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
近期,自媒体报道了一些互联网从业者患癌、病故(年轻人),大家在惋惜之余,也深深影响了我们的情绪,网络弥散了一股恐怖氛围。
道德经有云: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寿者,有百分之三十;短命者,有百分之三十;本可长寿而因自己行为不当跳入死地的也有百分之三十。),也就是说,“天命论”之余,起码还有30%的人,长寿与健康可以自己干预、修正。互联网圈,压力比较大,从业者或多或少都有些“焦虑症”表现,而这些和人体的很多疾病都相关。
今天,为大家奉上这篇的文章,他向死而生,最终战胜疾病,并勇敢的将自己战胜“焦虑症”的过程写出来,分享给大家。互联网这个圈子,类似情况不少,希望这篇经历能对大家的健康有所借鉴,都能拨开云雾见天日。
焦虑症的自我治疗方法(上)每一个心理疾病患者,情况不一。所以了解自己病症成因,根源在哪?非常重要。简单说,需要对心理疾病有一个科学,理性的认识,所以我先把自己的过程简述下,希望大家比对参考。我大概是在年第一次有症状反应,当时是出差坐飞机,飞行中,突然就心悸,心慌,心跳加速,大脑昏沉,一度以为心脏病发作。因为在飞机上,自己感觉在可以控制范围以内,所以也没惊动人家空姐啥的,但是内心充满恐惧,不像陆地上,有充分的救助时间,飞机上正常人都会很恐惧的。挨到落地后,晕沉沉的走出机场,我自己还开车回家了,反正也不知道怎么开车回去了,回去之后歇了半天,明显有缓解。
第二天睡了一觉,基本就正常了,也没有太在意。自己也没太放在心上,大概过了三四个月,期间一次没有发作过,然后就是一次严重的发作,中午吃饭完,回公司走,然后猛然晕了一下,站立不稳,这次之后基本就有点失控了,一般同样症状,第二次发作对人的心里打击是非常大的,你肯定因为是自己是得病了。医院检查,漫长的好多次检查。因为一般症状检查都是西医,西医一般检查心脏,心脑血管,各种头部,身体,颈椎拍片,核磁。一遍检查确认没有器质性疾病之后,差不多结论就是:神经系统紊乱,神经系统导致的躯体功能障碍,差不多就被打回原形了。医生一般说,你没病,死不了,放心。回去注意休息调节。
这次之后,发作频次越来越多,像所有焦虑症患者一样,我也“成功”进了一次急诊。突然强烈不适,严重心悸,心跳,出气困难,后来知道这个叫“濒死感”,基本是快死掉那一刻的感受,第一次切身的体会什么叫濒死感,医院的路上,脑子里想的都是人这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真是不甘心,完全没有心理建设。还有孩子这么小,媳妇都不在身边。医院后,症状舒缓,心理也没那么紧张了,但是意识还是模糊的,没那么清醒。
同样,各种检查后,没有问题,医生让回去了。这次基本整个人都惊吓过度了,因为死亡的感受实在是太真切了,实在没法说服自己:我是一个没有病的人了。然后经历了一周的住院治疗,各种检查,补个插曲,医院,应该是国内医院,因为需要专家治疗,所以只能住到普通住院病房,基本人生都快奔溃了,基本旁边床位都是各种ICU患者,都是突然脑梗,每天晚上都有突然被拉去急救的患者,差不多整晚没法睡觉。同样,住院检查结果出来之后,都是正常的,没有绝症。医生和家里人都反复告知,不要折腾了,老老实实的,别折腾自己了。回来之后,基本上开始度过艰难的一年,开始有反复的惊恐发作,大概应该是在年,长达近一年的时间,从反复失眠,基本上废了一两个小时刚睡着,然后一睁眼,刚睡了一小时,人整个都要疯掉了。当然,后来才发现,疯狂只是开始,然后是半年失眠+惊恐发作。除了心脏和呼吸的濒死感,开始补充了一个症状“大脑短片”,大脑经常有长达2-3秒的不工作状态,大概感觉是大脑失去对身体的控制能力,身体发抖,站起来的时候不稳。更严重的发作的时候开始有“不真实的感觉”,我自己总结叫:现实解体,人整个都虚幻了,分不清活着还是死了,分不清现实世界。