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性神经症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鲁迅嘲讽林语堂鄙相悉现林语堂直接怒喷此
TUhjnbcbe - 2025/3/7 17:14:00

上个世纪二十年代,鲁迅和林语堂两人几乎同时加入了《语丝》杂志阵营。虽然他们的年龄相差十四岁,但是关系却十分亲密。

后来,北京女师大闹学潮,林语堂站队鲁迅,冲锋在前,被军警打得头破血流。中国民权保障同盟调查国民党监狱,胡适吓跑了,杨杏佛被杀了。

不过,林语堂仍然和鲁迅站在一头。当时林语堂夸鲁迅是中国思想最深刻的人,鲁迅夸林语堂文笔好,是中国最好的四位作家之一。

后来,林语堂和鲁迅闹了矛盾。鲁迅揭林语堂的老底,批他点校的明清小品文,让人看了“不招蚊子叮,也要起疙瘩”。

林语堂也不是“善茬”,直接暗讽鲁迅翻译小语种作品,献媚潮流。鲁迅又痛贬林语堂,在黑暗时代大搞“幽默”文体,“没心没肺”。

文学的事还没扯清楚,二人后来又在政治上一见高下,为了《让娘儿们干一下吧!》和《娘儿们也不行》打了起来。

一、鲁迅是这样和林语堂吵翻的

话说有一次,北新书局的老板李小峰,欠了鲁迅五百四十八元钱。鲁迅几次索要未果,一怒之下,就把对方告上了公堂。

后来,李小峰付清了拖欠鲁迅的欠款,并在一家酒楼办了宴席,向鲁迅赔罪,还叫上了林语堂等人作陪。但是,林语堂并不知道其中的内情,他只想去打个圆场,替大家说和。

于是林语堂就说,鲁迅是被另一个书商张有松撺掇,才闹出了这件事情。结果鲁迅认为,林语堂是在指责自己,当场翻脸和他吵起来。

接着,鲁迅回到家里,心里十分不痛快,于是就写了一篇日记,并说林语堂是语带讽刺:席将终,林语堂语含讥刺。直斥之,彼亦争持,鄙相悉现!

林语堂知道以后,丝毫不示弱,也在自己的日记中骂道:八月底与鲁迅对骂,颇有趣,此人已成神经病!

事后,鲁迅当然不承认自己会为了小事和朋友翻脸,他跟曹聚仁说:“我从来都没有因为小事和朋友反目成仇,我还有几十年的老朋友,要点就在彼此略小节而取其大。”

但是,鲁迅和林语堂之间的矛盾不仅没有变浅,反而是越来越深,也是事实。仅就饭局一事而言,林语堂本来是出于一番善意。

很显然,林语堂和出版社的李小峰是朋友,和鲁迅也是朋友。他并不想偏帮二人中的任何一位,所以才会把责任推到另外一个书商张有松的头上。

但是,鲁迅却不怎么想,他心想:我比你大了十几岁,你这样指责我,是在说我没有判断力了吗?而且,李小峰欠我钱也是事实!

鲁迅是一个刚直的性格,绝对不肯为了“表面的和气”而牺牲自己的原则与是非观念。本来嘛,欠钱的是李小峰,关张有松什么事呢!

