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卫生出版社的《精神病学第7版》指出,国民的精神健康状况及其所享有的精神卫生服务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稳定与文明程度的关键指标之一。对于医学工作者而言,正确理解正常与异常的精神现象无疑是一项重大挑战。
我国精神障碍的患病率已超过7%,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年更是达到了惊人的5亿。然而,这些患者的就诊治疗率却不足0%,这反映出社会在相关知识和观念上的严重缺失。因此,我们每个人都有权利也有责任去了解自己或身边人的心理状态究竟是健康还是异常。避免对心理健康的恐惧、避讳和否认,因为这些态度对人的身心健康都是有害无益的。
本文旨在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应对精神障碍,特此整理了常见的精神障碍种类及其症状表现。精神障碍通常指的是大脑机能活动发生紊乱,导致认知、情感、行为和意志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这些障碍可能由先天遗传、个性特征及体质、器质因素以及社会性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
许多精神障碍患者会表现出妄想、幻觉、错觉、情感障碍、行为异常等症状,而且绝大多数病人缺乏自知力,不承认自己患病,也不主动寻求医生的帮助。常见的精神病类型包括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性精神障碍、更年期精神障碍、偏执性精神障碍以及各种器质性病变伴发的精神障碍等。
为了更精确地诊断精神障碍,需要精神科医师具备专业的技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本文还将详细介绍六种常见的精神障碍症状,包括认知障碍、思维障碍、情感障碍、记忆障碍、智力障碍和意识障碍。通过这些信息,我们希望能帮助大家对精神障碍有更全面的了解。
幻觉这一精神障碍的症状,表现为在脑海中或眼前毫无征兆地出现虚幻场景,这些场景在现实中并不存在,也未曾发生。例如,幻听和幻视就是精神分裂症的重要表现。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思维障碍。这种障碍不仅影响思维的形式,还干扰思维的内容。在思维形式方面,我们讨论了思维奔逸、思维迟缓、强迫思维和思维散漫等类型。而思维内容障碍则主要指妄想,包括原发妄想、疑病妄想、关系妄想、被害妄想、嫉妒妄想和钟情妄想等。
此外,记忆障碍也是精神障碍的一个重要表现。记忆障碍包括记忆减弱、遗忘、错位和虚构等症状。其中,记忆减弱和遗忘在正常人中也可能出现,但错位和虚构则是我们需要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