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性神经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医文化博大精深体质如何分类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里能治好白癜风 http://m.39.net/news/ylzx/bjzkhbzy/
中医认为,每个人的体质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每个人都秉承了父母不同的遗传特征,加上不同的生活环境和经历,体质也千差万别。中医师可以通过望、闻、问、切来收集患者身体情况,包括脸色、声音、胖瘦、行动、舌苔、脉像等来判断一个人的体质。中医诊断学主要包括四诊、辨证、疾病诊断等内容,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精粹,老祖宗们靠它诊疗治病。中医体质类型划分的依据是,用中医病理表现特点来确定病理体质分型,因为体质理论本身是中医认知论证的特色,《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是我国第一部指导和规范中医体质研究及应用的文件,旨在为体质辨识及与中医体质相关疾病的防治、养生保健、健康管理提供依据,使体质分类科学化、规范化。该标准将体质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九个类型,应用了流行病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数理统计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方法,经中医临床专家、流行病学专家、体质专家多次论证而建立的体质辨识的标准化工具。平和质

总体特征:阴阳气血调和,以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等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体形匀称健壮。

常见表现: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鼻色明润,嗅觉通利,唇色红润,不易疲劳,精力充沛,耐受寒热,睡眠良好,胃纳佳,二便正常,舌色淡红,苔薄白,脉和缓有力。

心理特征:性格随和开朗。

发病倾向:平素患病较少。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较强。

气虚质

总体特征:元气不足,以疲乏、气短、自汗等气虚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

常见表现:平素语音低弱,气短懒言,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舌淡红,舌边有齿痕,脉弱。

心理特征:性格内向,不喜冒险。

发病倾向:易患感冒、内脏下垂等病;病后康复缓慢。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耐受风、寒、暑、湿邪。

阳虚质

总体特征:阳气不足,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等虚寒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

常见表现:平素畏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精神不振,舌淡胖嫩,脉沉迟。

心理特征:性格多沉静、内向。

发病倾向:易患痰饮、肿胀、泄泻等病;感邪易从寒化。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耐夏不耐冬;易感风、寒、湿邪。

阴虚质

总体特征:阴液亏少,以口燥咽干、手足心热等虚热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体形偏瘦。

常见表现:手足心热,口燥咽干,鼻微干,喜冷饮,大便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

心理特征:性情急躁,外向好动,活泼。

发病倾向:易患虚劳、失精、不寐等病;感邪易从热化。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耐冬不耐夏;不耐受暑、热、燥邪。

痰湿质

总体特征:痰湿凝聚,以形体肥胖、腹部肥满、口黏苔腻等痰湿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

常见表现: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且黏,胸闷,痰多,口黏腻或甜,喜食肥甘甜黏,苔腻,脉滑。

心理特征:性格偏温和、稳重,多善于忍耐。

发病倾向:易患消渴、中风、胸痹等病。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梅雨季节及湿重环境适应能力差。

湿热质

总体特征:湿热内蕴,以面垢油光、口苦、苔*腻等湿热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形体中等或偏瘦。

常见表现:面垢油光,易生痤疮,口苦口干,身重困倦,大便黏滞不畅或燥结,小便短*,男性易阴囊潮湿,女性易带下增多,舌质偏红,苔*腻,脉滑数。

心理特征:容易心烦急躁。

发病倾向:易患疮疖、*疸、热淋等病。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夏末秋初湿热气候,湿重或气温偏高环境较难适应。

血瘀质

总体特征:血行不畅,以肤色晦黯、舌质紫黯等血瘀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胖瘦均见。

常见表现:肤色晦黯,色素沉着,容易出现瘀斑,口唇黯淡,舌黯或有瘀点,舌下络脉紫黯或增粗,脉涩。

心理特征:易烦,健忘。

发病倾向:易患癥瘕及痛证、血证等。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耐受寒邪。

气郁质

总体特征:气机郁滞,以神情抑郁、忧虑脆弱等气郁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形体瘦者为多。

常见表现:神情抑郁,情感脆弱,烦闷不乐,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心理特征:性格内向不稳定、敏感多虑。

发病倾向:易患脏躁、梅核气、百合病及郁证等。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精神刺激适应能力较差;不适应阴雨天气。

特禀质

总体特征:先天失常,以生理缺陷、过敏反应等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过敏体质者一般无特殊;先天禀赋异常者或有畸形,或有生理缺陷。

