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
一、前言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多动症)是一种神经生理疾病,发生率在儿童中约为3-7%,在成人中约为2-5%,儿童中的男女比例约为3:1,男生较女生更可能有此疾患,而成人方面性别比例降至2:1或更低,是多重因子造成,较常见于家族中有此病史的家庭,对个人的学业、工作、人际关系、家庭压力、及社会经济的冲击极大。
多动症
二、多动症的病因
造成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多动症)的病因至目前虽然没有明确的定论,但许多的研究中发现,遗传与基因为促成此疾患的最大因素,遗传率平均约为80%,主要问题是来自脑部额叶皮质下回路及其他脑区的功能不足,造成孩子有不专心、冲动、坐不住、情绪和动作的控制失调、以及组织规划的能力不佳等问题。另外有些危险因子被认为可能有关,如:有*物质、母亲怀孕时喝酒、抽烟、感染及孕产期并发症,癫痫、脑炎等脑伤,胎儿时期大脑管理及动作部位的发育异常等。目前并不认为社会或家庭因素会导致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多动症),但与症状严重度、持续度及长期预后有关。
多动症
三、多动症的症状
注意缺陷为主的亚型会有如下症状:
(1)无法注意到小细节,或因粗心大意而使学校功课、工作或其他活动发生错误。
(2)在工作或游戏活动中无法持续维持注意力。
(3)和别人说话时似乎没在听。
(4)无法完成老师或家长交代的事,包括学校课业、家事等(非故意违抗或因不了解,而使交代的工作无法完成)。
(5)缺乏组织能力。
(6)常逃避、不喜欢或拒绝参与需持续使用脑力的工作,如学校工作或家庭作业。
(7)容易遗失或忘记携带游戏或上学所需的东西,如玩具、铅笔、书本等。
(8)容易被外界的刺激所吸引。
(9)容易忘记每日的常规活动,需大人时常提醒。
多动/冲动为主的亚型则会有如下表现:
(1)在座位上无法安静的坐着,身体扭来扭去。
(2)在课堂中常离开座位、坐不住。
(3)在教室或活动场合中不适宜的跑、跳及爬高。
(4)无法安静地参与游戏及休閒活动。
(5)不停地动,像发动的马达。
(6)话多,经常不间断地持续说话。
(7)问题尚未问完前,便抢先答题。
(8)不能轮流等待,缺乏耐心。
(9)常中断或干扰其他人,如插嘴或打断别人游戏。
另有混合型,则是同时符合注意缺陷及多动/冲动的症状。
多动症
四、多动症的诊断
依最新医学的诊断原则,诊断需至少有六项不专心(注意力不足)或/和至少六项多动、冲动症状,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情境(如学校、家庭、课堂、补习班…)中明显地呈现数种症状,并直接影响学业、社会或职业功能,降低其表现的品质。另外,以上情况需持续六个月以上,且于十二岁之前即出现,并需排除其他身体疾病或精神病。
(一)、儿童及青少年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症: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多动症)的孩子,有些只有注意力不足或只有多动/冲动的现象,还有一些孩子是两种混合型。专业的诊断需要靠诊断性会谈,加上行为观察,收集相关人员(如:家长、老师等)所提供的资讯,并且排除其他身心疾患,必要时安排评估测验或脑部检查等,最后再由医师综合这些资料做出正确的诊断。
(二)、成人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症:
虽然大多数接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多动症)治疗的个案是儿童,然而研究发现约有40%~60%的病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多动症)的症状会持续到成年期。成人患者随着社会化的过程,过动症状会较不明显,但注意力不足的情形则持续。成人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症因较无过动现象,通常被视为“隐藏性疾病”。因为他们的症状经常会被组织能力差、情绪问题、频繁换工作等其他问题所掩盖,有些成人是因上述症状与问题,才被发现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多动症)。而有些案例是因为自己的孩子被诊断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症,才发现自己也因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多动症)而困扰。总之,成人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多动症)通常是未被发现,也未予治疗。
多动症
五、多动症的治疗
药物治疗合并行为治疗已被证实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式,注意力缺陷/多动症为一种生理疾病,药物可以有效处理核心症状,但除了核心症状以外可能还伴随着行为规范的问题和负面的亲子互动,因此结合药物治疗以及行为治疗,才能给孩子最大的帮助。
药物治疗
许多家长对药物治疗仍存有怀疑,但各国的长期追踪研究都发现,药物是治疗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且有效安全的药物治疗也有超过50年的临床经验。若不使用药物,核心症状较不容易获得有效控制,治疗成果将有限且难以持续。目前常用的药物,有中枢神经兴奋剂与非中枢神经兴奋剂两种。
(一)、中枢神经兴奋剂(Methylphenidate,MPH)
MPH为最常使用的药物,其对治疗儿童个案的疗效与长期的安全性已被证实,对成人个案也有70﹪~80﹪的效果。中枢神经兴奋剂的作用机制与安非他命之中枢神经兴奋剂相类似,可使脑中的多巴胺与去甲肾上腺素更加活跃。MPH目前有分为短效型MPH和长效型MPH:
短效型MPH—利他林(Ritalin)
短效型MPH药效维持3~4小时,一天需服用2~3次,口服效果迅速且良好,半衰期约为1~3小时,在学校时需记得要服药,而短效型MPH也可能会因药物血中浓度起伏,症状改善的稳定度较差。
长效型MPH—专注达〈Concerta〉
长效型MPH采取上升型血中浓度的设计,可避免药物血中浓度忽高忽低,药效维持约12小时,学童每天在上学前服用一颗即可,可减少在校忘记服药的情形,避免在学校被贴上标签,促进孩子服药意愿,且因药物血中浓度稳定,副作用较低。剂量上,医师大多会先从低剂量开始,若低剂量不足,约每1~3周再增加剂量,直到症状受到控制为止。
(二)、非中枢神经兴奋剂(Atomoxetine)
ADHD的第一线治疗药物为短效型MPH,但依症状的复杂性,可使用长效型MPH,或使用第二线治疗药物—Atomoxetine择思达〈Strattera〉。此种药物为去甲肾上腺素再吸收抑制剂,使用此药通常为早晨服用一剂,或平均于早晨及午后/傍晚各服用半剂。患者必须持续服用2~4周后,才会达到最佳疗效。
国内外药物试验发现,Atomoxetine在改善症状的成效优于安慰剂,主要的副作用为:食欲较差、头痛、肠胃不适及疲劳,对多数病人,通常这些副作用是轻微的,且会在短时间内消除。医师可能会建议调整孩子服用药物的时间,在晚上服用或许可减少白天嗜睡的程度,另外,和食物一起服用,或许可减轻肠胃不适。
行为治疗
(一)、孩子的行为管理原则
1、建立清楚、简单、持续的家庭约定
维持每日生活例行的秩序或惯例,这些规则、秩序、例行事物、惯例,则需保有一些弹性,让孩子有讨论与妥协的空间,也可观察孩子的执行能力,维持秩序的稳定性与与困难度。清楚的解释违反家庭约定的后果,将这些约定写下来,并公告在明显的地方。因为在管理孩子的行为时,要维持一贯的态度,如果一时的心软或太过愤怒,都会让孩子搞不清楚到底怎么做才是好的,千万不要一味地以口头训话的方式责备孩子。如果要给予处罚时,都应充分解释理由,才能让孩子明白自己做错了什么事,当孩子了解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他们才能避免及减少犯错的机会,建立良好的社会规范。另外,家中其他成员也要遵守家庭约定与规则。