因此,鲁迅他骂林语堂那是砰啷哐啷,理直气壮。不过这件事在林语堂看来,简直是不通世故人情。因此,林语堂也掀桌子,大骂鲁迅已经成了个神经病。

鲁迅骂林语堂“鄙相悉现”,意思就是说他身上有一股鄙陋的文人习气,此时全部都展露出来了。想必鲁迅在说这番话之前,早就对林语堂身上的一些习气产生了不满,林语堂亦然。

二、鲁迅对林语堂“胡说八道”的反驳

自古文人相轻,鲁迅和林语堂也不能免俗。因为他们生长在完全不同的环境之下,接受的教育和本身的思想也大不相同。

尽管林语堂出生在中国,但是他其实是生长在一个教会家庭,从小就受了很深的西式文化的影响。后来他又留学美国、德国,获得了哈佛的硕士学位,以及莱比锡的语言学博士学位。

从学术背景方面来讲,林语堂和胡适是一个级别的,只是专业不同。林语堂支持中国文学革命,他在二十年代选择《语丝》阵营,也是因为支持新文化运动。

所以,林语堂很自然地就和鲁迅站到了一块。但是,林语堂后来明显不喜欢政治革命,并且也讨厌“革命”文学的风格。

作为一名在西方文化背景下长大的“绅士”,林语堂显然比较欣赏西方的幽默文学,他期能够望通过幽默小品来开启民智。

然而,鲁迅却认为当时的中国,如果任由幽默文学的影响力扩大的话,那么对革命将是一种极大的伤害,因为幽默会消解掉黑暗统治者的残忍和冷酷。

除了这个问题,鲁迅还在翻译外国文学作品时与林语堂起了分歧。林语堂在报刊上撰文,含沙射影批评鲁迅,不翻译主流的英美文学,只翻译俄国文学、波兰、捷克的诗歌。

在林语堂看来,鲁迅的这种行为就是在赶时髦、浪费精力。所以,林语堂对鲁迅的这种行为是非常看不惯的,甚至可以说是有一些瞧不上。

但是,对于林语堂的批评,鲁迅写文章反驳他说,自己在三十年前就在翻译它们了。要是真的赶时髦,才会去翻译那些美英法德的文学作品吧,毕竟它们在中国有租界、军舰和商人。

而且你觉得革命文学不好,西方的纯文学作品好,西班牙的《堂吉诃德》很棒。那么,它们为什么在中国又被人遗忘了呢?只因它的国家不强!

接着,鲁迅反过来又批评林语堂,有能力翻译却不去翻译,让不懂英文的林纾去翻译《莎士比亚》,自己却袖手旁观。

从这一点上来看,鲁迅其实是完全占理的。他虽然有的时候个性显得很偏激,但是他讲话的逻辑性是非常强的。

后来,鲁迅又和林语堂打了一次“嘴仗”。因为他发现林语堂的中文底子比较差,点校《袁中郎全集》,标点全部乱打一气。还把中国古代的九流小说《野叟曝言》吹成是文笔华美,见识不凡。

年,林语堂发表了一篇文章叫:《让娘儿们干一下吧!》。这东西要是搁如今的各个平台上,必须被平台当“标题党”毙掉,但是林语堂还是发表出来了。

林语堂提出了一个观点,这个世界老是打仗太不好了,还不如让女人统治。因为女人爱好和平、务实,就算打架也只是抓抓脸而已,不会动辄就耍枪弄炮,搞得生灵涂炭。

鲁迅看了之后很不爽,于是就写了一篇《娘儿们也不行》来反驳林语堂。鲁迅说,女人打仗不动用枪炮,动不动就抓脸也不行……最后又推导出了“半男半女统治也不行”。

鲁迅这篇文章的反驳,也没说到根子上。因为在中外历史上,女性统治的时间可不算少。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皇在位的时候,就动用枪炮侵略了全世界,包括中国。

结语

林语堂是一个活得很潇洒的“绅士”,他从不想去浪费自己的精力去做翻译,他只想要表达自我。鲁迅做人不及林语堂圆滑,但是他却有着很强的历史责任感与民族自尊心。

鲁迅是无私、伟大的,他觉得西方的文学好,就想通过翻译把它们介绍到中国,让年轻人少走弯路。他愿意做革命的投枪、匕首,乐于奉献,敢于牺牲,是一位真正的革命的斗士。

林语堂固然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学者,但是由于生长环境的影响,他的思想明显西化,因此也有人质疑他在“文化认同感”上,出现了问题。

而且,林语堂在《游杭再记》中嘲讽激进的爱国青年,在国内拼命推崇西方的幽默文学。可是后来他到了外国,又开始用英语,来宣传中国的文化了。

1
查看完整版本: 鲁迅嘲讽林语堂鄙相悉现林语堂直接怒喷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