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性神经症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拯救睡眠
TUhjnbcbe - 2020/12/30 16:48:00

一个成年人,一天的睡眠时间,正常应该在7~9个小时。换句话说,人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

然而,还差三分钟就到凌晨一点,“知乎”上关于“睡眠”的问答还在火热进行中。

“你睡了吗?”

“没有那个福气,正陪老板唱K,他开心着呢!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束。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你怎么还趴网上?不是说练了瑜伽状态好很多吗?”

“一言难尽。业绩比武马上启动,这几天一闭眼,各种报表、计划、PPT就自动在脑子里一遍一遍地过。”

“楼上,你发的这幅图看不懂。何意?”

“我想回到古代。老婆孩子热炕头。”

曾几何时,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黑夜浪漫,萌发了无数类似“唐朝的夜晚”的奇幻故事。黑夜静谧,意味着运转的停滞,也意味着人对世界控制力的空白。人们躺在床上沉沉睡去。直到电灯普及,驱逐黑暗的同时,照亮了现代文明的高速发展之路。从此,“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变得不再必要,而睡眠直接成为效率的敌人。在一条看不见的长鞭驱策下,人们慢慢陷入永不停歇的状态。无休止的奔忙和24小时不间断的社交媒体,侵蚀着生活最私密的部分,人们能感知,却无法拒绝这样的侵蚀:昼夜分界已然模糊,写字楼可以整夜灯火通明,城市里出现越来越多深夜不打烊的餐厅、酒吧、便利店和书店;甚至,现代化程度没那么高的乡村,兴奋和宣泄也直达深夜。在时代驱动下,永不停歇的,何止是身体和脚步,更有内心,愈夜愈翻腾。

一位“豆瓣”网友则在“小组”发言:“今天我所渴求的一切仿若都近在咫尺,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抓住它们,并且深陷其中——我以为在享受生活,殊不知,已经被自己一点点构建起来的生活全面控制。包括所有的时间,更包括我的睡眠。”

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年中国青年睡眠现状报告》调查了近六万名10岁至45岁的人,76%受访者表示入睡困难,只有24%受访者表示睡眠状况不错,一觉睡到天亮的只有11%,仅有5%受访者作息规律,93%受访者睡前玩手机。这93%的人,显然无法通过卸载社交软件来接近正常的生活作息。

年3月18日是第18个世界睡眠日,其主题为“规律作息,健康睡眠”。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在清华大学举办了“世界睡眠日新闻发布会暨全国大型义诊活动启动仪式”,同时公布了一批数据:

社区老年人群中睡眠障碍和抑郁症状的患病率分别为30.5%和18.1%,且10.6%的社区老年人同时存在两种疾病或症状。睡眠障碍是痴呆发生的危险因素,失眠障碍是阿尔茨海默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1
查看完整版本: 拯救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