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的费用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月明星稀,三十而已。你梦见自己仍在参加高考,无限紧张焦灼中,挣扎着醒来,才长舒一口气。
乘风破浪,四十膨胀。你发现膨胀的,只是自己的身材和别人的得瑟,焦虑暗暗在啃噬着你的心脏。
精神分析揭示,你这是五行缺爱。
先从最近的事情讲起。
湖南留守女孩钟芳蓉参加高考,以分的成绩获全省文科第四。选择专业时,她决定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她说:“我觉得跟文物打交道挺有意思。”对此,北大官方微博回应表示欢迎,她的偶像樊锦诗也赠书写信,予以鼓励。
虽然故事的发展很暖心,但相信还是会有不少人惋惜,既然家境贫寒,考这么高分,为什么不学金融、经济?可能还有人暗忖:总有一天你会后悔的。
精神分析学家卡伦·霍尼曾专门分析过这种事。
比如一位艺术家,只要勤奋一点就可以挣很多钱,但却只是尽情享受人生,或者一位姑娘,甘居下游,不求上进,甚至经常和领导抬杠。我们可能会称他们为“神经病”,”其理由就在于我们大多数人仅仅熟悉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鼓励我们去征服世界,超越他人,获得远远超过生存基本需要的金钱。”
说明一下,在精神分析学家霍尼这里,神经症是个宽泛的概念。对待事物的反应显得与众不同,就是神经症的表现——当然,背后还有一系列更深入细致的界定,这里没必要展开。
霍尼认为,认定神经症的标准和文化有关。如果那位艺术家生活在意大利南部的小村庄或者墨西哥,那他会被认为完全正常。更远一点,在古希腊,超过个人需要而拼命工作会被视为下贱。也就是说,你要是穿越回古希腊,仍然卖力地、白加黑,会被无情地看成“贱人“、”神经病“,居于鄙视链的底端。
回到钟芳蓉的事情上,我倒是觉得,那些质疑、嘲讽钟芳蓉的人的想法,与更应当普遍坚守的价值标准有异,所以这些才是神经质的体现。得神经症的是他们——这个“他们“,在很多情况下,其实包括我们自己。
神经症和一开始说的缺爱有关系吗?有。
先打开这本《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精神分析学派的“离经叛道”者霍尼出版于年的经典著作。
霍尼指出,焦虑是神经症的动力中枢。当我们体验到强大的、无法逃避的危险感时,便会陷于焦虑之中。
“在一种比我们更强大的力量面前,例如在死亡、疾病、衰老、自然灾害、*治事件、偶然事故面前,我们大家事实上是无能为力的。我们第一次认识到这一点是在童年时代的无能为力中,然而这一认识却一直伴随我们的整个一生。“
这是”生之苦恼”。人的基本焦虑与之有着必然联系。
霍尼指出,人对抗焦虑的四种主要方式是:爱、顺从、权力和退缩。
霍尼着重分析了对爱的病态需要,让人有些后脊发凉。我倒觉得,面对基本的生存焦虑,除了顺从和退缩这两种消极做法,爱和权力是相对积极、正常的安全保障。这里的爱可以理解为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爱。人无法孤独地对抗世界,群体中的相互信赖、扶持为保持安全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借助霍尼打开的精神分析之门,来到我们的时代现实中。
对曾经的中国人来说,紧密联系的家族,小社会般的单位,像隐形的巨大的锚,让个人的小船在生活的风浪中有着一份相对踏实的依靠。邻里、同学、同事、同乡,都在为个体营造着未必完全可以依赖但至少存在的心理安全港。
曾几何时,情况渐渐开始变化。
大家族的联系让位于小家庭的独立,单位仅仅是一个加班的场所,邻里多年可能没打过一次招呼,同学、同事、同乡的关系变得微妙,为免“团团伙伙”之嫌,少聚餐少掺和,即便难得酒酣耳热,也警惕饭桌上有谁会录个视频……
人走向原子化,相互之间日益疏离。内心必须的安全感,如何保障?
“在我们的社会结构中,权力、名望和财富可以提供一种较大的安全感。”正是它们,为社会中衰减和缺失的爱提供了替代。
霍尼说:“赢得爱意味着通过强化与他人的接触获得安全感,而追求权力、声望和财富,则意味着通过放松与他人的接触,通过坚守个人自己的位置来获得安全感。”
在我们的时代,这种“放松与他人的接触”是非自愿的。但结果是一样的。
我们要更高职位,为了获得尊重;
我们汲汲于名望,为了赢得信赖;
我们追求财富的脚步不敢停歇,因为觉得除了自己,谁也不能给你保障;
我们对下一代的教育无限投入,因为害怕他如果不能出人头地,未来他将无人可以依靠;
……
综艺节目以竞争C位为噱头,正是对我们社会的绝佳隐喻——占据C位,便有了一切;不登C位,只能在舞台上消失。
对权力、名望、财富的追求,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有,有人渴望,有人看淡,有人要求无限,有人适可而止,有人避之不及,这都再正常不过。但是,如果它们成为爱的替代品,寄望以此来保障内心的安全感,那就走向了另一面。因为安全感是人人都要有的,这就使人人都被裹挟在内,正当欲望蜕变为所有人都不得不全力以赴参与的病态追求。
“对权力的正常追求来源于力量,而对权力的病态追求则来源于虚弱。”
通过追求C位建立安全感,就像虚弱之身一味拿人参进补,越来越上火,也越来越虚弱。
C位焦虑,是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
而媒体,尤其是自媒体,为了通过迎合人们对焦虑的自我印证需求从而增加流量,不惜贩卖焦虑,这就更加推波助澜。
贩卖焦虑,相当于对安全感的进一步追杀。
C位焦虑,本质上是安全感缺失的焦虑。
一旦参与社会角逐,这种焦虑就难以幸免。就像在电影院看电影,大家站着,你坐着,看的只能是别人的屁股。要么你能欣赏别人屁股而不焦虑,要么你也得站起来。
虽然,大家都知道,站着更焦虑,还很累。
事情远不止于累这么简单。近年来屡屡发生个人报复社会的悲剧事件,施害者当然罪无可恕,但究其心理根源,至少部分在于,由于人与人之间的疏离,造成个体心理安全港的缺失,生存焦虑无所缓解,演变成尼采说的“生存嫉妒“,即对每一个感到更安全、更平衡、更幸福、更坦率、更自信的人一种带有普遍性的嫉妒。
霍尼在这本书里没有开出药方。她倒是认为现代文化在经济上就是建立在个人竞争原则上,由此必然造成人与人之间潜在敌意的增强,“因此,我们不妨说神经症患者正是我们当今文化的副产物。”
这虽然是事实,但我同样认为,在社会无法避免竞争乃至以竞争为常态的情况下,重视个体心理安全港的建设,为个人提供心理安全依靠,是可以对这种敌意起到釜底抽薪作用的。在提供个人安全感方面,家庭之爱、邻里关怀,以及同事、同学、朋友间的情感联系,是理想教育、组织关爱无法替代的。
钟芳蓉虽然是留守女孩,但她高考成绩出来后,50多位老师连夜进村报喜。作为一名出类拔萃的学生,她所感受到的关爱应该不会少。她之所以没有选择金融、经济这些大家眼中的“C位专业”,我想,是因为心中热爱,也是因为心中踏实而笃定。祝愿她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中,能始终保持这份踏实和笃定,不会被生存焦虑所侵扰。
人生旅途,多有不易。
愿你此去,桥梁都坚固,隧道都光明,远处有灯火温暖等候,头顶有繁星为你闪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