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性神经症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焦虑抑郁症的自我诊断及治疗
TUhjnbcbe - 2021/1/14 11:59:00

01

焦虑症

焦虑症(AnxietyDisorder)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情绪的障碍,它是个体在预感潜在危险或不幸时,所产生的负性情绪和紧张的躯体症状。如,个体无明显原因下发生的发作性紧张、莫名恐惧与不安,并常伴有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异常。儿童期的焦虑障碍通常发生在亲子分离、当众讲话与陌生人独处等特殊情境之下,这种焦虑障碍一般是短暂的,一般会引起儿童的重复性刻板动作藉以抵消引发的不适感;而遭受性虐待、亲人亡故等灾难事件则可能诱发儿童持续性的恐惧与焦虑,以致认知、生理和行为系统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具体临床表现如下:

生理系统方面:心率(HeartRat,HR)加速、心率变异性(HeartRateVariability,HRV)紊乱、心悸、头晕目眩、口干作呕、视觉模糊、四肢麻木、肌肉紧张、尿频、反胃等躯体不适;认知方面:易受惊吓、被害妄想、自我效能降低、注意力难以集中、心乱如麻、思绪光怪陆离、间歇性大脑一片空白、时常健忘并感觉自己愚蠢至极几乎快要疯了;在行为系统方面:社交退缩、睡眠障碍、多梦、梦魇、自主神经系统紊乱、易激惹、嘴唇发抖、避免与他人目光对视、结巴、抽动、失控时尖叫哭泣。

常见的焦虑症可根据其病因与临床表现特点分为分离性焦虑(SeperationAnxietyDisorder)、过度焦虑反应(OveranxiousDisorder)和社交性焦虑(SocialAnxietyDisorder)这三个主要类别。

针对以上情况,通常以综合治疗为原则,以心理疏导为主要手段,必要时辅以药物治疗。具体做法如下:

(1)查明病因,消解焦虑症的心理应激诱因,如家庭环境中亲子关系紧张、父母长期争吵、母爱缺失,学业不良、缺少同伴支持等,从根源上避免应激源的直接作用。

(2)采用支持、认知的心理治疗。首先,要与病患建立信任,继而耐心倾听病患的主诉,在仔细分析之后让其意识到这是一种心理疾病,但只要积极配合主动调整自我认知结构,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3)松弛疗法。帮助患者自我放松,使其生理性的警醒水平全面降低,通过身体上的肌肉放松进而消除心理上的焦躁不安。

(4)苯二氮(BDZ)是较为常见的抗焦虑类药,安定1-2.5mg,利眠宁0.5mg/kg,严重的焦虑症者可小剂量服用西泮、多塞平或阿普唑仑。

02

抑郁症

抑郁症(Depression)是另一类常见情绪障碍,它与其他症状并发,因此比焦虑症危害性要更大。抑郁症的病因主要是先天遗传和后天的应激性生活事件。患抑郁症的家族,发病率比正常家庭高8-20倍。一般而言,父母患有抑郁症的个体更易遭受应激和不幸事件。应激事件是抑郁症的重要诱因。严重的应激事件如父母或亲人亡故、家境困难、虐待、忽视等均可构成创伤性的抑郁症,而另外一些并不严重的应激或挫折,如学业受挫、家庭不和、争执、失恋等也会导致抑郁症的发生。患有抑郁症的个人更易于产生自责和无助感。

抑郁症的主要临床表现为:

(1)情绪低落。抑郁症患者精神萎靡,往往感觉到没有什么事情是值得快乐的,悲伤易哭泣、自我评价过低、社交退缩、不愿意见朋友,丧失了日常活动兴趣,想死,并一度企图自杀。也有的表现为易激惹、好发脾气、出现攻击行为、无故出走等。

(2)认知失调。抑郁症患者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思维活动缓慢、记忆力减退、消极自责,认为自己是一无是处,注定失败、自我贬损、过分

1
查看完整版本: 焦虑抑郁症的自我诊断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