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性神经症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论行政人的神经症人格
TUhjnbcbe - 2021/1/21 12:25:00

一般资料:

患者曾某某,男,29岁。首诊:.03.04

主诉:解溏烂便2周。

现症:患者诉2周来解溏烂便,1-2天排大便1次,伴排便不尽感,无腹胀腹痛,无肛门灼热感。口干口苦口腻,纳少,恶心欲吐,睡眠欠佳,白天精神差。偶尔咽喉有痰。余无明显不适。舌像如下图:

诊断:胃肠功能紊乱(胆热脾寒,湿热中阻证)

处方:柴胡桂枝干姜汤合达原饮加味

柴胡24克桂枝9克干姜6克天花粉12克

*芩9克煅牡蛎15克炙甘草6克槟榔10克

厚朴10克草果10克知母10克赤芍10克

薏苡仁30克车前草30克香附15克。

三剂,每日一剂,以水毫升,煮取毫升,去滓,再煎取毫升,温服毫升,日三服。

二诊:.03.07

患者诉诸症减轻。服药后饥饿感明显。舌像如下图:

守前方三剂。

三诊:.03.10

患者诉每天大便1-2次,大便初为成形软便,后为糊状便,排便不尽感消失。仍有口干,口苦明显减轻,已无明显口腻,纳少,上腹胀,打饱嗝,饥饿时及中午进食油腻食物后恶心欲吐感明显,睡眠改善,白天精神状态好转。舌像如下:

诊断:胃肠功能紊乱,胆热脾寒,胃虚气逆证。

处方:柴胡桂枝干姜汤合旋覆代赭汤加味治疗

柴胡24克桂枝9克干姜6克天花粉12克

*芩9克煅牡蛎15克炙甘草6克旋覆花15克

人参6克代赭石15克法半夏9克生姜10克

大枣12枚丹参20克焦山楂20克

三剂,每日一剂,以水毫升,煮取毫升,去滓,再煎取毫升,温服毫升,日三服。

治疗思路:

患者为青年男性,因工作压力较大,长期精神过度紧张。本次就诊,以大便溏烂为主诉,伴口干口苦明显,辨证胆经郁热,脾寒失运;口腻,纳少,恶心欲吐,舌苔*厚,考虑为湿热阻滞中焦,枢机不利,升降失常;胆热扰神,故见睡眠欠佳;湿热阻滞,气机不畅,津不上承,失于濡润,故见舌苔干燥。故选柴胡桂枝干姜汤合达原饮加味以清胆热,温脾寒,化湿热。二诊时诸症均有减轻,舌质舌苔变化最为明显。效不更方,继守前方三剂。三诊时湿化热减,胃气虚弱之势已现,但仍有口干,大便质先软成糊状,胆热脾寒仍有,故原方胡桂枝干姜汤不变,易达原饮为旋覆代赭汤以补气和胃降逆。

按语:

柴胡桂枝干姜汤出自《伤寒论》第条:“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各时期医家虽多有注解,本人宗刘渡舟教授经验,“胆热脾寒”为本方之病机,用“本方和解少阳兼治脾寒”,临症时以“口苦便溏”为主证。达原饮原名达原散,为明朝医家吴又可所创,首载于《温疫论》,方由槟榔、厚朴、草果、知母、芍药、*芩、甘草七味药组成。原为治疗温疫邪伏膜原所设,主治“瘟疫初起,憎寒发热,渐至但热无寒,昼夜发热,日晡益甚,头身疼痛,脉数舌红,苔白厚如积粉”,临床以之治湿热中阻,枢纽失利,往往可获良效。旋覆代赭汤出自《伤寒论》第条:“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胃以降为和,以通为顺,胃气虚弱,下降无力,气逆于上,故见上腹胀,恶心欲吐,打嗝等症。首诊,胆热脾寒,兼湿热中阻,故经方时方相合治疗,方选胡桂枝干姜汤合达原饮;三诊时患者胆热脾寒未解,胃虚气逆出现,故使用胡桂枝干姜汤合旋覆代赭汤。

此外,在使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时,方中牡蛎,本人喜用煅牡蛎。因原方中记载为“牡蛎(熬)”,不知道大家对“熬”作何理解?还有“巴豆熬去油”,“虻虫熬去翅”,“白粉熬香”,“杏仁熬黑”等中的“熬”字。汉·扬雄《方言·卷七》:“凡以火而干五谷之类,自山而东,齐、楚以往,谓之熬。”而医圣张仲景是南阳人,南阳地属越国,所以《伤寒论》中的“熬”应该是炒的意思。本人以为在使用牡蛎时,除了软坚散结和平肝潜阳时使用生牡蛎外,其余均可使用煅牡蛎。

本病案中,本人使用了经方合时方、经方合经方治疗。关于合方的问题,临症时如果患者的病情超过了一个方的治疗范围时,即可使用合方治疗,经方合于经方,经方合于时方,还是时方合于时方,根据患者病情决定。河南中医药大学王付教授曾治疗一位冠心病、右束支不完全性传导阻滞的患者,辨证为阳郁热饮伤气夹瘀证,以清化热饮,行气化瘀,益气息风为治,选用木防己汤、枳实薤白桂枝汤、桃核承气汤与藜芦甘草汤合方治疗,四方合用,堪称经典!

作者简介:

邓松华,男,中西医结合外科副主任医师,年本科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广西中医药大学,年博士研究生毕业湖南中医药大学,从事中西医结合外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

广西中医药大学医院胃结直肠肛门外科副主任

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肛肠分会常务委员

广西中西医药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西中西医药学会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研究方向:

擅长痔、肛裂、肛周脓肿、肛瘘、肛窦炎、便秘、肠炎、直肠脱垂、直肠前突、结直肠癌、肠息肉、肛门神经症、肛门皮肤病等肛肠疾病的中西医诊治。各种胃病、痛症、带状疱诊、痤疮、乳腺增生症、泌尿系感染及结石、慢性疲劳、亚健康调理等疾病的中医治疗。

文中方剂旨在交流

不建议直接使用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若有侵权通知立删

欢迎广大中医爱好者提供稿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论行政人的神经症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