严重的时候,只能通过跟别人说话才能判断还在这个世界上。有时候家里没人,只能通过跟媳妇,朋友打电话才能确认还在。第二天睁开眼,红彤彤的太阳升起来的时候会想,真好,还在。后来也是没办法,坚信自己各种检查确实没病,就不折腾了。一般最痛苦的时候都是晚上,白天反而正常一些,除了头晕的伴随外,偶尔的大脑短片发作没有太严重的反应。。所以自己坚定信念:没有病,不折腾了。即便死了就死了吧,又能如何呢。那段时间这是人生太纠结了,总在想,为什么老天爷这么折磨一个人,没做什么坏事。总之,异常纠结。这个病也是很是顽固,越纠结越痛苦,症状反应越来越复杂。
年一个大的转折点是,自己上网开始看帖子,发现很多人有类似的症状描述,开始知道这个病可能是一种心理疾病,然后根据症状慢慢对到焦虑症上,发现很多人的症状反应跟自己的很多都非常一致。那一刻,可以说既开心又兴奋,大概是终于他妈的知道什么病了,终于不用被大家说你这个人是不是他爱矫情了。年下半年开始学习冥想,学习太极。然后症状大面积缓解和好转。我自己总结的是:核心是对这个病有了一个基本认识,反应不怎么害怕了。也算是回到了一个正轨上。
我自己阐述这个过程,就是让有症状反馈的病友,能有个比对。反正我当时在论坛里看到网友反馈说我的症状,说自己逐步有好转,我眼泪都流出来了。尤其是看到跟自己症状能核对上的时候,那种激动常人很难理解。我现在看到一些网友在微博,评论,超话里提到症状的时候,我会帮大家确认,希望我的反馈也能让她或者他感到高兴,快乐。
无疑,科学认知是对所有心理疾病患者最最重要的一件事了,没有第二。后来我从评论里交流的大量病友来看,大部分人一般有症状反馈的时候,多数不知道这个是心理疾病方面的内容,而且往往我们很多西医医生很少有正面告诉你是心理疾病的,多是都是躲躲藏藏的,大多描述成:神经躯体功能障碍,而对患者而言,神经躯体功能障碍真的不懂啊,尤其神经系统能对身体和器官产生这么严重的导向以及假象。实在很难理解。
其实,心理疾病在我们这个国家,好像是一个大家心照不宣,都不愿意直接提的疾病,基本得了这个病就跟见不得人似的,连医生带患者都是这种想法。导致整个社会对心理疾病的认知和了解,学习都处在一个非常低级的水平上。比如我自己折腾二三年靠肉体扛过了重度症状阶段,自己都全然不知。现在回头想象,不是说自己有多强大,只能说是有多无知。然后我这个无知是一个社会普遍性问题,而不是个例。其实,就我目前所理解的,这个疾病在症状早期发作的时候,按医生说的,半年以内,通过心理调节都是很容易调节过来的,人身心的调节能力是非常强的。但是前提是你必须对这个疾病有了认知,知道了为什么,才能有对应的调节。一般持续时间二三年,基本就属于顽固性,习惯性很强的心理症状,所谓“执念”,再调节,难度大幅提升,完全要靠一次心灵上的“自净”和洗礼才行。总之难度很大。
对于心理疾病,很多人知道抑郁症,对焦虑症知道的不多,一般多数反馈都是你焦虑症,我也焦虑啊,想开一点就好了。还是重复下,焦虑症是一种痛苦程度完全不亚于抑郁症的病症,简单说,区别是抑郁症想自杀,焦虑症是极度惊恐,害怕,怕死,但是又不断反复体验到濒死的状态,发作症状的学名叫:惊恐发作。一般抑郁症患者多数会并发一些焦虑症状,包括发作症状,当然还有躁郁症,会更加复杂和痛苦。但是其痛苦程度本身跟严重焦虑症状发作差不多。抑郁症的最大危害是自杀,这个大家知道,焦虑症除了内心的恐怖和痛苦以外,最大的危害是“次生伤害”,比如发作的时候,你会站不稳跌倒,避免二次伤害。其实原理也比较简单。大概就是你被自己的意识或者想法绑架了,传导过程大概是:你想着晕了,心跳快,然后身体就开始有反应,然后影响你的行为。基本就是这样一个反复循环的“神经反应系统”,大脑神经被错误的执行了错误的反应,但是神经上你接受了所有反馈的感受。所以你感觉站不稳的时候,你会站不住,你会发抖,你感觉黑暗恐怖的时候,你会坐在一个沙发上瑟瑟发抖。