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公得了抑郁症。
这不是宫崎葵主演的电影名称。我的老公,是一位接受抗抑郁药物治疗18个月的抑郁症患者。
今年7月份,终于从每天服用3片药,减量到了两片。如果不是因为疫情,我们重生的节奏会更快一点。但是我知道,一切都在越来越好。
我们很骄傲,终于可以向所有人大声说:“我们一起战胜了抑郁症!”
很早之前就想聊一聊抑郁症,但是一方便担心自己讲得不够专业,会有误导;另一方面更担心负面评论,对素素有消极影响,所以搁置了。
有天好奇看了微博的抑郁症超话,很多帖子触目惊心。只希望我们治愈的经验,哪怕可以帮助一个人,也是好的。7月底复诊时,当我和主治医生史晓宁大夫(医院抑郁症治疗中心的副主任医师)聊起了这个想法,得到了她的积极鼓励。史医生说,虽然我和素素不是医生,但是只要是治愈的经验,都是成功的,可供他人借鉴的。同时,她也会对我写的文章进行把关。在此,向温柔贴心专业的史大夫致以最崇高的谢意。如果你身边有朋友或者亲人,正在承受抑郁症的痛苦,又或者不知道自己怎么了。那么,请将这篇文章转发给他,愿我们一起走向重生。史医生说:“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怎么了。有的可能确实需要药物治疗,有的可能回家休息一下就行了。”我在weibo开了一个群,叫「一起重生」,没想到的是,的确有人看懂了我的意图,他说自己刚被确诊为重度抑郁症,我送了他一本张进的《渡过》,希望他能够康复后,将这本书传递下去。以下文章有点长,本来想做个视频来解说,结果哭哭啼啼像个怨妇。我们还是希望,这件事不那么个人,最终呈现出来的,是专业的,可以真正帮助别人的经验。希望我可以如愿以偿,给到哪怕一个人,属于人生的力量。
01
正视抑郁症,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什么是抑郁症?抑郁症不等于不坚强。抑郁症,和人体大脑内神经递质失调有关,并不仅仅是心情不好,但是大多临床表现为情绪低落,抑郁消极。简而言之就是:大脑生病了,情绪不再受自己的控制。然而,现在绝大多数人对抑郁症有巨大的误解和偏见。包括我们身边的朋友,家人。而这些误解和偏见,是造成绝大多数抑郁症患者向你发起求助信号时,被无意间忽略的根本原因。
图片
来自#抑郁症#超话截图,看完这些话,有点悲伤
抑郁症?那是因为你不坚强
面对很多人关于自己是不是患上抑郁症的求助,大多数人的回应是:你坚强点。对方用一个疑问句企图开启一扇明亮的窗,而你用陈述句直接把门都关上了。打个比方,当你的一条腿瘸了,你告诉朋友之后,朋友轻描淡写地说:“你坚强点,就能站起来了。”这种观点是最常见的。然而,抑郁症不只是心理疾病,而是大脑发生了变化,是一种情绪失控的病变表现。抑郁症也可以得到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物理治疗。而对于有一部分患者,单纯的心理治疗,已经不能是雪中送炭的最佳治疗方式了。
陪护者需要知道的
抑郁症患者在接受治疗前,会出现严重的自责心理。情绪低落,只是抑郁症的外在表现而已。伴随的还有失眠,以及不停的自责,严重者还会有自杀想法。但是自杀想法,可能并不是你真的想自杀,而是疾病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抑郁症患者的自责,除了会因为以前发生过的小事责备自己,通常还有这样一种循环往复的表现:控制不住总对身边人发脾气,导致亲人难过,之后抑郁症患者平复下来,会因此对自己产生强烈的责备感,但是又求助无门,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责备感加重后,抑郁症病情相应更重。由此循环往复,没有止境。这种时候,身边的人应该明确告知对方:“没事,这不是你的问题,是病情导致的。”
02
要做到,从内心理解抑郁症患者