2、适时的奖励
为了增加孩子好行为的次数,要订定行为奖励制度,最好选择孩子喜欢的奖励方式,当表现良好,及时给予赞美或奖励,为了让奖励更具效果,应时常更换奖励方式,最好将奖励方式订在可达到的范围内,并会引发孩子动机与意愿为原则,如:口头赞赏、孩子喜欢的奖品、增加娱乐时间等。
3、简短的沟通
用清楚和冷静的声音对孩子说话,并且维持简单和明确的指示,一次只给孩子一个或两个指示即可。如果指令太多或太复杂时,孩子容易摸不着头绪,甚至觉得太困难而放弃。在每天入睡前,原谅孩子当天作错的行为,并将愤怒的情绪、不愉快的感觉通通处理好,倒进心灵垃圾桶,不要让这些负面情绪影响到隔天的心情。用耐心、同理心与尊重的态度和孩子沟通,有助于建立正面的亲子关系。
4、预先计划
协助孩子养成好习惯,在睡前自己准备好上学的服装和书包,检查隔天上课用的书本和作业,避免忘东忘西的行为,减低被老师责备所产生的挫折感,增加其自信心。
(二)、写家庭作业的建议
1、确定孩子的能力足以完成作业,而且孩子也清楚了解家庭作业的内容,和完成作业的重要性。
2、每日安排一个固定时段和地点,让孩子完成家庭作业。
3、写作业的地点摆设尽量简单,桌上除了笔和作业本外,不要放置其他东西,以避免孩子分心。
4、让孩子分段完成作业,每完成一部份,及时给予口头称赞,让孩子知道自己是有能力完成的,提升其成就感与自信心。
5、让孩子知道未达预期目标的后果,例如:如果未能准时完成家庭作业,将会失去一些权利。
多动症
六、配合学校老师的协助做好教室管理的策略
在学校生活,老师扮演重要角色,孩子有学习、社交、行为等方面的问题,老师可能是最早发现的人,若老师愿意将所观察到的行为提出来与家长讨论,则可以帮助孩子有机会早日接受诊断与治疗。许多家长不认为孩子有问题并拒绝治疗,这时老师对疾病的观念及态度就更加重要,尤其是对青春期的青少年而言,学校老师更是扮演关键角色。因此,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多动症)孩子的家长,应与学校老师联系及相互合作,才能确实帮助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多动症)的孩子。
(一)、教室管理的策略
1、清楚建立教室规范。
2、以协助代替处罚,扶持学生的自我发展与自我管理能力。
3、可将个案的座位安排在表现良好的同学旁边,为其建立良好的行为规范,或安排离老师较近的座位,以协助孩子专心。
(二)、组织能力管理策略
1、教导学生使用分类资料夹和铅笔盒。
2、教导学生整理桌面及笔记,并定期检查。
3、教导学生使用彩色标签纸来整理资料。
(三)、时间管理策略
1、教导如何辨认时间和课表。
2、建立每日例行生活规律。
3、协助学生列出代办事项清单,并排列优先顺序。
(四)、教学技巧
1、问一些有趣的问题、以图片教学、说说小故事等,来增加上课的趣味性与讨论度。
2、减少单方面讲课的时间。
3、让学生使用个人黑板或白板。
4、使用视觉性提示,如亮灯、举手直到大家安静为止。
5、多跟学生做眼神交流,作有效的沟通。
多动症
七、结论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多动症)是一种生理上的疾病,因此需要以药物来治疗核心症状---多动、冲动、注意力不足。由于大部份多动儿除了核心症状外,同时伴有行为问题与负面的亲子互动。因此,完整的治疗计划应结合药物治疗与行为治疗,才能给孩子最大的帮助。
完整的治疗需要许多人的协调合作,包含患者本身、家人、学校老师、同学、临床医师、及医疗相关专业人员,给予家长亲职教育与行为管理的训练、接纳性的学校环境、社会大众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多动症)的认识,以及药物的正确认知,都是非常重要的。唯有整体性的治疗与合作,才能真正协助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多动症)的个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