。为了消除她运动的不足,建议她去参加有氧操训练,与很多人一起流汗做运动,但是在回家的途中她发病了,尽管如此,她并没有责怪别人。另外,来访者在健身时结识了新朋友,对此她感到十分髙兴。

在2年11个月的时候,来访者当上了公寓的理事,所以外出的时间增加了。并且因为丈夫要上班,所以她一个人待在家里的时间也变得多了起来。此时来访者已经可以单独待在家中了。来访者把精力放在自己会做的事情上,紧张的情绪也渐渐减少,容易满足自我尊严的需求。到了第3年,来访者每星期都去健身,人也变得很开朗,给人一种卸下了重担的感觉。虽然症状还会出现,但是来访者已经不再惊慌。她有时候会忘记服药,医院复诊一次。来访者说:我现在的生活很单调没有什么变化,要是说到是否会生孩子,我还想再等几年。现在我还有勇气去尝试新事物。到目前为止,有很多事我还没有尝试过。来访者对实现自我的想法忽隐忽现。

3年6个月后,来访者坐了3个小时的火车到已经两年没有去过的婆家。回来的时候她正好是在月经期,尽管发病了,但是她并未因此担心。在3年9个月时,来访者因为想生孩子就到妇产科去就诊。检查的结果是,她因为排卵不正常所以很难受孕,医院就配给她促进排卵的药。虽然来访者在月经到来之前很容易轻微发病,但是她已经可以坦然接受而不再慌张。不过只要一想到要孩子,她就会陷入沉思并持续两至四小时。她说要是有个生命在自己的肚子里动起来,该怎么办?一想到这个就心情恶劣。第四年,考虑到孩子的健康,便听从本人的意愿在2个月后开始减少药量直至停止服药。不过,她还是偶尔服用药物。日常生活中虽然还有很多事不会做,但是她不会因为这些就止步不前。就一般而言,来访者已经开始慢慢接受自然。她还希望能有个孩子,不过仍然担心孩子出世后自己不知道该怎么做。

在4年4个月后,因为来访者的卵子受精情况不太良好,就让她使用促进排卵的药并接受人工授精。第5年,因为授精不成功便结束了人工授精,但是来访者并未因此放弃,情绪也很稳定,只有在月经到来之前会有轻微发作。5年9个月后,来访者通过人工授精怀孕4个月,由于她已经9医院了,所以她在自己医院来汇报了近况。看上去有些自豪感,她已开始实现自我了。

END

联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TUhjnbcbe - 2021/1/21 12:29:00

广场恐惧症

病例二,27岁,女性,主妇

主要症状:突发心悸、头晕、口腔内有麻木的感觉、手腕疼、发冷。

现病史:来访者在小学和中学的时候,经常被人欺负,然而到了高中却经常欺负别人。她就读的大学是报考人数很多的名牌女子大学,但是来访者在看到其他同学都非常优秀后,便对自己丧失了自信,并在2个月后中途退学了。后来,她因为喜欢美术就进了一所预备学校,开始学习绘画。她每天都是坐公共汽车上学。有一天她乘坐在回家的公共汽车上,因为有一个孩子哭了起来,她就突然开始恐惧,这是第一次发病。之后,她并没有很强烈的发病纪录。在一次大学四年级毕业考试的时候,她再次发病。当时她突然非常强烈地想冲出教室。毕业后,医院的内科做了心电图,还进行了心理咨询,但是她的病情并没有减轻。

来访者将自己患病的事告诉了从学生时代便开始交往的男朋友,两人刚在6个月前结了婚。婚后他们虽然在市区租了公寓,但只有周末才去住,平日都是待在郊外的娘家,丈夫也每天从郊外出发去上班。由于她每隔四五天就发一次病,所以出去买东西或者出远门,经常要其母亲和丈夫陪同。有一天,她的一位过几天就要结婚的好朋友因为交通事故猝死,从那天起她就再也无法一个人待在家中,因此开始接受治疗。

来访者一旦一个人待在公寓,就会出现上述的症状,看似两三分钟就能恢复,但是就像波涛一样,一波又一波,来了又去,去了又来。这样反复两三次直到十五至三十分钟后才能恢复,但从那之后她的心情会持续低落两三个小时,什么都不想做。

治疗:目标在于改善生活,所以先开始药物治疗。但是一周后她说仍然只能待在娘家而无法一个人外出(于是决定不让她外出,先积极帮忙做家务)。因为来访者恐惧广场而引起的不安情绪很强烈,所以有必要通过行为疗法来达到改善的目的。但是如果来访者心情稳定,发病较轻,表现很积极的话,就没有指导的必要,而是让她自己萌发欲望,在确认是哪种情况后再行动。最初,来访者是和医院的,1个月以后,她就可以和母亲分开行动,医院碰头。因为来访者已能掌握挣脱情绪控制的方法,并且无论是精神上还是生理上都能够渐渐恢复镇定,可以结束II期的治疗了。

在第4个月,来访者已可以像过去一样,每个星期六、日都和丈夫在公寓里度过,还能够在半径1公里的范围内单独去买东西。这时,即使恐惧突袭,来访者也能够果断地行动。之后的6个月,来访者在平时可以连续2天一个人度过,但是有时会有轻微的发作,所以就慢慢增加药量。随着行动范围的扩大,来访者发作的次数也增加了。比如,一旦看到朋友工作的商店就会发病,但情况并不严重。