抑郁症病因是什么?其实抑郁症根本不挑人。原因复杂多样,因人而异,不能一概而论。素素的抑郁情绪由来已久,最直接的打击是从年5月17日奶奶去世开始的。是奶奶将素素养大,也是他情绪低落,长而久之导致抑郁症的根源。当时有朋友,甚至包括我在内,多少都会不理解,生老病死是正常的,难过是应该的。但是为何一蹶不振,从此低落至此呢?后来我懂了,没有任何人可以感同身受,奶奶将素素从小养大,那么没有任何人有资格来评判这段感情的深浅。同时,也要知道,抑郁症,根本不挑人。任何一个人都有患抑郁症的可能,原因多种多样,可能是因为原生家庭的影响,高强度工作的压力,孕妇产后的焦虑,或者某一段情感的破裂,等等,都有可能是产生抑郁症的诱因。甚至可能是因为,你懂太多道理,压抑自己的情感,导致自己内心没有任何一个可供情绪发泄的渠道,久而久之,你的懂事,将你逼成了抑郁症。
抑郁症是遗传基因造成的,先天性的
不要吃药,药物会让你产生依赖。一旦吃药,就不能停
素素得抑郁症以来,我们接收到的绝大多数信号都是善意的。偶尔也有朋友听说此事后,以关怀为名,说错话导致我异常愤怒的情况。比如有位前辈给素素发了一条这样的短信:“不用担心,抑郁基因天生的,一直吃药就好,我妈吃了好几年了。药不能停。”素素当时已经好转,没有太走心,客气了几句就完事儿了。可是当我看到后,只能用愤怒来形容。如果是在素素没有接受药物治疗之前看到这样的短信内容,后果将不堪设想。
首先,造成抑郁症,一部分是因为基因。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是基因引起的。压抑的环境,或者达到的目标和自己的期望值相差甚远,都有可能在长期压抑的情绪下,最终演变成抑郁症。
其次,在进行抑郁症治疗的患者,本身对于抑郁症是否可以根治,就存在担忧。告诉对方药不能停,会是一种刺激。
其实很多人在治愈后,就不会再复发。这也像感冒一样,大不了复发后继续吃药,但并不等于要吃一辈子药。举个例子,就好像你感冒一次,吃一次药康复了。如果保护不好再次感冒,那就再吃药也没那么严重。目前我们没有发现任何副作用。所有对于吃药就有副作用,或者依赖性的说法,都是个人偏见。当然,虽然不是“药不能停”,但是也不能擅自停药,还是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停药。
开朗的人,是不会得抑郁症的
素素是天生开朗的人,他的乐观和幽默,是浑然天成的外在表现。在最初怀疑他是否得了抑郁症时,我和素素对于抑郁症的接受和承认,都用了很长一段时间。当一个平时开朗乐观的人对你说,我可能不快乐。那说明,他真的已经非常不快乐了。作为成年人,道理我们都懂,但是依然没有办法让自己快乐起来。尤其懂道理的人,以及希望让身边人快乐的孩子们。曾经有人说,素素你这么快乐,怎么可能是抑郁症。我回复说:他在你们面前有多快乐,在我面前,就有多痛苦。所幸,我可以成为,让素素真正做自己的那个人。也有很多人觉得抑郁症是因为太矫情。很多刑事新闻,将案件会加一个备注(某某患有抑郁症),其实这些都是对抑郁症患者最大的恶意。尤其网络上太多针对抑郁症患者的不友好评论,可能真的会杀死某一个抑郁症患者。而因为对于抑郁症的不了解,也有太多人对自己不了解,想求助,却不知道该如何求助,甚至求助无门。于是,他们开始封闭自己,虽然轻度抑郁的患者不用药物治疗也可以自愈,但是更多的人,在期待自愈的过程中,并没有撑下去。造成了越来越多的悲剧。
陪护者需要知道的
不要问你为什么变成这样很多家长面对孩子的求助,会脱口而出:“你什么都有,我们给你提供这么多这么好的条件,你为什么还会得抑郁症?”这样的问题很常见,我们也遇到过。如果你是想问这样问题的亲人,请立刻收回你的疑虑,对于抑郁症患者而言,面对这样的问题会更加内疚,认为自己活在这个世界上,是错误的,多余的。毕竟,抑郁症不挑人。任何人,都有可能是下一个抑郁症患者。包括你,包括我。所以,请理解抑郁症患者,也请善待他们。
重生
进行时
陪护者须知
作为家属
我们将如何疏导,如何陪护抑郁症患者?
