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念
(1)临床特点
(2)分类
(3)治疗原则
2.恐惧症
3.惊恐障碍
4.广泛性焦虑症
5.强迫障碍
6.分离(转换)性障碍
(1)诊断
(2)治疗
神经症分类
恐惧症
广泛性焦虑症(急性发作:惊恐障碍)
强迫症
神经衰弱
描述性定义
神经症是一组精神障碍的总称。主要表现持久的心理冲突,病人觉察到或体验到这种冲突并因之而深感痛苦且妨碍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但没有任何可证实的器质性病理基础。
神经症的共同临床特点
1.起病可与精神应激或社会心理因素有关
2.无器质性病变
3.有自知力,有痛苦的体验,主动求治
4.患者病前多有一定的素质与人格基础
5.无精神病性症状
6.一般社会适应良好
7.主要表现有广泛性焦虑、惊恐发作、恐怖、强迫、抑郁、疑病和神经衰弱等症状。
治疗
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的联用是治疗神经症性障碍的最佳办法
心理治疗是主要治疗形式
恐惧症(又称恐惧性焦虑障碍、恐怖症、恐惧性神经症)
是一种以过分和不合理惧怕外界客体或处境为主的神经症。病人明知没有必要,但仍不能防止恐惧发作,恐惧发作时往往伴有显著的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病人极力回避所害怕的客体或处境,或是带着畏惧去忍受,从而影响其正常活动。
恐惧症的特征
害怕的客体与处境不相称
明知恐惧没有必要,控制不住
导致对所怕处境的回避
伴有伴有明显的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
恐惧症的分类
场所恐惧症
社交恐惧症
特定(单一)恐惧症
场所恐惧症
是恐惧症中最常见的一种
主要是害怕和回避比较大的公共场所、人们聚集的地方和自己乘坐的公共交通工具
社交恐惧症
对人恐惧(一对一)
对视恐惧
恐惧的对象可以是熟人,陌生人;更多见的是异性、严厉的上司、未婚夫(妻)的亲父母
特定恐惧症
恐惧对象多见于高处、电梯、雷、闪电、黑暗、特殊的动物(蛇、狗、猫、蜘蛛)
治疗
以心理治疗为主,特别是认知治疗。
药物治疗:抗焦虑药物、抗抑郁药物(SSRIs)和β-受体拮抗剂
药物治疗作用:减轻或消除自主神经支配的躯体反应,降低警觉水平
广泛性焦虑障碍
1.缺乏明确客观对象和具体内容
2.不明原因的提心吊胆、紧张不安
3.有显著地自主神经紊乱、肌肉紧张与运动型不安
4.病人因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而感到痛苦
临床分为临床上分为广泛性焦虑症和惊恐障碍。
临床特征
1.广泛性焦虑障碍:又称慢性焦虑症
持续的无明确的对象和固定的内容的焦虑为主要表现
(1)精神性焦虑
核心症状:精神上的过度担心
(2)运动性紧张:
运动不安-躯体症状:胸骨后压缩感
肌肉紧张、神经性头痛
—次发作,症状必须持续至少数周或数月(6个月)以上
广泛性焦虑障碍的治疗:主要包括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心理治疗:有心理教育、放松训练、生物反馈、系统脱敏、暴露、认知矫正
药物治疗:抗焦虑药物和抗抑郁药物
一线药物:抗抑郁药物,特别是SSRIs类药物
苯二氮卓类药物:急性阶段短期使用
2.惊恐障碍:又称急性焦虑发作
(1)突发,无相关特定情境,不可预测。
(2)没有客观危险的环境
(3)严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呼吸困难、头晕、四肢发麻、全身抖动、奔走、惊叫等。
(4)伴有濒死感或失控感
(5)感到痛苦或社会功能受损
1个月内至少有几次(3次)明显的惊恐发作,或首次发作后继发的焦虑持续1个月以上
治疗:主要包括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抗焦虑药物和抗抑郁药物
苯二氮卓类药物:迅速控制惊恐发作的有效治疗
一线药物:抗抑郁药物,特别是SSRIs类药物
强迫症
以强迫症状为主要临床相
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
自我强迫与反强迫的冲突
焦虑和痛苦
病前常有强迫性格
临床表现
强迫观念:强迫思维,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怀疑,强迫联想,强迫回忆,强迫意向
强迫行为:强迫检查,强迫洗涤,强迫性仪式动作,强迫计数,强迫询问
诊断
1.症状标准:符合神经症的共同症状,以强迫症状为主
(1)强迫思想:强迫观念、回忆、表象、强迫性对立观念、穷思竭虑、害怕丧失自我调控能力
(2)强迫行为(动作):反复洗涤、核对、检查、询问等
(3)强迫起源于自己内心
(4)症状反复出现,病人认为没意义并感不快或痛苦,试图抵抗但无效
2.严重程度:社会功能受损
3.病程标准:连续存在2周以上(CCMD-3要求3个月)
4.排除标准:
治疗:心理治疗、精神药物治疗和精神外科治疗,CBT联合药物治疗是强迫障碍的理想治疗模式
心理治疗:最常用的心理治疗是CBT
药物治疗:主要以5-HT再摄取抑制剂为主,一线用药
药物特点:剂量较大,且显效较慢。
时间:足量、10~12周以上的治疗才能确定
外科手术:最后迫不得已的选择
分离(转换)性障碍
旧称歇斯底里症或癔症
分离症状:部分或全部丧失对自我身份的识别和对过去记忆部分或全部的丧失;
转换症状:将遭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或冲突时所产生的不快情绪无意识地转换为各种躯体症状。
有不良人格基础
常见于青春期和更年期,女性多于男性
分离性障碍常见表现形式
分离性遗忘:突然出现的不能回忆自己重要的事情,部分性和选择性遗忘
分离性漫游:意识范围缩小,保持基本生活能力和简单的社会交往能力。清醒后不能回忆
分离性木僵:
出神与附体表现:
分离性障碍常见表现形式
出神与附体表现:
出神状态:暂时性丧失个人身份感和对周围环境的完全意识,对过程有全部或部分遗忘。
附体状态:出神状态+其身份为神灵、*、他人或已死去的人所替代
转换性障碍:运动和感觉功能障碍
没有的器质性损害
症状被观察时加重
常见类型:
①分离运动障碍
②分离感觉障碍
常见类型:
①分离运动障碍:表现为动作减少、增多和异常运动。如:瘫痪、震颤、抽动、缄默症、类癫痫发作。
②分离感觉障碍:表现出躯体感觉缺失、过敏或异常,或特殊感觉障碍。如:耳聋、失明或躯体部分或全部浅感觉的丧失等。
一战和二战的时候,有些士兵出现了转换障碍,通常表现为肢体瘫痪等,这可以使他们逃离战场的威胁
特殊表现形式:
①多重人格障碍:两种或更多种完全不同的身份;
②Ganser综合征:近似的回答
③情感暴发:哭啼、叫喊、在地上打滚、捶胸顿足、撕衣毁物;
④童样痴呆;
⑤癔症性精神病:严重的精神创伤后,表现为明显的行为紊乱、幻觉、妄想以及人格解体等。
治疗
以心理治疗为主,药物对症治疗为辅
暗示疗法:觉醒时暗示、催眠暗示、诱导疗法
药物治疗:对症治疗
医考过关秘籍打开查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