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识别自己防御机制的五个线索
在《性格和人际关系》课程里面,开始我把性格的形成,人际关系的形成看做一个核桃,核桃有两层皮,一层青皮,一层硬皮。
青皮变黑后脱落,硬皮变干后硬化。
这两层皮代表什么呢?
个人的防御机制,人际关系的防御机制。
一说防御机制不少人摸不到头脑,不知道是什么玩意儿,这点霍妮有过解答。
怎么解答的呢?
在《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第二章:为何谈起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里面,霍妮给出了了解自己的五个方法,或者是观察自己的五个方法。
如果你不愿意观察自己,了解自己,观察了解自己身边的人也行。
我们不容易看到自身的问题,但是容易看到别人身上的问题。
这五个方法,就是针对五个方面的态度:
对情感的态度
自我评价的态度
自我肯定的态度
自己的攻击性
对性的态度。
我把这五个方面的态度简单再说下。
对情感的态度,就是对爱的态度,对赞美表扬,对获得别人的喜欢的态度,对争取别人认可的态度。
很多人对这些态度非常依赖,如果别人不喜欢我,不表扬我,不吹捧我,不羡慕我,我心里就不高兴。
这么一种依赖。
诸位可以对号入座,看看自己身上有没有这种特征。
也就是说,你本人高兴不高兴,取决于别人,别人对你的认可,这是什么,这就是防御机制,就是毛线。
自我评价的态度,简单说就是对自己评价比较低,认为自己笨,认为自己没有吸引力,认为自己不如别人。这是什么意思呢,是安全感不够用,是自卑感,是自我不足感。
但是很多人把这种感觉隐藏了,走向了反面,变得爱出风头,喜欢吹牛。这是什么,过度补偿,走到了反面,问题还是这个问题。
在很多人身上,这两个面同时存在,如果你仔细观察成年人,尤其是你的父母,这点很明显,在外人面前唯唯诺诺,在你面前很牛,比较傲慢。没有这种特征的父母,据我观察,比较少。
自我肯定的态度,这点更有意思,很多人不能真正做到自我肯定,要经过别人对自己肯定后才自我肯定,别人说你不行,你就认为他是对的,或者开始自我怀疑:我是不是错了,我哪错了。
不能自我肯定,有很多表现,表现在做事儿上,任何事儿上,表现在表达观点上,和别人交往,表达意见,批评别人,要求别人,发布命令,指令,等等,很多。
这还不算啥,更出格的是,当受到攻击时候,没法保护自己,没法给自己辩解,只能事后自我安慰说:我不跟他一般见识。
最出格的是:他意识不到自己有什么需要,不敢做什么决定,不敢表达自己的见解,担心自己与众不同。
最最出格的是,他做事缺乏计划,随波逐流,别人干啥我干啥,尤其是涉及到人生大事儿上,更是明显。人家说娶个胖女人当老婆好,我也这么认为,人家说女人长的苗条就是好,我觉得也是。
什么意思呢?他没有自己的感觉,当然也没有自己的审美。不是没有,是不敢自我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