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时常感到焦虑,内心缺乏安全感,但是找不到答案,或许这本书会给你新的启发。
本书是美国心理学家卡伦·霍妮写给普通人的心理自助书。书中指出,由于深受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影响,我们总是与我们想成为的人背道而驰,于是产生了一些足以主宰我们人生的内心冲突。
当冲突无法解决时,我们往往深陷焦虑和抑郁的情绪中无法自拔,而这本书带我们认清被内心冲突困扰时出现的症状,以及未正确解决会发生的后果,并提出解决冲突的切实方法,让我们学会处理内心的孤独、疯狂和迷失,收获内心的完整、成熟和安宁。
冲突造就的三种神经症人格
我们总是不时地与周围其他人在心愿、利益和信念方面产生冲突。而我们的内心冲突是人类生命的构成部分,就像我们与环境之间的冲突一样司空见惯。
卡伦认为所有的精神疾病,都是内心直接冲突或间接冲突造成的,只要出现神经症的症状,就证明存在着冲突。大多时候冲突是可控,但当冲突不可控时,两种矛盾的想法在头脑里不停打架,自己左右不了又找不到解决的办法,严重时,就会产生精神的分裂。
这种由冲突引发的混乱和分裂,会让我们产生心理自我防御,在自我防御机制下,会逐步衍生出三种不同的“人格倾向”。
第一种:服从型人格。在现实生活中,这类型人格会表现出“亲近他人”的特点,他们最迫切的需求是安全感。为了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他们会把控制权拱手让人,努力避开任何争执。
第二种:攻击型人格。这类型人格认为所有人都是坏的,活着的意义就是和别人争个你死我活。他们最高的需求是控制别人,直接或间接(比如pua)。他们不会压抑自己的情绪,生气或者不满,都直接表露出来,这让他们看上去有几分“真性情”。
第三种:孤立型人格。自我封闭,情感麻木,看不清自己的喜怒哀乐爱恶惧。他们不希望外物控制自己,极端地认为自己的快乐只能来自自己。所谓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他们就像生活在套子里的人,与这世界隔着一层膜。
图片来源:网络
卡伦认为,每一种人格都自有其积极的价值。在服从人的类型里,他们试图为自己创造出一种与外部世界友好的关系;在攻击人的类型里,他们在竞争性世界中为了生存而自我武装;在孤立人的类型里,他们企图获得某种清高和明澈的心境。
事实上,对正常人来说,这三种倾向可以根据具体情境灵活调节,他们既可以爱,也敢于恨和反抗,也能够享受独处。但对神经症患者来说,一种倾向会压倒其他两种倾向,成为主导性格倾向,但被压抑的人格倾向常常会连同环境、人际关系等外在因素与主导性格形成反向作用力,从而导致内心冲突加剧。
为解决冲突的自我挣扎
为了解决内心的冲突,神经症患者往往会通过各种挣扎在原有的人格上建立二级“心理防御机制”。但这种叠加的机制不仅无法解决问题,反而就像套娃一样,给真实的自我不停地覆盖“皇帝的新衣”。卡伦在书中总结了神经症患者常使用的4种防御机制:
第一种是压制人格中的某些方面而突出它们的对立面,譬如现实生活中我们常说的“老好人”。
第二种是在自己与他人之间保持距离以便冲突不能发生作用,譬如“冷暴力”。
第三种是创造一个“理想化的自我”,因为无法接受真实的自我,于是幻想出一个自认为“完美的自我”,但由于潜意识里知道自己是在自欺欺人,偶尔会特别自卑,在自恋和自卑之间来回切换。这种发展最坏的结果,就是丧失自我。
图片来源:网络
第四种是外化作用,即把一切的冲突归咎于外界的环境作用结果。外化作用使我们更多地责难他人,报复他人,畏惧他人,结果以外在冲突取代了内心冲突。极端情况下,甚至会彻底抛弃自我,导致自残等行为发生。
当以上种种挣扎无法解决内心的冲突时,我们往往会陷入更深的恐惧之中,对精神失常的恐惧,尤其是暴露真实自我的恐惧,会让人们一层层建立心理防御机制,不断自欺欺人。而随着冲突加剧,我们还会陷入人格萎缩甚至是绝望状态。
解决冲突的四步法则
卡伦认为解决冲突靠理智的决定、靠回避和靠意志都是无法实现的,而唯一的办法就是改变人格中那些造成冲突的状态。在书中她也提出了解决冲突的4个步骤:
首先,我们必须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愿望和感受,对后者,我们甚至要有更加清醒的意识。譬如我们是真的喜欢某人,还是因为我们应该喜欢他于是就自以为喜欢他了?
其次,建立自己的“价值体系”。因为冲突总是与信念、信仰或道德观相关,无论是服从型人格的“盲目顺从”,还是攻击型人格的“轻蔑他人”,都是依靠外界的反馈来获得自我认知,这恰恰反映出他们没有建立自己的价值观体系。要摆脱这一切,就要构建属于自己的“三观”。
再次,做出自己的选择。当我们认清内心的冲突之后,也许需要也许必须在两种相反的欲望之间决定取舍。比如,我们想一人独处,又想有人做伴;或者,在我们的意愿与义务之间有冲突。我们能够做出选择,也必须做出选择。这既是人的特权,也是他的重负。
最后,为自己的决定负责。这当然包含做出错误决策的危险,但一个成熟独立的人格会愿意承担后果而不会怪罪他人。他会有这种想法:“这是我的选择,我自己的事。”
图片来源:网络
卡伦·霍妮的人格理论虽然基于神经症的临床治疗,但她对神经症患者心理防御的层层剖析不仅为自我洞察提供了参考,也揭示了人格成长的秘密。
人的自我成长就是诚实地看向自己的内心,努力感知“真实自我”的力量,应答它的需求,将“真实自我”从层层防御的禁锢中解放出来,耐心地令它从“可能的自我”发展成真正的自我,从而实现个体内心的完整统一。
这个过程既不是对外部世界的一味顺从,也不是从外部世界逃离,而是努力进入世界,修补人与世界之间扭曲甚至断裂的纽带,实现个体与世界的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