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德裔美国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卡伦·霍妮的《我们内心的冲突》,给我感受最深的是想要解决自己内心的冲突,最重要的是需要我们有一颗强大的内心。其表现为能自省,自主,自控,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只要做到这些,我们就可以自己消除自己内心的冲突,拥有完整的人格,活出真实的自己。
书中讲了我们内心的冲突是来自于我们小时候形成的应对人际关系的方法不能很好地适应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
因为一个人在幼年时期,特别是在2岁前如果没有得到足够的安全感,就会导致他把精力放在应对周围的人际关系中,而不是把精力放在向外探索和学习中,这是一种人类行为的退行。正常的孩子应该是把精力放在向外去探索去学习的事情中,但是如果这个孩子缺乏安全感,就陷在努力想要获得安全感的泥沼中。
我们小时候在应对周围的人际关系时会形成三种人格倾向:讨好人,对抗人,隔离人。这三种人格倾向是每个人身上都有的,正常人是可以根据环境和需要在不同的场景中展现出不同的性格特点的。比如该愤怒的时候需要表现出愤怒,该亲近人的时候能亲近人,该独处的时候能选择独处。
但是也有些人无论在什么场合下都只会展现出同一种性格特点,而这就是神经症患者。为什么神经症患者会这样呢,因为他们内心中的冲突拉扯着他(她),为了压抑冲突,他们往往会选择让某一种倾向做主导地位,从而压制住另一种倾向,这样他们就会无意识地在不同的场合都使用同一种人格倾向。
书中举了一个工程师的例子,这个工程师的设计方案被同事否决了,但是同事们又在他不在场的情况下定下了其它的方案。
工程师完全可以就此提出抗议的,但是他没有任何表示,原来他心里一方面觉得自己很厉害,应该得到大家的尊重,一方面又想讨好别人,做一个大家都喜欢的人。结果就是他把自己的愤怒内化了,导致这些愤怒出现在梦中,不仅出现在梦中,还进入了内心,导致他心情暴躁,容易发怒。
而如果他一开始就把真实的自己表现出来,去解决好这件事情,就不会损害自己的健康。
虽然我们不是神经症患者,但是我们的内心一样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冲突:比如你既想周末时独处,又觉得应该跟朋友们在一起玩;你喜欢艺术,但是你又听父母的话学了计算机专业;你不想生二胎三胎,但是你却在家人的催促中生了;你不想跟婆婆一起住,但是你又想要她帮你带孩子。这些冲突有的只是一时的,有的却会导致长久的压抑。
在现在这种多元化的社会中,我们面对的选择多了,同时我们内心的冲突也多了。霍妮说,选择是人类的特权,但同时也是人类的重负。
因为很多时候我们不知道该如何选择,而这就会在我们内心形成冲突,特别是当我们选择之后得到的结果不如预期时,我们内心的冲突会更加激烈。
冲突如果没有及时解决,是会影响我们的生活的。带着冲突生活会让我们的生活缺乏快乐,还会让我们遇到一点小事就心烦意乱的。而冲突的后果有焦虑,抑郁,酗酒,严重的还可能会出现虐待倾向。
比如毛姆《刀锋》中有一个叫苏珊的角色,一开始她的人生特别顺利,读书,结婚,生孩子都是特别如意的,但谁知突如其来的一场车祸把心爱的丈夫和孩子都夺走了。
一开始还过着人人羡慕的美好生活,转眼一切都化为了乌有。她的内心出现了激烈的冲突:她习惯了之前那种美好的生活,无法接受这样残酷的现实,她就这样在现实中迷失了自己。她天天酗酒、吸毒、放纵自己,以此来麻醉自己,可这并不能让她得到真正的解脱,最后她还是自杀了。
她在面对内心的冲突时,选择了用隐藏自己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这样只会导致冲突越来越多,最后终于承受不住。
但是《刀锋》里的另一个女主人公却拥有强大的内心,懂得如何解决内心的冲突。当她面对心爱的男孩时,她确实很想跟他结婚,但是她的内心却又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过的是富人的生活,她可不想过那种穷苦的日子,所以她选择了跟另一个富家子弟结婚。
这个女人很清楚自己的感觉,也能掌控自己的内心,虽然她的选择你可能不喜欢,但是那是她认为的最好的最正确的选择,因为她知道那个选择才适合她。
都说人生就是各种选择的结果,无论结果怎么样都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如果一个人能这样想,能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她的内心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冲突。
那么一个人要如何才能变得强大呢?
霍妮提供了四个步骤:一是了解真我,明确自己的真实感受和真实想法。比如,你喜欢一个人,你要知道你是真的喜欢这个人还是喜欢他带给你的东西。比如你考公务员,是你自己真的想做公务员还是你家里人觉得做公务员好。
二是构建自己的价值观,一个人一旦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价值观,也可以说是做人做事的原则,那么遇到任何事情都可以参照这些原则去做出选择,而不会陷在选择中不知如何是好。
三是学会放弃冲突的一方,舍弃就是解脱,其实就是说我们应该在生活中学会适当地取舍,这样我们反而能过得更开心。
毛姆的作品《月亮与六便士》中的斯特里克兰德就主动放弃了家庭和事业,从伦敦来到了完全陌生的巴黎。因为他内心的冲突是现实与梦想的冲突,他从小就想当画家,可是他听从父亲的建议,学了金融专业,做了证券经纪人。
一开始这冲突并不是那么强烈,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内心的梦想却在不断地呼唤他,于是他拿起了画笔,却得到了妻儿的嘲笑。之后,他还瞒着他们报了画画班。后来他觉得终于到了该解脱的时候了,他就无声无息地离开了,只给他们留下几句话。
现实中当然很少人能做到放弃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去重新开始另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但是我们在面对冲突时还是应该要学着去放弃一些心中不那么喜欢的东西。
四是学会为自己的决定负责,一个人只有能为自己的言行负责的时候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
我觉得如果一个人能做到这四点,那么就可以很明确地知道如何应对自己内心的冲突。
因为做到了这四点,这个人就能变成一个能觉察自我的人,一个人能觉察自我,自然就能三省吾身。一个人一旦构建起了完整的价值观,就会清楚地知道如何为人处世。一个人能做到舍的时候,离得就很近了。一个人能自主选择,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为自己的言行负责时,自然就能知道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
所以,只要自己强大了,一个人就能直面自己内心的冲突,而解决冲突也就变得简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