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性神经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45岁男子,查出血压150100算严重吗 [复制链接]

1#

导语:近年来,我国对心脑血管疾病的认识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高血压不再是一种简单的慢性病,针对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也在不断的调整。针对高血压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问题,有了血压分层的概念,也就是高血压程度不同,出现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也不同。医生借此来帮助患者制定更适合自己的血压范围,采取更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医生比较常碰到的问题之一,我的血压是多少/多少,严不严重?是不是需要吃药?听到这个问题,医生很多时候是没办法做出结论的,也没办法给出专业的建议。因为从临床上看,高血压的诊断并非这么简单。

01如何才能科学的诊断高血压?

前提条件:未曾服用任何的降压药物

诊断要求:在并非同一天的情况下,测量3次血压

血压标准:收缩压大于等于mmHg和(或)舒张压大于等于90mmHg

如果已经达到了这个标准,说明你已经属于高血压了。

45岁的沙先生因为平时工作需要,经常需要熬夜加班,偶尔还要出差应酬,不仅需要抽烟,还要喝酒。听说长期饮酒、抽烟可能引发高血压,家人就买了血压测量仪,结果近期一测,沙先生发现了不对劲。

血压升高到了/,头也开始发晕,在家自测血压后,得到的结果显示,高压,低压,他上网一查,已经满足高血压的要求了。这下他觉得整个人都有点晕。在家医院进行检查。

医院后,给沙先生又测了一次血压,仍然是/。结合他之前在家多次测量的结果,我当时做出了初步诊断,确实可能存在高血压的问题。但是看着沙先生状态比较好,于是问了以下几个问题:

是否存在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

是否有心血管疾病史?

近期有无出现头晕头痛、失眠多梦、四肢麻木等情况?

身体有没有出现哪些较大的异常变化?

沙先生仔细的考虑了以下,回答都没有。我随后给他开出了一些检查的项目,包括心脏功能、肾功能等。结果显示,血压没有异常波动,并且心、肾功能正常。我由此得出结论,沙先生属于二级高血压。

02诊断为二级高血压后,医生为什么不建议吃药?

沙先生本以为自己要开始服用降压药,我让他放轻松。由于沙先生的病情良好,并未因为高血压而引发身体不适,心脏功能、肾功能等未受影响,可以考虑暂时保守治疗,不吃降压药。

虽然不用吃药,但同时我也指出,生活调理也不能大意。结合他近期喝酒、抽烟应酬的事情,一定要尽早戒烟戒酒,每天保持心情平和,情绪稳定的情况下,测量2-3次血压,监测并且记录血压的情况,等待复诊。

老王的情况是二级高血压,但考虑他本身没有并发症,也处于初期阶段,检查结果不算严重,如果他能够在初步治疗的阶段,严格的控制生活并且实时的监测血压,稳定血压,按理说在2-3个月后,血压就能逐渐下降,稳定下来。

03高血压初期阶段,如何降压?

我提出的建议有3点,常见但不容忽视:

饮食低盐,清淡为主。按照沙先生原有的习惯下去,长期应酬,吃一些荤腥的食物,其中盐分超标,过多的钠摄入后也会导致血压升高,甚至影响体内的血液黏稠,升高血压。

坚决不能喝酒。从沙先生的啤酒肚和体重,我就猜测可能他平时喝酒不少,也得到了肯定的回复。但在高血压初期阶段,切忌饮酒。喝酒只会刺激血管过度的扩张和收缩,很容易引发脑充血,甚至出现中风、心血管疾病等。

适当运动,减轻体重。慢跑是比较适合高血压患者的运动,坚持长期锻炼,最高心率不超过-次/分钟,或许能够使血压平稳下降,比较适合沙先生这样的患者。

我建议,按照这样的方式坚持至少3个月,医院复查,结果如何?

04男子一个月后复查,血压不降反升,怎么回事?

在一个月后复查的时候,结果不尽如人意,不仅没有逐渐好转,还出现了血压升高的情况。我很疑惑,但沙先生的回答,让我找到了原因。

受到工作上压力的影响,沙先生没能顶住老板的压力,在一周后就开始喝酒应酬,检查血压也不合格。但为了得到升职机会,他没办法。最后医生只能给他开出降压药治疗。

05借此和大家分享,降压药的使用原则

当患者无法通过生活调理的方式稳定血压后,才能开始进行药物治疗。但治疗的原则是,从最小剂量开始服药,优先选择能够长效降压药,从而稳定血压。

此外,对一些患者存在并发症等问题的话,还可能需要联合用药,通过不同的降压机制相互平衡,减少降压药产生的副作用。

最重要的一点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实行不同的用药方案,更能稳定血压。

结语: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人的生活习惯却越来越差,久坐不动,缺乏运动,高脂饮食,熬夜加班,饮酒抽烟等都让血管受到伤害,在这些因素影响下,每年我国新增高血压患者不在少数,高血压患病率也达到了25.4%。如果不能控制高血压,预防高血压,这种慢性疾病还可能增加出现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

参考资料: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39(7):-

梁依,李刚.年日本高血压学会高血压管理指南解读[J].中华高血压杂志,,v.28(11):15-19.

余振球.知晓高血压是防治高血压的关键(1)[J].中国乡村医药,,26(03):29-30.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