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想起前几天发生的事,张先生都后怕不已。张先生有十多年的糖尿病史,患病的头几年觉得没什么不舒服,也没好好治疗,随着年龄的增大认识到了健康的重要性,才开始好好接受治疗,血糖控制的还算可以。前几天和几个朋友一起聚会,饭桌上忍不住喝了几杯,当时只是感觉胃有点不舒服,有想吐的感觉,也没大注意。等到回了家,就觉得全身没劲,有喘不上气的感觉,医院,一检查竟然发生了心梗。医院及时,张先生算是捡回了一条命。
心梗发生时不是会有胸痛、胸闷、出冷汗等表现吗?为什么没有这些感觉也会发生心梗呢?经过医生的解释,张先生终于明白了其中的原因。
心梗是一种危急重症,救治不及时死亡率极高,心梗发生时常会有胸痛、胸闷等典型表现,但有一种无痛性心梗却是例外。它发生时可以没有任何症状,或仅有轻微的胃肠道反应,比如上腹痛、恶心、呕吐、反酸等表现,常以为是吃坏了东西胃肠不适。这种无痛性心梗常因贻误了治疗时机而导致严重后果发生,病死率高达50%以上。
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及老年人发生的心梗中,有40%以上为无痛性心梗,这是因为:
糖尿病病程较长时,升高的血糖以及血糖的波动对全身神经系统造成损伤,特别是心脏的交感神经及副交感神经受损后,对心脏的调节功能下降,同时神经传导疼痛的功能下降,致使患者对疼痛感觉迟钝甚至感觉不到疼痛。糖尿病人多伴有血脂代谢异常,升高的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等会损伤神经传导功能,使机休对疼痛冲动的传送发生障碍。心肌细胞缺血缺氧后,刺激迷走神经反射性的引起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掩盖了胸痛等感觉。
因此,糖尿病患者及老人应对心梗防治知识做更多的了解以防患于未然,一定要知道除了控制好血糖外,还要将血脂、血压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多因素的控制才能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糖尿病的血糖控制目标:空腹血糖6-7mmol/L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8-10mmol/L以下,糖化血蛋白6.5-7.5%以下低密度脂蛋白控制目标:至少小于2.6mmol/L以下,理想目标是小于1.8mmol/L以下血压:至少小于/90mmHg,理想目标是小于/80mmHg
除此之外,还应当知道,虽然无痛性心梗发生时没有明显的症状表现,但仍然会有一些蛛丝马迹可以帮助患者及时发现心梗,比如突然感觉心慌、烦躁不安、坐卧不宁、意识障碍、头晕晕厥、极度疲乏等等,当有这些症状发生时一定不可大意,不要简单地认为是感冒受凉、胃肠不适,医院请医生诊治,必要时拔打寻求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