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性神经症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病由心生1个关键字改善焦虑抑郁压力
TUhjnbcbe - 2023/7/19 20:45:00

本文字,预计阅读时间5~6分钟

大家好,我是天空!

随着社会变革、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社交方式和社交活动频率、强度都在不断地增加,社会对每个个体的影响也变得越来越多,程度也越来越深。尤其对于中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身体逐渐的变弱,越来越多的社会性心理问题常年的累积,心境状态通过植物神经影响身体各个脏器、系统的功能,会逐步转化为一些躯体症状、甚至疾病,这就是身心性疾病。

心身疾病的范围非常的广泛,占临床各科疾病的25%~35%,广泛分布于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外科、妇科及皮肤科等。象最近几十年常见的高发的慢性病都有典型的时代特征,比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癌症等,都可能与我们长期的不良心境状态非常相关。

为了预防心身性疾病,我们必须从早期的心理健康、情绪管理做起,我们今天就聊聊如何改善几种常见不良的心境、情绪状态。

要上不能上—自卑

大多数人都有自卑感,只是高低程度的差异。自卑就是对自己有较低的自我评价,一般源自原生家庭的早期经历,通常有比较明显的低资格感表现。在生活和工作中,一方面对人际社交影响较大,另一方面工作事业上会不敢承担责任,不敢争取对自己有很大益处的机会,意外的好事要降临的时候会比较紧张、担心,甚至退缩,直到坏的结果既成事实了,就安心了。这样的人生很吃亏,会错失很多人生的机遇,自己也会生活得比较痛苦、消极,不够快乐和洒脱。

长期自卑的人,容易体虚、乏力,精神不振,容易感冒,长期不改善容易引发抑郁。容易导致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及免疫系统相关疾病。可以通过一些体能性运动习惯辅助改善。

自卑是一种内在动力被限制的状态,它积极的动力是:对现状的不满足。这是一个可以释放、强化的动力。突破限制的点就在“要上不能上”的“上”字。

无论在生活和工作中,只要刻意的去强化这个“上”的行为,就可以有效地改变自卑的状态。比如,做任何事都要抢在第一个或前面,发言、承担工作、争取利益、主动沟通等,显得更加积极和有自主性。先学会用行动去代替思考,先行动再思考,不用害怕出丑、做不好或被人负面评价,因为,躺在地上的人是不会再摔跤的了。有了越来越多“上”成功的体验,人自然就越来越自信。

要爽不能爽—焦虑

可以说现代都市人,绝大多数都是有焦虑感的,一般源自生活中的一些有紧迫感的明确事件,而自我对事情发展的评价处于负面的不确定性上。焦虑状态会影响我们在生活、工作中对事物作出理性的判断,会迟滞我们的积极行为,导致更多不良情绪,影响社交关系。

经常焦虑的人的对身体影响,容易导致内分泌失调、代谢异常、肥胖、肠胃问题及心脑血管疾病,长期不改善,容易导致焦虑性神经症。与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疾病相关性较高。可以培养一些冥想、静坐的习惯辅助改善。

其实焦虑是一种被限制的兴奋。它的底色是兴奋,只是被自我的认知和信念所限制,有点像作茧自缚。它的积极动力在于兴奋,突破它的关键点在于“要爽不能爽”的“爽”字。

在焦虑的事件中,主动强化兴奋动力,由内而外突破认知限制。比如,在一些利弊冲突中,以两害权轻、优先满足自己如何舒适、满意为主,而不作过多的多方权衡,多跟随自己内在的感觉,少一些理性思考,给予自己更多的允许,自己爽了,则焦虑状态不攻自破,你也才具备兼顾他人的能力。

要发不能发—抑郁

据最新的报告数据显示,中国抑郁人群都已经过亿了,一般源自长期的内弱、外强的感受环境。自卑、内向的人更容易在困境下倾向为抑郁状态。抑郁会降低人的生活积极体验,严重影响社交;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态度比较消极,缺少生活的动力。

经常有抑郁心境的人,容易导致四肢发凉、发麻,气虚不足、脾脏、肝脏问题、胃病及各种慢性炎症、精神状态不振、老年痴呆等。长期持续会发展为抑郁障碍。与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疾病有相关性。适宜站桩、跑步提升阳气,回暖提升全身气血辅助改善。

抑郁是被封闭的焦虑,它比焦虑多了一层隔离,自我太弱,到了闭关锁国的地步。它的积极动力在于负面情绪,突破抑郁的关键点在于“要发不能发”的“发”字。

在抑郁心境中的人,首先要脱离致抑郁的环境(一般为一个或一群具体的人),自己日常要积极主动地把情绪表达出来,既可以是语言的表达,也可以是行为的表达。把关闭的门保持打开是重要的第一步,所以持续的积极主动参加一些温和的社交活动,多说话,多表达,或者交一两个经常相处的朋友,认知上不限制自己的负面情绪行为。要发不发,更容易走向不得不发的激惹,导致双相障碍。身边有抑郁的人,则大家更要营造一个鼓励、接纳和允许的环境。

要放不能放—压力

这个时代,在城市里生活的人、甚至家里养的狗都会有压力,主要源自我们对压力源的评价和认知。对我们影响最普遍的是慢性压力,压力源都是一些细细末末的琐碎事件的长期叠加。压力已经是影响现代人健康最大的原因了,让人心力憔悴,疲惫不堪。

长期处于慢性压力中的人,精力不济、未老先衰、容易肥胖、内分泌代谢异常、容易导致三高,少数严重的甚至是猝死。长年处于压力中的人,内分泌代谢系统、免疫系统、心脑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等相关疾病都有较高的相关性。养成打打太极、静心打坐的养生习惯可以辅助改善。

压力都是你看不开、放不下的人和事。它的积极动力是力量,将扛着人和事的力量转化为抛弃人和事的力量。突破的关键点就在于“要放不能放”的“放”字。

看开一些,放下一些,吃亏就是福。尤其人到中年,要学会多做减法,“放下”是一种智慧,不必取可不取,无需贪的不贪,能够让的就让,可以退的就退,该舍开心的舍。所有你所控制的,也都控制着你,放手,就是放过你自己。不要觉得小事情不碍事,小事多了总会有最后一个稻草压垮你的。从三观和认知这个压力的源头上改善,更多的包容和接纳,笑口常开,那么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意想不到的人生深层的美好将被你开启。

好,今天就聊到这了,感恩大家的参与和认同!如果觉得闻思有益,欢迎留言转发!

1
查看完整版本: 病由心生1个关键字改善焦虑抑郁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