一:尊重所有痛苦,允许痛苦的存在,勇于承认抑郁症。前面我提到过,我和素素彼此都用了很长一段时间,大概两年多来接受和承认。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很多患者家属,尤其家长,是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孩子得了抑郁症,这源于抑郁症所带来的羞耻感,好像得了见不得人的精神病。医院那天,刚好下着小雨,把车停在后门胡同里,一路走过去,后院是住院部,冷清地没有一个人,甚至有点瘆人。素素说,“咱们回去吧。“我拒绝了他,“没事,门诊在前面,或许会热闹点。”果不其然,医院,有抑郁症专家团队每日坐诊,排队等待检查的人从小孩子到老年人,热闹得像是赶集。而能够来到这里接受治疗的人,已经胜利了一步。希望你们不要像我们一样,因为对看医生的恐惧,尤其看精神科医生的恐惧,导致病情拖延了许久。二:及时就医,从内心接受生病的事实《以家人之名》中,当中医建议凌霄爸爸带儿子去看精神科,检查下是否有精神问题时,有很经典的一段对话,是非常现实又真实的家长反应。当时凌霄笑了下,转身走了。也是他意料之中的吧。其实就医后,我们的生活倒慢慢好起来,没有了激烈的情绪波动,不会被其他人随便一句话刺激到。也更加淡定,只是创造力有些许抑制,这也没有什么大碍。用素素的话说:“一切,都是淡淡的。”在了解抑郁症之后,我相信没有人再会觉得,医院,看抑郁症,是一件丢脸的事情。三:治疗初期会有艰难的适应期,扛过去,就是黎明在治疗初期,尤其前两个星期,就好像身体内有一场恶仗要打,正能量和负能量的对抗,会让人没有办法做任何事情。所以当时我劝素素停止了一切工作,我去上班时,素素就呆在沙发上,等我回来的时候,他大概率依然窝在沙发上,素素打趣说自己像一只没有任何思想的茧。吃药后的大概两三天,刚好是五一节,年的五一还可以出国,于是我带素素去了清迈,一是因为清迈熟悉,可以不用赶路,二是觉得换个新鲜环境,我陪他一起度过这段艰难的时期,会相对容易些。我们去学做泰餐,记得很清楚,素素戴着墨镜,拿着刀切菜时,全程冷酷表情,像是下一秒就要动用武力的大佬。一起学做饭的来自中国台湾的姑娘们,害怕地开始替我们炒菜。现在看这些照片,我俩都觉得很有趣。吃药最初的反抗期,是正常的现象,大多数患者在这个阶段就放弃了,包括家人的错误理解,认为这就是副作用。其实熬过这个时期,会有一天突然觉得,生活真美好啊。活着,真好。希望每一个接受治疗的人,都能等到这一天。四:接受治愈过程的漫长,坦然面对抑郁症的反复很多家属会觉得,只要接受了药物治疗,就好像按了病情的暂停键,会立刻好起来。这是非常错误的想法,一般抑郁症是1-3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抑郁情绪积累造成的,好起来更是需要至少半年时间,所以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每隔一两个月有一次情绪失控,甚至死亡想法的发生,也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以我为例,在素素接受药物治疗半年后,偶尔还会情绪失控,其实也只是正常的情绪发泄。但是对于陪护者的我而言,突然就无法承受了,我会想,都接受药物治疗了,那我还能怎么办?我们每个月都要去找史晓宁大夫复诊,记得那次素素很淡定得说自己没事了,而我却崩溃痛哭。好像去看病的是我不是素素,所以说抑郁症治愈过程,是两个人的战役。从医院回来后,素素突然意识到对我造成的巨大压力和困扰,他又开始自责。而这一切,源于我急于求成的错误心理。抑郁症,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好起来的。是一场漫长的战役,我们应该坦然地面对战役当中所有的突发状况,这些突发状况,其实也是治疗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后来,我接受了素素的反复之后,也开始适当发泄自己的情绪,然后我们彼此都变得更加淡然。现在去找晓宁姐姐复诊,都已经像是老友重聚般愉悦了。五:消除抑郁症的羞耻感,当我们轻描淡写,就是重生其实刚开始,我们没有告知其他人。因为现在太多人对抑郁症患者有偏见。另一方面,也是担心素素内心无法接受。但是当素素扛过最初治疗的反抗期之后,他也会在朋友圈大方地说,自己在吃药,吃的是抗抑郁药。当时很多人私信他,告诉他其实自己也是。也有朋友来求助,素素当时特别期望以自己的经验,救助他人。他希望从渡已升华到渡人。但是当朋友千里迢迢来到医院检查后,被告知不是抑郁症时。素素又有了些许自责心理,好像帮了倒忙。其实,通过检查可以知道自己是不是得病,也是一种帮助。不是抑郁症,自然是最好的结果,只要调整心态,每天积极锻炼身体,晒太阳,自然会越来越好。医院和很多等待的患者聊天,他们都告诉我说,当得知自己的确是抑郁症的那一刻,他们都松了一口气,告诉自己:原来我只是生病了,我有的治。所以,医院检查,不管结果如何,都是一种渡人渡已的做法。抑郁症,不羞耻。六:若即若离,不要将患者惯坏了很多抑郁症的陪护者,会特别小心翼翼,说每一句话都害怕伤害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做是对的。有些家长小心翼翼到,好像自己的孩子是珍稀保护动物。其实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