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性神经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全网爆火的聪明药,妈妈们都在买,但它真的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不能吃什么 http://pf.39.net/bdfyy/bdfyc/190326/6995342.html

来源:狂丸科学(ID:kuangwanplay)

世界上真的有「聪明药」么?吃了就能当学霸的那种。小时候看《黑客帝国》,特羡慕电影中的学习方式,想学什么躺着就行,等着知识自己跑入脑中。

年的科幻电影《永无止境》更是刻画了一种能够全方位提高大脑功能的神奇药片「NZT-48」,主角服用后不仅写文章时笔下有神、一夜成书,而且还利用药片提升的才智轻松赚钱走向人生巅峰。当然,它所带来的副作用同样令人印象深刻,如*品一般上瘾、断药就像被上了虚弱,活不下去。

然而正在狂丸觉得这些都是科幻畅想未来时,却发现所谓的未来早就到了:世界上不仅真有「聪明药」,而且副作用也真实存在。

近期新京报就报道了一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因女儿学习成绩下降,一位母亲将听说很有用、但自己并不是很了解的「聪明药」给女儿服用。虽然在坚持服用后女儿成绩暂时有所提升,但问题也随之而来,没错,就是副作用。

在长期持续服用聪明药后,女儿开始脱发、失眠,想要停药却发现自己上瘾。强行停药后甚至头疼、恶心,浑身上下说不出的难受。学习方面更是彻底翻车,原本成绩提高的进步成了过眼云烟。最终别说听课、考试,医院。

听着有点可怕,所以到底什么是聪明药?目前网络中流传较广的聪明药一般是一些处方药的笼统称呼。这些药最初的开发目的是为了治疗某些疾病,当然并不是为了提升智力,而是通常与大脑神经相关。

其中一类最常见的聪明药,是通常用于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也就是多动症的兴奋剂类药物,如Adderall、利他林;另一类是通常用于慢性疲劳综合症和睡眠障碍患者的催醒剂类药物,如莫达非尼。

(图片来源自Netflix的纪录片《药瘾》)

但现在,身体健康的人、尤其是学生群体也会服用这些药物,以此来增强自己的认知能力,也就是所谓的变聪明、很多人指望吃了能开挂,让学渣变学霸,在测试中提高自己的分数。

但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利他林还是莫达非尼,在我国都属于第一类精神药品名单,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私人是不能购买和售卖的。同时,在国外同样属于管制类药品。

而且该类药物在无医生指导建议下服用有比较强的副作用隐患,考试时使用药物是否影响道德也有待讨论。种种问题让很多高校都在呼吁学生停止滥用聪明药,例如昆士兰大学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