基本上就是你被这个念头包围了,吞噬了。你被罩在了一个玻璃罩子里,外面的世界,人和物体跟你没关系。你被你的意识隔离了。但是这个反馈毕竟是虚假的,你的身体和器官都是正常运行的。不会真实发生危害。所以当你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慢慢释然,慢慢学会方法调节。慢慢走出来。这里需要提醒的是,一定要看心理医生,严重发作一定要吃药缓解。但是吃药一定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核心还是靠自己调节,要接受,然后与他同在,然后他慢慢离去,你还是你,你开始回到最原本的样子,经历之后是一场涅槃,这个涅槃不是夸张,是真的。
对这个病有一个科学的认识,是治疗的基础。下面我估计会通过三四篇来分享下在这个过程中,我自己总结的治疗方法(没那么多时间,只能分开想起来总结写下,这篇长一点真的是开头需要一些勇气),一些我看过跟其他小伙伴的调节方法类似,可能我自己经历过程比较复杂,所以自己感悟多一些,看的东西,研究也多一些。一定要坚信他一定会离去,你还是你,许巍有一首歌,是抑郁症之后的一首,“让他自然的来吧,让他悄然的去把,就这样微笑的看着自己”。
最后提醒的是,心理疾病不要有战胜的心理,没有战胜,只有接受,改变行为,改变心态,改变思维方式,改变念头的来来去去,做自己喜欢的自己。
焦虑症的自我疗法(下)还是连着花一个多小时把分享敲完,算是一个愿望。上一篇讲了,科学,正确的认识心理疾病是调节转变的重中之重。这里概要的讲8个大点和7个小的注意事项,正好写完是这么多,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其实无论是焦虑症,抑郁症,恐怖症,自我调节方法都是基本一致的。
先补充说下我自己情况:14年底发作,15年频繁发作,16年重度焦虑发作,严重失眠。17年练习冥想,太极逐步缓解。18年开始看心理和精神科医生,确诊焦虑症。我自己其实是恐怖症,或者恐慌症引发的焦虑症。大概四年多的自我认识,调节的过程。
另外,再说下一般恐怖症,或者焦虑症的症状反应,心理疾病一般都是因为自身思维方式的执着或者外力灾难打击导致的症状反馈,所以一般都有现实中很明确的触发条件,你自己稍微了解下心理疾病原理之后,一般都能容易找到自己的发作诱发条件。发作症状可以说千奇八怪,都有。常见的包括:头晕,出虚汗,心悸,心跳过速,大脑短片,头疼,胃疼,特定部分疼痛等等,大多非器质性的症状很多都是心理,神经系统导致的。当然还有一个最普遍的症状单说下就是:浑身肌肉紧张,尤其是背部或者颈椎疼痛。出现多项并发症状,自己需要去检查,并且在心理医生或者精神科确认是否心理疾病。
哪些人容易患心理疾病?对,有明确的人群特征,一般肯定工作或者生活压力大是一个基本环境,但不是核心。核心还是自己对自己要求太高,过分要求,工作生活追求完美主义,自己内心又比较纠结,而又没有充分的情绪释放,有时候,反而是情绪控制能力很好的人往往是很大的隐患人群,包括性格特征,是否易紧张等。
下面说下我自己总结的一些治疗调节的方法:
1、深入的科学认识。还是需要深入的认识心理疾病的发作原理,有时候医生告诉你别担心了,你这个是心理想法引起的,但是面对频发的,逐步严重的惊恐发作症状,你很难对这个完全相信,因此还是需要自己对这个病有更全面的认识和了解,自己才能完全放心,并且完全接受。接受是改变的开始,也是最重要。
我自己前几年严重的时候,尤其自己没法确诊是焦虑症或者惊恐症的时候,我给自己一般抄一个小纸条,上面写着简单的一句增强信心的,自己背下来,不清楚的时候,就抽时间念给自己听,这种正向的加强是有效的,包括还有建议,对着镜子,每天给自己正向的鼓励,和找到正向的反馈告知自己,这个是有用的。神经系统就是这样反复内心加强是有用的。