常见表现:过敏体质者常见哮喘、风团、咽痒、鼻塞、喷嚏等;患遗传性疾病者有垂直遗传、先天性、家族性特征;患胎传性疾病者具有母体影响胎儿个体生长发育及相关疾病特征。

心理特征:随禀质不同情况各异。

发病倾向:过敏体质者易患哮喘、荨麻疹、花粉症及药物过敏等;遗传性疾病如血友病、先天愚型等;胎传性疾病如五迟(立迟、行迟、发迟、齿迟和语迟)、五软(头软、项软、手足软、肌肉软、口软)、解颅、胎惊等。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适应能力差,如过敏体质者对易致过敏季节适应能力差,易引发宿疾。

重视不同体质对疾病与证候的内在联系及对方药等治疗应答反应的差异是实施个体化诊疗、贯彻“因人制宜”思想的具体实践,根据不同体质类型或状态,或益气,或补阴,或温阳,或利湿,或开郁,或疏血,以调整机体的阴阳动静、失衡倾向,体现“以人为本”、“治病求本”的治疗原则;及早发现、干预体质的偏颇状态,进行病因预防、临床前期预防、临床预防,实现调质拒邪、调质防病及调质防变,以实践中医“治未病”。如阳虚体质怕冷的人,在饮食上,可多食牛肉、羊肉、韭菜、生姜等温阳之品,少食梨、西瓜、荸荠等生冷寒凉食物,少饮绿茶,还可食当归生姜羊肉汤等。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带领的体质研究课题组历时30年,在我国东、西、南、北、中5个地域(江苏、安徽、甘肃、青海、福建、北京、吉林、江西、河南9省26市)进行了例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中国人的体质主要有9种,其中比较健康的平和体质仅占32.75%,其它8种偏颇体质占到了67.25%。九种体质总结:

一、怕冷派——阳虚体质

占人群比例:7.9%。以东北地区和女性多见;身体肌肉松软,性格内向沉静;易感湿邪,主要做好“防寒保暖”,包括少喝凉开水、少吃冷饮、少吹空调等。

二、缺水派——阴虚体质

占人群比例:8.89%。以西部地区和年轻人多见;体形瘦长,性格急躁外向好动;易患阴亏燥热等病,保证饮水和午休,忌熬夜。

三、痰派——痰湿体质

占人群比例:6.28%。以单位领导和男性多见,生活安逸的中老年人多见;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性格温和乐观能忍耐;最易得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富贵病,建议“管住嘴、迈开腿”,并且经常晒太阳。

四、长痘派——湿热体质

占人群比例:9.88%。以南部和东部地区多见,学生和商人多见;体形偏胖,性格表现为急躁易怒;易患疮疖、*疸等症,建议淡饮食、戒烟酒、少熬夜、多运动。

五、气短派——气虚体质

占人群比例:12.71%。以西部和东北地区多见,无业和重体力劳动者多见;身体肌肉松软,性格内向不稳定;容易患感冒和胃下垂,建议多吃益气健脾食物,少吃耗气的空心菜和生萝卜等。

六、长斑派——血瘀体质

占人群比例:7.95%。以南方人、脑力劳动者和女性多见;瘦人居多,性易急心易烦;容易患出血、中风和冠心病,建议多吃疏肝、活血、行气的食物,身体不适及早就医。

七、郁闷派——气郁体质

占人群比例:8.73%。以年轻人和林黛玉式的女性多见;体形偏瘦,性格敏感脆弱;容易患失眠、抑郁症、神经官能症等,建议尽量增加户外活动,解除自我封闭状态。

八、过敏派——特禀体质

占人群比例:4.91%。多为遗传所致;人群分布、体形和性格均无特殊;特点为适应能力差,容易患药物过敏、花粉症、哮喘等病,建议饮食清淡、均衡,尽量避开过敏源,避免情绪紧张。

注:以上8种均为偏颇体质,共占人群总数的67.25%;即三人之中有其二,但偏颇表现和保养方式各有不同。

九、健康派——平和体质

占人群比例:32.75%。男性多于女性,年轻人多于老年人;体形匀称健壮,性格随和开朗;特点是不爱得病,吃得好、睡得好、心情好。平和体质若不注意后天调养,亦可变为偏颇体质。此种体质养生宜采取“中庸之道”,即“合理膳食(不饥不饱)、适量运动(不多不少)、戒烟限酒(少饮有益)、心理平衡(顺其自然)”。

总之,中医学关于发病的理论,主要是研究与阐述病邪作用于人体,正邪相搏的发病原理,影响发病的因素,发病的途径与类型等,从而构成了中医学发病理论的主要框架。

扫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