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抑郁是啥?
其实就是
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日积月累却成了压倒宝妈的最后一根稻草
以下是三个产后抑郁患者的真实案例——
婆婆“越位”了
小芳(化名)生孩子后,婆婆从老家来带孙子。由于婆婆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娶媳妇生子后,是岳父岳母帮忙带孩子,平时自己跟大孙子接触很少。所以二儿子(小芳丈夫)结婚生娃后,婆婆觉得再也不能把“主动权”丧失,一定要她来带娃,不能给亲家带。小芳婆婆来带娃后,每天抱着孩子,不舍得给任何人抱,小芳想给孩子喂母乳,婆婆却对小芳说,“孩子没饿也没哭,不用喂奶。”一旦小芳喂完母乳,婆婆立马把孩子从小芳身边抱走,不给小芳与孩子亲近的机会。婆婆剥夺了小芳和娃儿亲近的权利,让刚升级当妈妈的她,感觉生孩子后明显抑郁了,医院就诊。其实,婆婆俨然把自己当成了孙子的“妈妈”,这是越位了。这样给小芳带来了很大的打击,孩子成了婆婆的“孩子”,抱一下孩子还要婆婆批准,并担心婆婆不同意,这种婆媳关系,产后妈妈很容易抑郁。
重男轻女观念束缚
小蓝(化名)前阵子刚生了个女儿,原本升级当妈妈是件开心的事,可小蓝怎么也开心不起来。
因为婆婆重男轻女,每次吃饭,婆婆都在饭桌上毫不避讳说,“村里谁谁谁又生了个儿子。”平时在家里,婆婆跟亲戚打电话也会说,自己好想要个孙子,可惜生了个孙女。
这给小蓝带来了很大压力,医院就诊时,跟医生说,自己一看到婆婆就心里难受,甚至很恐惧。
“丧偶式”育儿
小丽(化名)家里没有遇到婆媳关系,但她遭遇了“丧偶式”育儿。二胎*策放开后,小丽就生了二胎,生完孩子后,小丽也感觉自己抑郁了。原来丈夫做淘宝,长期晚上工作做到夜里一两点后还要出去宵夜至凌晨三点多,然后白天就在家呼呼大睡。小丽每天看着丈夫,但夫妻俩几乎没有交流,丈夫也没有在育儿方面给她任何支持,所以她特别难受,医院寻求帮助。生孩子是一件开心的事孩子成了全家人的焦点但妈妈的心理状态却缺少人关心约有七八成的产后妈妈会产生心境不良,会有短暂的情绪波动,家人多给予支持、关爱,约一周时间左右会自行好转,不需要特别的治疗。但也有不少人情况比较严重,就是产后抑郁了。产后抑郁发生的人数不少,在深圳大概有10%的发病率,也就是说十个产后的妈妈可能就有一个患产后抑郁症。
抑郁到底是怎么找上孕妈的呢?
引发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很多——生物学因素、遗传、社会因素、分娩因素、个性心理特点等,其中生物学因素主要与体内两大激素水平有关。女性体内两大激素——雌激素和孕激素从怀孕开始逐步上升,分娩前达到最高峰,生完孩子,这两大激素水平迅速回落。产后雌激素和孕激素快速下降、分娩引起的应激反应导致的皮质类固醇激素升高以及胎盘娩出造成的甲状腺激素下降均可引起中枢神经递质释放异常,容易引发产后抑郁。
激素水平的变化,让你的心情犹如过山车
夫妻关系是家庭的核心,长辈有长辈的位置,在家庭里要有界限感。产后抑郁症对个人的产后康复、孩子健康、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都会产生不利影响。对于产后抑郁症,要做到预防在先。从社会和家庭层面,要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