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么几年,实施撤点并校,有些农村小规模学校被撤并,有些地方实行了九年一贯制。开始的时候觉得是件大好事,这等于教育资源的整合,学校规模变大,教师资源强大了,教育设施先进了,教学制度科学化了。对学生也是更好的培养,生活作息规律化,自理、独立能力提高了,社交能力增强了。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学寄宿的弊端也凸显了出来。
寄宿小学儿童的心理存在严重问题,违纪行为和神经症问题明显高于普通小学。6-12岁是儿童性格品质固化期,这一时期脱离了家庭,过早进入集体生活,接触不同性格的人群,性格品质的形成容易摇摆不定,产生焦虑、暴躁、多疑的心理情绪。缺乏上进心,面对困难容易放弃,情感脆弱。教育和陪伴是相生相伴的,脱离了父母的关爱,缺少了情感的交流,没有了父母言传身教的影响,孩子意志品质的形成就不是完整的。
农村寄宿小学智力集体平庸化。在大量农村子女涌入城市的今天,农村生源已成为无法解决的问题,更何况优等生也几乎全都涌入了县城。在这样的前提下,农村寄宿小学的儿童,“社交”能力增强了,形成了学校的“小社会”圈子,且是不成熟的“小社会”圈子。一般的农村学校无论是管理时间,亦或是管理水平又不能足以面对这种复杂的局面,圈子便自我发酵,学习欲望淡漠,混日子形成风气,智力实现了集体平庸化。
对儿童来说,无论是心理特点还是年龄特点,都是不宜过早迈入集体生活的。当然对家长来说,解决了一部分父母外出无暇照顾的问题,解决了隔代照顾溺爱的问题。对于从小自制力意志力强大的儿童,寄宿也许利大于弊。但从关爱儿童的角度,我们还是要拿出自己的时间多陪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