在一年后来访者已能够独自乘出租车。有一天,来访者刚坐上岀租车没多久就突然发病了,于是她便下了出租车。本来她想打电话让母亲来接她,可转念一想又再次医院。在那时,她对母亲的态度具有依赖和排斥的两面性,并且她能够将自己的想法告诉母亲。在一年又2个月的时候,来访者自出生以来第一次自己去美容院烫了头发,而在那之前她因为担心发病都是和母亲一起去。在过了1年又5个月后,来访者终于可以连续十天待在公寓里。对这一破纪录的变化她感到十分高兴。

她对朋友说可以生孩子了,而却在主治医生面前逞强说我不要孩子。其母亲致电给主治医生,说她只要一想到孩子就会情绪低落。几天后,来访者再次发病,因情况十分严重就回娘家住了几个星期。在这次发病后,来访者的行为再次被情绪所控制。

1年又6个月后,来访者的希望一个都没能实现,比如去海外旅行、生孩子等。她只要不吃药就很容易发病,常常问母亲何时才能够不用吃药,并且她还变得十分依赖别人无法自立(维持II期的生活态度而回到I期的治疗)。在来访者娘家的附近有一家餐馆,因为来访者和餐馆老板认识,所以就在那里学习烧菜,据说因此她不再在家中向母亲学烧菜了,药量也随之减少。

进入第二年,来访者开始接受各项挑战。所以认为她已开始体会到第III期的治疗目标。虽然她有时看似要发病,但是和过去的情况不同,所以可以忽略不计,并且来访者已能够摆脱情绪的控制。以前,来访者只有按照母亲的话去做才能放心,但是最近,她却常常因为和母亲意见不和而发生口角。从母亲打来的电话里经常可以听到例如“女儿老是和我顶嘴,是不是医生教唆的啊”这类的牢骚,这就表示来访者开始渐渐脱离父母。

2年又2个月后,医院附近的公寓里。在她发出了搬家的通知后,她的朋友突然到访,当时她并没有回避的欲望,还作了适当的应酬。在那之后的一个月里,她一直待在公寓没有回娘家。她说,一回到娘家就会发牢骚,而且情绪也会变得低落。来访者还不断自我约束,也渐渐能体会到世上没有不可能的事。她从邻居那里领养了一只小狗,放在院子里养。

在2年4个月时,就交通工具来说,比起出租车,来访者更喜欢公共汽车,并且可以一直坐车到市中心。有时在人群中或者公共汽车里,她像是要发病但结果还是没有发作。所以推测她已进入第IV期的心理准备期。在2年第4个月时,来访者的活动范围扩大了,日常生活也没有什么困难。但是,因为她依旧不能做类似临时工之类的工作,所以说还没有痊愈。曾经有一次,隔壁的太太突然来拜访她,在两人闲聊的时候她突然发病,产生了让对方回去的想法。但不久她的病情就得到控制,又继续和那位太太谈笑风生。晚上其丈夫回家后看见她那么开朗感到十分吃惊,他说:你以前根本就放不下架子和人交谈,想说的话你也说不出来,成了一种精神压力。可见她已变得可以顺其自然地行动了。

在2年8个月的时候,来访者拜访了从未去过的住在很远的朋友家。由于对她比较放心了,丈夫在家等着她的返回。从结果来看,来访者是通过自身实行了行为疗法。这之后,她时常出游。为了消除她运动的不足,建议她去参加有氧操训练,与很多人一起流汗做运动,但是在回家的途中她发病了,尽管如此,她并没有责怪别人。另外,来访者在健身时结识了新朋友,对此她感到十分髙兴。

在2年11个月的时候,来访者当上了公寓的理事,所以外出的时间增加了。并且因为丈夫要上班,所以她一个人待在家里的时间也变得多了起来。此时来访者已经可以单独待在家中了。来访者把精力放在自己会做的事情上,紧张的情绪也渐渐减少,容易满足自我尊严的需求。到了第3年,来访者每星期都去健身,人也变得很开朗,给人一种卸下了重担的感觉。虽然症状还会出现,但是来访者已经不再惊慌。她有时候会忘记服药,医院复诊一次。来访者说:我现在的生活很单调没有什么变化,要是说到是否会生孩子,我还想再等几年。现在我还有勇气去尝试新事物。到目前为止,有很多事我还没有尝试过。来访者对实现自我的想法忽隐忽现。

3年6个月后,来访者坐了3个小时的火车到已经两年没有去过的婆家。回来的时候她正好是在月经期,尽管发病了,但是她并未因此担心。在3年9个月时,来访者因为想生孩子就到妇产科去就诊。检查的结果是,她因为排卵不正常所以很难受孕,医院就配给她促进排卵的药。虽然来访者在月经到来之前很容易轻微发病,但是她已经可以坦然接受而不再慌张。不过只要一想到要孩子,她就会陷入沉思并持续两至四小时。她说要是有个生命在自己的肚子里动起来,该怎么办?一想到这个就心情恶劣。第四年,考虑到孩子的健康,便听从本人的意愿在2个月后开始减少药量直至停止服药。不过,她还是偶尔服用药物。日常生活中虽然还有很多事不会做,但是她不会因为这些就止步不前。就一般而言,来访者已经开始慢慢接受自然。她还希望能有个孩子,不过仍然担心孩子出世后自己不知道该怎么做。

在4年4个月后,因为来访者的卵子受精情况不太良好,就让她使用促进排卵的药并接受人工授精。第5年,因为授精不成功便结束了人工授精,但是来访者并未因此放弃,情绪也很稳定,只有在月经到来之前会有轻微发作。5年9个月后,来访者通过人工授精怀孕4个月,由于她已经9医院了,所以她在自己医院来汇报了近况。看上去有些自豪感,她已开始实现自我了。

END

联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神经症的治疗二广场恐惧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