推荐两本书,帮助大家做进一步的深入了解,一本是介绍冥想的治疗方法的,书名是《改善情绪的正念疗法》,作者是卡巴金,这本书是我看过很好的一本对抑郁,焦虑症,惊恐等心理疾病的治疗方法,正念疗法里面除了引导告知治疗方法以外,更大价值是告知了心理疾病发作和引发的过程和原理,心理,思绪,身体,行为,身心是一体的,相互之间是如何作用和影响的。再深入一些的话,可以学习下佛学的《内观》修行,作者是葛印卡教授,内观其实从更根本的角度上,讲了执念,妄念对身心的影响,以及如何做到入定,入静,以及做到智慧的判断。
两本结合看是不错的选择,如果看完你还很有兴趣,建议学习下佛学的《金刚经》,佛学经典很多,我自己学习了不少,金刚经是讲的最直接和通透的。一句话“无所住而生其心”基本道出了心理疾病的核心的核心。我当时看完当即悟了。当然,自己不感兴趣佛学不一定非要学习,了解心理对身体的作用即可。
2、呼吸。在整个治疗方法中,呼吸太重要了,所以需要把呼吸这个行为单拿出来讲下。呼吸是很多身心修养的共通之处,不管是冥想治疗方法中,静坐打坐,站桩,瑜伽术,呼吸都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方法。
所以这里说下,为什么呼吸,什么样的呼吸。简单说,在治疗方法上(治疗结束之后,较高要求是养生,也是呼吸,对呼吸的要求不一样了。)呼吸是核心,呼吸的目的在治疗中有两个作用:其一,呼吸是放松的,过去道家,佛家的经验证明,呼吸是使一个人快速放松下来的最直接的方法,当我们呼吸的时候,肌肉和内心都会处于一个松弛下来的状态,而且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这个呼吸不是我们正常的呼吸,而必须是达到腹式呼吸的效果,即吸气呼气必须到达小腹,而不是只到胸腔,以我的经验,到达小腹的呼吸能解决“心”的放松,这个心还不只是心脏这个器官,中医讲心主神明,是各个器官之首,是君主,君主不安,五脏必乱。所以呼吸达到小腹,心气,心火下沉,才会安定下来,心会静下来。好多人说,呼吸还是不安静,你先看下你没有达到最最基本的腹式呼吸。较高的修养要求就是禅修打坐的入定,出入息,这个要求太高了,只是治病可以不理解。但是基本腹式呼吸是必须的。
呼吸的第二个作用,是回到当下。心理疾病多数是被思想和念头给控制了,导致你整个身体和精神都被意识想法吞掉了,然后导致的是对身体和周围外物感知能力的下降,我自己举例的话,你会感觉你的手脚感觉跟自己没有关系,实际是感知能力的下降。包括你在外面走动,但是外面的风景跟你没关系,也是身心感知能力的缺失。这个时候,呼吸是一个每个人都有,都能使用的办法,当年被念头笼罩的时候,观察呼吸,这个时候你会回到当下,而不是进入到念头的沉思状态当中,当念头吸引的时候,观察呼吸。细节要求,意念要下沉到小腹下一寸,即丹田的位置上,这个时候,你对呼吸的感受会更明显,比如躺着的时候,可以手放到小腹上面,感受呼吸的上下起伏。
所以说呼吸很重要。另外一个伴随呼吸很重要的就是,呼出的时候身体要放松,尤其是肩颈的放松,我自己实践上看,第一是“心性”的松,第二重要的就是肩颈的放松。两者松其他都松,是一个重点。你可以试试,应该有前所没有的效果,我在真正体会到放松的时候是从太极里感受到的,那种感觉很奇妙,感觉过去几十年白活的感觉,那才是真的放松。身心的一体的放松。
3、客观的观察,对身体和外物。我其实是把冥想的治疗方法分了两个部分快速讲了下,前一半就是上面呼吸,通过呼吸实现身心的一体性放松,同时具备感知当下的能力。后一半这里必须单独拿出来讲下,就是客观的观察,很多人都说,这个一般人都能做到啊,其实你看,因为心理想法导致的身体症状的错误反馈已经是一个很不客观的,甚至是错误的行为了。所以在这个时候如何实现客观的判断非常重要。这里提下,什么是冥想或者正念疗法,简单一句话,书里说的是:有意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